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成才規劃(2)(2 / 3)

另外,新人在職場中的工作需要做一些不是自己分內的事情,加班不一定會有加班費,同事或朋友請求幫忙,事情幹得比別人多,工資拿得比別人少,自己努力工作,榮譽卻是上司的,感覺自己“吃虧”了,覺得很“委屈”,有的人還四處抱怨,結果會適得其反。上司會覺得你太斤斤計較,同事會覺得你太小氣,老板會覺得你是一個“隻要一付出,就想得回報”的人。

職場新人眼光不能太短視,隻盯著眼前利益。年輕人做事不要太惜力,多付出一些,多做事實際上是在鍛煉自己的能力。領導交代的事情越多,得到的鍛煉的機會也越多,如果做了事情,就想得到回報,本來領導認為你這個人還是不錯的,所以把事情交給你做,實際是在給你機會,領導是想重用你,想培養你,可你關心的卻是自身的實際利益,這無疑把大好機會給了別人。你可能會認為,自己不想吃“虧”,這些事情隻有你能做,領導離不開你,這恐怕隻是你的一廂情願,過於計較,不願吃“虧”,即使你再有能力,也很難得到領導重用。

“吃虧”是福這個道理,恐怕誰都明白,可到了自己的身上,為什麼總想不開呢?還是利益在作怪,初入職場的大學生,不要急著去獲得利益,應把盡心盡力做好每一件事情當成第一要務,要多為領導分擔責任,盡可能地去幫助同事或朋友,把所吃的“虧”當成“福”來看待。現在多做事,多吃“虧”,積累經驗,鍛煉能力,將來才能多享福;相反,現在什麼“虧”都不想吃,恐怕將來也很難享到什麼福。

十、職場新人25招

第1招:注意自己的形象。第一印象良好,即使以後有表現不夠好的地方,別人也會對你寬容一些;第一印象糟糕,即使後來做得再漂亮,別人對你的評價也不會太高。

第2招:做個有心人。主動為上司或其他同事做些輔助性工作,比如打印材料、填寫表格等。這樣做不但能得到賞識,還可從中掌握公司的業務情況和工作流程。你別小看這些努力,它會幫助你迅速得到大家的幫助和認同。

第3招:嘴巴莫偷懶。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記住每個同事的名字、職務。

第4招:保持辦公桌整潔,把電腦書、業務書和文件夾整齊地擺放在桌上,若辦公桌上什麼也沒有,反而會令人誤會你工作不夠勤奮。樣樣東西都井井有條,大家一定會認為你在其他方麵也一樣是有條理的。

第5招:不要在電腦上打遊戲或聊天。

第6招:打印紙的反麵要再次利用,如果用過一麵的紙不便於再用作打印或複印,可以簡單裝訂起來作草稿紙,不要隨意廢棄。這種節省辦公成本的做法,往往會得到老板讚賞。

第7招:一次性紙杯往往隻供客人使用,職員則用自己的水杯。作為新人,一定要注意這樣的小細節,不要圖省事總拿一次性紙杯喝水。

第8招:有客人來訪,盡量不要領入工作區,一般請至專門的接待室或會議室。如果是私人朋友來訪,最好在休息時間接待,並且時間盡可能短。

第9招: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發展史和企業精神,多翻閱一些公司的材料,盡快了解公司文化,多觀察會使你少犯錯誤,少出紕漏。

第10招:如果不是特別緊急的電郵,在早上七點和晚上八點以後發吧,收信人一定對你的敬業精神和工作“拚勁”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11招:“小事不願幹,大事幹不了”,是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最容易犯的毛玻眼高手低會使你成為誌大才疏式的人,要舉輕若重、一絲不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為以後做“大事”積累資源。

第12招:職場的人際關係複雜,要多看、多聽、多幹、少說,分析其中的“潛規則”,“入鄉隨俗”,不要隨便“越軌”。

第13招:不要參與辦公室裏的是是非非,不要混入任何“辦公室幫派”,在各種利益衝突中超脫一點,不要議論和公司有關的任何事情。滿意也好,不滿意也好,都不要去議論,你隻需要把自己應該做的那份工作做好。

第14招:不要把自己的私事帶進辦公室,必要的時候告訴親戚朋友,讓他們盡量不要在上班時間把私人電話打進辦公室。尤其要切記辦公電話僅用於公務,不可隨意聊天或處理私人事務,尤其是談情說愛。

第15招: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多請教,不要不懂裝懂。

第16招:經常找機會與上司溝通。工作報告要簡明扼要,直接告訴上司重點;精準掌控彙報時間,上司的時間也很寶貴,與其溝通時也一定要站在他的立場上想,並且讓他知道。

第17招:老板在加薪或提拔時,往往不僅僅是因為你本職工作做得好,而是覺得你對他的未來有所幫助。一句話,要靠自己的打拚和專業特長,成為公司不可缺少的人,這至關重要。

第18招:貴人不一定身居高位,隻要他們在經驗、專長、知識、技能等方麵比你略勝一籌,能對你有所幫助,就是你的貴人。有了貴人提攜,一來容易脫穎而出,二則縮短成功的時間。

