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一號”是三級運載火箭。在任新民的領導下,攻克了多級火箭組合、二級高空點火和級間分離等技術關鍵,再加上新研製的第三級固體火箭,組成三級運載火箭。
在發射衛星之前,首先要對“長征一號”三級運載火箭進行發射試驗。
1969年11月16日下午6時,首枚用“長征一號”火箭推進的中遠程導彈準時點火起飛,飛行到18秒時,突然間發生故障,不知去向!
本來,隻要彈頭一進入落區上空,落區的觀測人員憑肉眼也能立即發現目標。在彈頭著地後幾分鍾,就能把落點位置找出來。然而,這一回過了40多分鍾了,沒有一觀測人員發現目標!
當時最大的擔心是導彈飛出國境,落到蘇聯領土上。中蘇關係正處於最緊張的時刻,發生這樣的事件將給中國帶來極大的麻煩。周恩來總理接連三次從北京打來電話,詢問火箭到底落到什麼地方了?
於是,空軍出動飛機進行搜索。在第三天,終於在新疆某地發現了火箭殘骸。經過調査,査明火箭飛行失敗是由於一個程序配電器發生了故障,導致二級火箭未能點火而自毀墜落。
在任新民領導下,經過兩個多月的檢査、研究、改進,1970年1月300,“長征一號”火箭終於試射成功。
1970年4月1日,載著兩顆“東方紅一號”衛星(其中一顆備用)和一枚“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的專列,秘密運抵酒泉衛星發射場。
1970年4月2日下午,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聽取錢學森關於衛星和運載火箭情況的專門彙報。錢學森和任新民等專程從酒泉發射基地趕到北京。周恩來總理指出:“這是我們第一次發射人造衛星,意義很大。不僅要把衛星送入軌道,還要對我國衛星飛經各國首都上空的時間,如烏幹達、讚比亞、也門、坦桑尼亞、毛裏塔尼亞等國家作好預報,鼓舞第三世界人民。”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進行檢測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長征一號”火箭終於點火。
1970年4月25日18點,新華社授權向全世界宣布:
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運行軌道的近地點高度439公裏,遠地點高度2384公裏,軌道平麵與地球赤道平麵夾角68.5度,繞地球一圈114分鍾。衛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頻率播送“東方紅”樂曲。
“東方紅一號”衛星真的可以用肉眼“看得到”,而且可以“聽得到”東方紅樂曲,達到了“政治衛星”的宣傳效果。
這時,距離毛澤東所說的“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這句話,已經過去12個年頭。“東方紅一號”衛星達到了毛澤東所說的“雞蛋那麼大的我們不拋”的要求: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83.6公斤,美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8.22公斤,法國的為38公斤,日本的為9.4公斤,而中國的“東方紅一號”重達173公斤。
“東方紅一號”的成功,意味著中國的火箭技術達到了新的7jC平,為中國的“兩彈一星”事業添上那顆寶貴的“星”。
1970年5月1日,國際勞動節晚上,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了錢學森、任新民、戚發軔等參加第一顆衛星工程研製的代表。
毛澤東緊握著錢學森的手,表示祝賀。這時,任新民“躲”在後邊。周恩來總理發現了,就說任新民同誌,請到前邊來,不要老往後邊躲,你的座位在我這邊。”周恩來向毛澤東介紹任新民說,“他就是我們放衛星的人。”毛澤東主席讚歎說:“了不起啊,了不起!”
1970年7月,錢學森調到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擔任副主任,1975年任新民被任命為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
從此,中國一顆又一顆功能各異的人造地球衛星飛上太空,為發展中國的國民經濟和加強國防力量,作出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