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最後的故事(2)(3 / 3)

《錢學森書信》其實是錢學森對方方麵麵的問題發表見解的真實記錄。他的涉獵麵之廣,學識之博,是令人佩服的。

錢學森的書信,是用鋼筆書寫的。除了早年少數幾封信用印著“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公箋之外,絕大多數是用白紙寫的。收入《錢學森書信》的信中,除了最初的兩封信是豎書之外,其餘都是橫寫。雖然白紙上沒有橫線,錢學森的一行行字都保持水平,而且行距相等。

《錢學森書信》能夠得以出版,錢學森秘書塗元季功不可沒。他在1983年起擔任錢學森秘書,就把所有錢學森寄出去的信件複印留底,所以才有那麼多錢學森書信手跡。錢永剛說,“幾十年下來,一個保險櫃被塞得滿滿的。”

我問錢永剛,1983年前的錢學森書信沒有留底,怎麼辦呢?他說,靠征集。雖然征集了不少,但是失散的還是很多。

我又問,錢學森的書信有沒有用電腦寫的呢?錢學森發不發E-mail?

錢永剛的答複使我驚訝:錢學森從來不摸電腦!盡管錢永剛是從事計算機應用軟件係統研製的高級工程師,他1988年畢業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係,獲碩士學位。但是錢學森從不使用電腦,當然也就談不上用電腦寫信和收發E-mail了。

我還問,錢學森記不記日記?

錢永剛說,不記。不過,錢學森有著非常詳盡的工作筆記,每天都記,相當於日記,一本又一本。隻是他回國之後的六十多本工作筆記,因為涉及國防機密,所以至今仍保存在他辦公室的保險櫃裏。這些工作筆記什麼時候能夠公開,恐怕還要等很久。

塗元季說:“《錢學森書信》這套書出版前,我曾開玩笑說,如果換個名字,比如說叫《錢學森內心世界大揭秘》,擺在書攤上一定能吸引更多的人。其實,通過這些書信,我們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我建議年輕人看一看,是會受到啟迪的。”

小青年PK錢學森

小青年PK科學大師錢學森,這個故事有趣而令人感動。

在閱讀《錢學森書信》第一卷時,我見到錢學森在1963月29日寫給郝天護的一封信,反映了錢學森承認自己錯誤的勇氣。

那是在1964年1月19日,一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學院的青年,名叫郝天護,給錢學森去信,指出錢學森新近發表的一篇關於土動力學的論文中,一個方程的推導有誤。

錢學森親筆給郝天護複信,信中說:我很感謝您指出我的錯誤!也可見您是很能鑽研的一位青年,這使我很高興。

科學文章中的錯誤必須及時闡明,以免後來的工作者誤用不正確的東西而耽誤事。所以我認為,您應該把您的意見寫成一篇幾百字的短文,投力學學報(編輯部設科學院力學所)刊登,幫助大家。您認為怎樣?

讓我再一次向您道謝。

我注意到,錢學森寫給郝天護的信中,稱呼對方為您,而且在您字之前空了一格,表示對小青年的充分尊重。

在錢學森來信的鼓勵之下,郝天護把自己的見解寫成700字的一篇文章,題為《關於土動力學基本方程的一個問題》,經錢學森推薦,發表在1966年3月第9卷1期《力學學報》上。

錢學森的信,給了郝天護極大的鼓舞,後來他回憶說:“他的熾熱回信對我的一生起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使我在艱難條件下也堅韌地崇尚科學矢誌不移。”

郝天護於195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56年曾聽過錢學森的報告。後來,由於被指斥為走“白專道路”而遭到“批判”,20世紀60年代初被“下放”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學院。即使在那樣偏遠的地方,他仍關注學術動態。他發現了鼎鼎大名的錢學森論文中的錯誤,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給錢學森寫了那封信。

沒有想到,錢學森向他承認了錯誤,並推薦他的文章在《力學學報》上發表。

1978年,郝天護考取清華大學研究生,回到了母校清華在讀研究生期間,他的各門成績全是優秀。

如今,郝天護是固體力學專家,教授。在1987、1989、10年這三年時間裏,他發表的論文數分別位居全國第十、第七和第二位。他還曾連續九年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要負責人,1995年被選為美國紐約科學院院士。

跟茅以升“商榷”

錢學森不僅與小青年有過PK,而且跟著名科學家也有過“商榷”在《錢學森書信》第3卷,我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嚴昭,我喊她“嚴大姐”。在國務院副總理陸定一家中,我曾經兩度采訪了嚴昭。嚴昭是陸定一夫人嚴慰冰的胞妹,周恩來總理的外事秘書。嚴昭的父親嚴樸,是1925年入黨的中共老黨員。嚴昭後來調到科學普及出版社擔任編輯。

錢學森寫信給嚴昭,是因為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了《茅以升文集》。錢學森對於《茅以升文集》的編輯工作提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