第19招:在老板麵前切記四個字:“不講困難”。老板要比員工承受更大的壓力,如果你總是強調“工作困難”,會讓人覺得你找“借口”,還有可能留下你工作能力差的負麵印象。

第20招:大多數老板認為,“牢騷族”與“抱怨族”不僅惹是生非,而且打擊團隊工作士氣。

第21招:做個“有聲音的人”,才能引起老板的注意。別不好意思展示自己的成績,會議發言是展現能力和才華的大好時機。

第22招:上班早來十分鍾,下班遲走十分鍾,盡量不要比你的上司早下班。不要隨便請假,或盡可能少請。

第23招:遇到學習、培訓的機會要主動爭取,多接受各種訓練,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第24招:新人處事衝動,易得罪人,因此,處理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後行。

第25招:問清楚工作目標,避免重複做工,借助現有的工具與資源,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節規劃職業與經營人生

熟悉工作,熟悉環境,熟悉行業之後,有必要對目前的工作進行審視。客觀分析自己對工作的適應情況,對自己的能力進行正確估價,對以後的事業進行規劃。在對主客觀因素客觀分析的基礎上,選擇既適合自己的個性特點、能激發興趣愛好、有助於實現人生理想抱負,又能勝任的職業。

選擇角色這個階段心理調適的重點在於:不輕易跳槽,保持平和的心態,切忌攀比,承認個人能力的大小,承認個體差異。如果眼高手低,稍不如意就一走了之,受損失的不僅是用人單位,更是畢業生本人。另外要善於抓住機遇,隻有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工作,才能邁向成功。

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貫穿一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大學生走向社會,隻是開啟職業生涯的第一步,職業規劃不可短視,職業規劃是人生規劃的一部分,在規劃職業的同時,實際上是在經營自已的人生。

我們將職業生涯階段以年齡為依據進行劃分,每十年作為一個階段,即二十歲至三十歲為一個階段,三十歲至四十歲為一個階段,依次類推。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曆這幾個階段,那麼你現在該做些什麼呢?

(1)二十歲至三十歲:走好第一步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是從學校走上工作崗位,是人生事業發展的起點。如何起步,直接關係到今後的成敗。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選擇職業。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內外環境分析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設定人生目標,製訂人生計劃。再一個任務,就是要樹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年輕人步入工作崗位,表現如何,對未來的發展影響較大。我們在前麵也談到了,有些剛畢業的大學生,總認為自己有知識,有文化,到單位工作後不屑於做零星小事,不能給同事們留下良好的印象,這對一個年輕人的個人發展而言,可以說是非常不利的。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堅持學習。根據日本科學家的研究發現,人一生工作所需的知識,90%是工作後學習的。這個數據足以說明參加工作後學習的重要性。

(2)三十歲至四十歲:不可忽視修訂目標。

這個時期是一個人風華正茂之時,是充分展現自己才能、獲得晉升、事業得到迅速發展之時。此時的任務,除發奮努力,展示才能,拓展事業以外,對很多人來說,還有一個調整職業、修訂目標的任務。人到30多歲,應當對自己、對環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看一看自己選擇的職業、所選擇的生涯路線、所確定的人生目標是否符合現實,如有出入,應盡快調整。

(3)四十歲至五十歲:及時充電。

這一階段,是人生的收獲季節,也是事業上獲得成功的人大顯身手的時期。到了這個年齡仍一無所得、事業無成的人應深刻反省一下原因何在。重點在自身上找原因,對環境因素也要做客觀分析,切勿將一切原因都歸咎於外界因素和他人之過。隻有正確認識自己,找出客觀原因,才能解決人生發展的困阻,把握今後的努力方向。

此階段的另一個任務是繼續“充電”。很多人在此階段都會遇到知識更新問題,特別是近年來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知識更新的周期日趨縮短,如不及時充電,將難以滿足工作需要,甚至影響事業的發展。

(4)五十歲至六十歲:做好晚年生涯規劃。

此階段是人生的轉折期,無論是在事業上繼續發展,還是準備退休,都麵臨轉折問題。由於醫學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此時乃至以後的十幾年,都能身體健康,照樣工作,所以做好晚年生涯規劃十分重要。日本的職工一般是45歲時,開始做晚年生涯規劃;美國是50歲時做晚年生涯規劃。我國職工的退休年齡一般為60歲,應提前5年至10做好晚年生涯規劃。

職業規劃不是短跑,而是“馬拉鬆”長跑,需要經曆漫長的過程。有些人在起點可能不會特別順利,有些人一開始沒有找到自己滿意的職業,對於職業新人來說,走向社會,步入職場時,由於沒有實踐的經驗,做一些基礎工作,是很正常的。這時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運用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進一步去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興趣、優勢、特長、性格和價值觀,在實踐中去探索和體驗職業,逐步去修正自己的職業目標,最終我們會找到自己所愛的職業。所以,職業需要規劃,人生需要經營,希望本章節會對你有所幫助,我們預祝每位大學生們朋友都找到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祝大家事業成功,生活美滿快樂!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論壇係列學習資料之十二(1)

初入職場的心得

文/王麗娜(大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