2月份,朱厄特因資金不足曾向斯托夫婦建議,讓他們承擔一半出版費用,這樣,待小說出售後,他們就可以拿到一半淨利。可是由於他們手頭沒有一點積蓄,卡爾文隻好謝絕對方,答應隻拿數額為售書全部收入的十分之一的版權所得金。假如哈裏埃特能拿到一半利潤的話,光是頭一年的國內銷售量就足以使她富裕起來,使她無須再為生計而操勞。不過,哈裏埃特對眼下這樣一個契約已經感到滿足了。她滿懷希望地說道:“我想,買一件綢料禮服穿穿,總是可以的吧!”
該書在出版前的各項宣傳中,並未引起批評界的多大注意。待到書印出來那一天,即1852年3月20日,出版機關的辦公室裏頓時一片歡騰。六千冊書很快便發售一空。朱厄特安排了三架印刷機,一周之內,除星期天外,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地工作。有一百名工人負責裝訂,三家造紙廠供應紙張。這樣,從頭四個月的售書總收入中哈裏埃特共拿到一萬零三百美元的版權所得金。在該書發行一周年紀念會上,朱厄特宣布,過去一年之內共售出三千萬零五千冊,“仍遠遠不能滿足讀者需要。”
《湯姆叔叔的小屋》很快被十多個國家的出版商非法翻印,並被譯成十多種文字。歐洲的被壓迫階級手捧著它,貼近胸前,激動地讀著那些他們自己的不幸故事。在倫敦、在紐約、在波士頓,關於湯姆叔叔的活報劇吸引著無數的觀眾;在美國到處都可以聽到歌唱湯姆叔叔和伊娃的歌曲。羅得島的一家撲克牌製造商甚至登出~則廣告,宣布他創造了一種叫做“湯姆叔叔與伊娃”的撲克遊戲。出乎意料的是,對小說的真實性所發起的攻擊競首先來自於北方。哈裏埃特也曾認識到,奴隸製的罪孽不應該僅僅歸咎於南方。因為依賴於奴隸製度的棉花經營,也有大量北方資本。5月底,代表北方資本利益的紐約《商報》首先將矛頭對準了《湯姆叔叔的小屋》。接著,全國支持和反對哈裏埃特的報刊編輯們立刻投入了一場筆戰。《湯姆叔叔的小屋》本來僅僅是一部有爭議的小說,在北方和南方都有發行,並都贏得了不少讀者。這時在南方卻突然成了一本危險的禁書。哈裏埃特竟成了媽媽們用以嚇唬孩子的女妖,並經常收到冒充是她的崇拜者的匿名信件,對她進行辱罵和恫嚇,把她說成是奴隸叛亂的鼓動者。
此時,激戰的雙方都很清楚,《湯姆叔叔的小屋》已不再僅僅是一部小說,而是一枚埋在奴隸製根基之下、導火索正在嘶嘶燃燒的地雷。哈裏埃特的宣傳將藏在人們胸中的仇恨火種連成一片,使其長久地燃燒在南北方人民的心間。
四十年後,紐約著名評論家門羅曾這樣估價《湯姆叔叔的小屋》的曆史地位:“奴隸製的廢除並不是,也不可能是哪一個人的作用,而是各種力量聯合的結果……然而,對廢除奴隸製產生過影響的各種因素中,要數《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書影響最大。”湯姆叔叔這個形象的原型是一個名叫約西亞·亨森的黑人牧師兼社會活動者,他花錢贖回了自由。哈裏埃特在波士頓和他見過麵。亨森牧師年輕時被馬裏蘭州一個凶殘的奴隸主打成了終身殘廢,成了跛子。再就是書中的那位監工,哈裏埃特的哥哥查爾斯曾在新奧爾良的一艘船上與他邂逅相遇。他一麵炫耀著他那結實的拳頭,一麵自吹自擂地聲稱,那是“打黑鬼”練出來的。於是,他就成了哈裏埃特筆下的西蒙,勒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