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案結案時,除已病故的葉九思、自殺的陳天立之外,趙晉、王日俞、方名均處斬立決;吳泌、餘繼祖、員炳、李奇(安徽布政使書辦)、程光奎均處絞監候;左必蕃因失察被革職。互參的督、撫,總督噶禮被革職;巡撫張伯行被處以革職留任。
科場風波。
鹹豐年間,由於條子之風盛行,釀成清代最後一起科場案——鹹豐戊午年順天鄉試案。在這起科場案中先後受到懲處的九十一人;斬立決者五人;遣戍新疆者三人;罰俸一年者三十八人;革除舉人者十六人;死於獄者二人;主考宮柏葰是曆朝曆代科場案中,被處死的唯一一位一品官員。
注釋
①《清世祖實錄》卷一○六。
②顧仁係巡方禦史,因“悖旨婪贓”被處死(順治十二年十一月初五)。
③《炙清世祖實錄》卷一一○。
④揭帖本係公文,明清之際私人啟示亦稱揭帖,私人揭帖有匿名、署名兩種。
⑤發榜之後,張我樸向人炫耀:“某某,我之力也;某某本不適,我以情,敵得副豐。”同考官郭浚則向考生蔣廷彥透露:“兄卷已中,張我樸故不許,即張漢卷亦已中,李(振鄴)故檢而毀去也。”
⑥⑦《清世祖實錄》卷一二。
⑧李振鄴入闈前用藍筆寫了一張名單,交給帶入闈內的書童靈秀,令靈秀幫助尋找上述人的試卷。事後李振鄴未從靈秀處索回名單,該名單落入靈秀同伴馮元手中。馮元因對李有宿怨,而將名單收藏。擬報複李振鄴,案發後,馮將此名單交出。
⑨陸慶曾因精通醫道治愈李振鄴之病,故被名列單內。
天翁:《丁酉北闈大獄紀略》。
《清世祖實錄》卷一一六。
《清世祖實錄》卷一一三。
《清世祖實錄》卷一一五。
《研堂見聞雜記》。
《鶴征錄》。
《柳南隨筆》。
齒錄即同年錄,凡同科得中進者,俱各書姓名、年齡、籍貫、三代人姓名,刻印存檔。
方拱乾次子、長子、三子分別中丁亥、已醜、甲午三科進士。
《清世祖實錄》卷一二一。
《清聖祖實錄》卷二○○。
《清聖祖實錄》卷一九七。
康熙亦收到江寧織造曹寅的密奏,曹寅在密奏中,有今年文場秀才,中者甚是不公,顯有情弊等語。
八股文開頭兩句稱為破題,將題目的意義剖析破開。
辛卯科場案期間,適值皇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在康熙的心目中噶禮係黨附太子之人,故將其革職,並在兩年後將噶禮處死(康熙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
據薛福成《庸直筆記》所記:“條子者,截紙為條,訂明詩文某處所用文字,以為記驗”,托人將條子帶給考官“百無一失”。
柏葰並不了解考生羅鴻繹與考官李鶴齡、浦安交通關節,隻是循情讓羅鴻繹考中,但因其與鹹豐重用的大臣載垣等有隙,故載垣等“借此興大獄以樹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