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福建漳浦縣天地會首領張媽求糾一百餘人,訂於十二月十二日夜,齊赴漳浦縣城外關廂舉事,漳浦知縣羅澤坤得悉此事,下令嚴防城門。並派兵役在城內嚴密搜查,捉拿會眾。張媽求遂決定提前起事,初七日夜,率會眾攻入戶頭水汛營地,奪得銀錢與衣物,後又攻至漳浦縣鹽館,張媽求等決定俟搶得較多物資,即奪船渡海赴台。行至雲雷縣八尺門汛、五都後林汛等處,被漳浦知縣、署漳州鎮左營遊擊許騰蛟、署提督常泰等擒捕。
乾隆五十七年(1782年)四月,原天地會眾蘇葉、陳蘇老先後糾得一百多人,意欲在福建同安縣“複興天地會”。當時,官府查拿天地會風聲日緊,陳蘇老便將天地會改為“靔默會”,仍暗含天地會之意,令人鐫刻“靔”二字印章及“順國源分”印板,並將印章、印板用黃紙印刷,分給會眾,作為入會憑證及互相識別之暗號。蘇葉又編成四句歌訣:“天一成水水連天,地二成火共水連。此卦合成天地格,到時變化萬千千。”令會眾誦習,作為隱語,以便互相關照④。蘇葉、陳蘇老等商定於八月十五日聚齊,赴村鎮搶劫,後泄漏提前舉事。二十四日,往馬巷地方,清政府聞訊後派兵役查拿,先後捕獲二百餘人。
嘉慶七年(1802年),廣東博羅、歸善、永安一帶天地會起事。是年八月初八日,首領陳爛屐四,首先在博羅縣羊屎山羅溪營率領天地會會眾,公開豎旗起事,有眾萬餘人,每人皆用紅布包頭,自八月十五日起,先後攻打該縣境內之土瓜圩、劉家圍等處村莊。嘉慶帝急調各地清軍分路向羊屎山羅溪營進兵。九月十九日,陳爛屐四在博羅、增城交界之周山地方被清軍擒獲。
歸善天地會在首領陳亞本、蔡步雲等率領下,積極準備起事,擬於稔山、白茫花、平山等三處,搶奪當地牛頭會村莊。牛頭會係由當地富戶建立的組織,入會者按照家中擁有耕牛之頭數,交納銀錢,用來雇募鄉勇,與天地會進行仇殺。陳亞本等定於八月十五日豎旗起事,攻打村莊,尚未動手,即遭官府查拿,陳亞本、蔡步雲等乘機脫逃,旋亦被捕遇害⑧。
同年八月,永安曾清浩、溫登元等結拜天地會,被該縣青溪地方牛頭會內藍監生聞知,拿獲了溫登元,不久溫病故監內。曾清浩遂率天地會眾二三千人,於九月二十六日祭旗起事,在與清軍接戰後連連失利,首領曾清浩見難以抵敵,率數千人赴清營投降。
天地會在鴉片戰爭前主要處於秘密流傳、發展組織和積蓄力量的階段,天地會的存在和傳播對清統治者造成了潛在威脅。鴉片戰爭後,由於自然經濟的解體,加速了農民、手工業者的破產,他們紛紛加入天地會,使天地會這一互濟互助的組織日益壯大。辛亥革命時期,天地會成為資產階級革命派依靠的重要力量,海外洪門(天地會)在為革命黨人捐款籌餉方麵,也作出了重大貢獻。
注釋
①《朱折》廣東總兵譚行義折,乾隆七年九月二十日。
②《皇朝經世文編·兵政》卷七一。
③《軍機處錄副奏折》,乾隆五十二年二月初五日孫士毅折。
④《上諭檔》,嘉慶五年七月初一日“上諭”。
⑤⑥《軍機處錄副奏折》,嘉慶六年十一月初五日伍拉納折。
⑦《朱批奏折》,嘉慶十一年七月九日。
⑧《軍機處錄副奏折》,廣西巡撫成林折,嘉慶十二年十一月初二日。
⑨《軍機處錄副奏折》,嘉慶十六年五月十七日。
⑩《天地會》(五),第458—4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