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3 / 3)

點石成金:掃蕩東南亞

自1992年將英鎊打得一敗塗地,1994年索羅斯又在墨西哥金融危機中大撈了一把,差點把這個中美洲最大的國家弄到傾家蕩產的地步。1994年之後,索羅斯將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他的“哲學”事業上。他的新作《超越索羅斯:走在曲線之前》的出版,讓金融界、出版界即刻轟動。1997年,在書齋中待久了的索羅斯再次活動起來,這一次他把目光朝向了東南亞。

隨著香港回歸日的不斷臨近,泰國金融界冒出了一個奇怪的念頭,以為曼穀即將取代香港成為亞洲金融中心,開始放寬金融管製,推行金融自由化。到1997年初,泰國房地產氣泡開始趨於破滅,外國投資者紛紛拋售泰銖。早就看到了東南亞這個巨大金融漏洞而一直等待機會出手的索羅斯,這時開始籌集更加龐大的資金,集中全力進攻泰銖。5月,東南亞金融市場開始動蕩,外彙市場更是波濤洶湧,泰銖、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林吉特不斷大幅貶值,印尼盾、新加坡元也未能逃離這一劫難。6月,索羅斯再度下令套頭基金組織開始出售美國國債,同月下旬再度向泰銖發起猛烈攻擊。到7月2日,隻有區區300億美元外彙儲備的泰國中央銀行曆經短暫的戰鬥,宣布放棄長達13年之久的泰銖與美元掛鉤的彙率製,實行浮動彙率製。消息一出,國際金融界一陣騷動。在這次泰銖大幅貶值期間,索羅斯用幾十億美元對付泰銖,給泰國貨幣危機火上澆油,從而進一步引發了東南亞金融危機,而香港、台灣地區,韓國、日本等國都無一幸免,甚至還拖累到全球各地股市,影響之大讓人始料未及。

麵對這場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炒家們所引發的亞洲金融風暴。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將索羅斯稱為“縱火犯”、“世界經濟的大蛀蟲”,責罵其暗中操縱東南亞的金融危機,造成了當地貨幣貶值:“我們花了40年建立起來的經濟體係,就被這個帶有很多錢的白癡(索羅斯)一下子給搞垮了。” 據美國《商業周刊》估計,在這場砍殺東南亞諸國的進攻中,泰銖、馬幣、印尼盧比等直接對量子基金的盈利做出了貢獻,為量子基金創造了約20億美元的盈利。此後,索羅斯又發動對港幣的狙擊。卻不曾想被香港政府和其身後挺立的中央政府打亂了算盤,隻得放棄港幣悻悻而歸。

“開放社會”:“哲學家”和他的慈善事業

與華爾街上的大亨不同,從小就懷有救世夢想的索羅斯說自己最大的興趣就是為別人花錢。在過去30年的時間裏,索羅斯為世界各地的慈善事業共掏出了80多億美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慈善家。他曾經為一項旨在對身患絕症者提供更有人情味和更實際治療的“臨終關懷”計劃捐出1500萬美元;為一筆對合法移民提供幫助的基金捐獻了5000萬美元;為一個受戰爭破壞的薩拉熱窩緊急供水係統的建造捐獻了 5000 萬美元的資金;為防止俄羅斯科學家在蘇聯解體之後為中東的獨裁者服務,承擔了他們中接近1/3的人的年薪。另外,索羅斯還出資治療俄羅斯監獄中流行的肺結核病,支持津巴布韋持不同政見者,在美國建立收容所等。

同樣是富豪的慈善事業,不同的是,索羅斯的慈善中無不貫穿著他的哲學觀念,充滿著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索羅斯希望運用他的財富來“推行開放社會的價值觀”,以促進民族自決,使人們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追求自己的目標。早在20世紀80年代,在投資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後,索羅斯就開始了他的“開放社會”理論的實踐。1979年,索羅斯在紐約建立了第一個基金會——“開放社會”基金會;1984年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個東歐基金會;1987年在前蘇聯建立了蘇聯索羅斯基金會。目前,他設立的基金會在全世界有50多家分支機構,雇員超過1000人,儼然形成了一個索羅斯基金會網絡。另外,紐約開放社會研究所和布達佩斯開放社會研究所通過為基金會製定共同發行計劃,對這些基金會和機構提供行政、財務和技術支持。與此同時,索羅斯還創建了中部歐洲大學,國際科學基金會和公共媒體研究所,每年的花費超過3億美元。致力於“開放社會”的索羅斯曾表示:“今後的目標是每年支出10億美元,要趁活著的時候把錢花出去。”

2011年,已經81歲的索羅斯宣布結束自己長達40年的基金經理人生涯,真正轉型為慈善家。也許各種猜測和爭論仍會不絕於耳,但同其在金融界掀起的風雨一樣,這位“冒險家”所做的一切樂善好施的行為也是永遠無法抹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