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說“我理解……”以體諒對方的情緒
客戶需要我們理解並體諒他們的情況和心情,而不要進行評價或判斷。
沒有什麼比這更能令客戶發瘋的了:當客戶想向我們傾訴或投訴時,我們把他們當作外星人,對尋找辦法解決他們的境況不感興趣。經典的表達方式有:我不知道你為什麼如此不滿;我早就提醒過你了;我想,你一定是瘋了;你幹嗎發這麼大的脾氣;我不知道;這不是我的責任;不是我的錯……
(3)說“你能……嗎?”以緩解緊張程度
說“你能……嗎?”這有助於:第一,消除人們通常聽到“你必須……”時的不愉快。這三個字會令大多數人惱火。用“你能……嗎?”是一條快捷地得到你想要的東西的途徑。第二,避免責備對方“你本來應該……”所帶來的不利影響。當客戶聽到“你本來應該……”時,幾乎會不由自主地產生防範心理。“你犯了個錯誤”這句話也同樣。第三,保證對方清楚地知道你需要什麼。“要是星期五能完成報告的話就好了”。遠遠不如這句話明確請星期五完成報告。”
什麼時候使用“你能……嗎?”呢?當你急於通知對方的時候或當你原來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比如,你希望上周得到答複,但沒有得到,為了減少這類問題,你可以說你能在周末以前給我答複嗎?”
(4)說“你可以……”來代替說“不”
當你婉轉地說“不”時,會得到別人的諒解。設想一下,如果別人對你說了下麵的話,你會有何感受:“今天不行,你必須等到明天才有材料。”更婉轉一點的說法是這樣:“你可以明天拿到材料。”我們更樂於聽到我們可以做什麼。使用這一技巧可以節省時間,否則,你還在作回答時,客戶緊接著就會問的問題:“你說今天不行,好,什麼時候能行?”;使用“你可以……”會讓我們的工作更容易做。
(5)什麼時候使用“你可以……”
你會發現,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有許多時候都能運用這一技巧。明確地說,你可以在下列情況下說“你可以……”:第一,你不能完全滿足客戶的要求,但你的確還有別的辦法。第二,盡管你可能不能馬上幫上忙,但是卻想表達你的真誠,樂於為對方提供服務。第三,你的客戶可能對自己要什麼並不明確,給他提個建議通常能激發他的思路。“不,那個水平太差”或者“不,那個太貴了”。
(6)說明原因以節省時間
人們天生就愛刨根問底。想一想,正在長大的孩子就總喜歡問“為什麼?”:當有人提供信息時,其他人腦子裏最關心的、也是最想知道的就是“為什麼?”。基於這一實際情況,請先講明原因。先講明原因會更快吸引人們的注意。比如可以直接對客戶說“下麵是問題的答案”。服務人員常用的“說法”迎客時說“歡迎”、“歡迎您光臨”、“您好”等。感謝時說“謝謝”、“謝謝您”、“多謝您的幫助”等。聽取客戶意見時說“聽明白了”清楚了,請您放心等。不能立即接待客戶時說“請您稍等”、“麻煩您等一下”、“我馬上就來”等。對在等待的客戶說“讓您久等了”、“對不起,讓您等候多時了”等。打擾或給客戶帶來麻煩時說“對不起”、“實在對不起,給您添麻煩了”等。表示歉意時說“很抱歉”、“實在很抱歉”等。當客戶向你致謝時說“請別客氣”、“不用客氣”、“很高興為您服務”等。當客戶向你道歉時說“沒有什麼”、“不用客氣”、“很高興為您服務”等。當你聽不清客戶問話時說“很對不起,我沒聽清,請重複一遍好嗎?”等。送客時說“再見,一路平安”、“再見,歡迎下次再來”等。當要打斷客戶的談話時說“對不起,我可以占用一下你的時間嗎?”等。
(7)服務人員的“七不問”
不問年齡:不要當麵問客戶的年齡,尤其是女性。也不要繞著彎子想從別處打聽他們的年齡。
不問婚姻:婚姻純屬個人隱私,向別人打聽這方麵的信息是不禮貌的。若是向異性打聽,更不恰當。
不問收入:收入在某種程度上與個人能力和地位有關,是一個人的臉麵。與收入有關的住宅、財產等也不宜談論。
不問地址:除非你想去他家做客(那也得看別人是否邀請你),一般不要問客人的住址。
不問經曆:個人經曆是一個人的底牌,甚至會有隱私。所以不要問客人的經曆。
不問信仰:宗教信仰和政治見解是非常嚴肅的事,不能信口開河。
不問身體:對有體重問題的人,不要問他的體重,不能隨便說他比別人胖。不能問別人是否做過整容手術,是否戴過假發或安裝假牙等。
5.運用身體語言
身體語言是一種無聲的語言,55%的信息是通過身體語言傳遞的,而直正意義上的語言隻占7%。因此,它是一種更有效的語言。
詩人徐誌摩曾專門寫詩讚美女子溫柔典雅的神態:“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僅僅是一低頭,一個溫柔、典雅、謙和的女子便表露無疑。
身體語言包括哪些部分呢?可以說是從頭到腳到身體的全部。我們也可以把它分為:頭麵部、手勢、身體的姿態與動作三大部分。
麵部表情傳遞著各種不同的含義。例如:臉上泛紅暈,一般是羞澀或激動的表示;臉色發青發白是生氣、憤怒或受了驚嚇異常緊張的表示;眉毛揚起後短暫停留再降下,表示驚訝或悲傷等。
我們在說話的時候經常用手的動作來加強語氣,輔助表達。而且在危急或特定之時會用手勢代替說話。手勢還是一種國際性的語言,許多原始部落之間交涉什麼事情,大都利用複雜的手勢進行,以此克服語言不通的障礙。現代遊客到了國外,也大都用手勢問問題或相互致意。
身體的姿態和動作所表達的意思同樣是多種多樣,豐富而又複雜的。比如“雙臂交叉抱在胸前”這個姿態,一般來說是企圖防禦對方精神上的威脅而下意識形成的防範動作。
又如雙臂交叉,用一隻手握住另一隻胳膊,這個信號顯示了緊張期待的心情,也是一種試圖控製緊張情緒的方式。如等待登機、等候拔牙、見到陌生人有點緊張或回答問題有些畏怯的時候。
這樣看來,每一種身體語言都有其特定的意義,我們在銷售服務過程中該怎樣運用身體語言呢?
(1)要知道運用身體語言的“三忌”
第一,忌雜亂。凡是沒用的,不能表情達意的動作,如用手摸鼻子、隨便搓手、摸桌邊等都是多餘而雜亂的身體動作。
第二,忌泛濫。空泛的、重複的、缺少信息價值的身體動作,像兩手在空中不停地比劃、雙腿機械地抖動等等,不但沒用,而且極為有害。
第三,忌卑俗。卑俗的身體姿勢,就像街邊的乞丐在乞討什麼,視覺效果很差,非常損害自我形象。
(2)要堅持改善身體姿態的“三部曲”
第一,要注意觀察良好得體的姿勢適當模仿,掌握一定規律。如頭部的正確姿勢、麵部表情、手勢的正確運用、四肢的動作等。
第二,符合標準姿勢。身體語言中有很多是約定俗成的,所以,一定要符合標準。
第三,注意整體效應,也就是要注意適人、適時、適地的“三適”原則。即要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場合、適當的對象運用適當的身體語言。總之,要像掌握說話技巧一樣從具體的場合、對象和表達內容出發,具體而靈活地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