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世界傳媒大王:魯伯特·默多克(2 / 3)

征服全球:傳媒帝國的破竹之勢

太平洋地區是默多克向全球擴張的戰略重地。1963年,他買下了香港一家雜誌社《亞洲》雜誌有限公司28%的股份。1986年底,他花2.6億澳元戰勝對手《財經時報》的出版商而購得《南華早報》,這是香港最有利可圖的日報。

亞洲是資本擴張最快的地區,默多克在中國、日本、越南等地尋找自己傳媒的合適位置。伴隨著電視行業擴張的無限機遇,默多克為建立以福克斯廣播公司和英國天空廣播公司為基礎的全球性電視網而支付了5.25億美元,從李氏家族手中買下了香港衛視64%的股份。對默多克而言,問題之一是政府的懷疑和限製,而怎樣創建市場並滿足市場需求是另一個問題。默多克漸漸懂得,泛亞洲市場是根本不存在的,隻有當地的電視節目才是最關鍵的。

2001年12月19日晚上,默多克的小兒子傑智?默多克以STAR(天空衛視)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身份在北京宣布,新聞集團的全資子公司STAR集團與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廣東有線電視網絡公司當天簽署了相關協議。根據該協議,STAR將於2002年初通過有線係統,向廣東地區播放一個全新的24小時包括娛樂、音樂和影視劇的綜藝頻道,作為對等條件,STAR集團的姊妹公司福克斯有線網將安排中央電視台的英語頻道CCTV-9在美國西海岸地區播出。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將有線電視網落地權授予一個境外專門針對中國觀眾播放的全新頻道,具有曆史意義。

默多克的真正野心是創建一個世界性的信息與娛樂王國,在這個巨型公司裏,軟件和流通體係分布在市場中,他的一生追求就是讓這個傳媒體係變得越來越龐大。一切都是因為這個真正的媒體巨人魯伯特·默多克 ,人們看到現代資本的最佳走向,個人如何影響世界,第一力量如何造就,全球媒體霸業如何盡在掌握。

從傳媒業拿破侖到“全民公敵”——何去何從?

從一份小報起家,媒體帝國輾轉三大洲,74歲進軍互聯網行業,並購之路延伸半個多世紀,擁有百億身家,傾力於報業變革,周旋於政商是非,平衡於家族爭鬥的傳媒大亨,如今卻成為了“全民公敵”。新聞集團主席兼CEO魯伯特·默多克 一直憑借他人的醜聞而獲得財富。如今,80歲高齡的默多克發現自己深陷於一樁不斷蔓延的醜聞當中,使他擁有的市值400億美元的全球傳媒帝國岌岌可危。

讓默多克和《世界新聞報》陷入如此地步的就是“竊聽門”。2011年7月4日,英國《衛報》頭條曝料,默多克旗下的英國老牌報紙《世界新聞報》在2002年非法竊聽失蹤少女道勒及其家人的電話,擾亂警方破案。消息一出,舉國嘩然。隨後,更多深水炸彈被引爆,《世界新聞報》竊聽閥門被徹底打開,醜聞如洪水湧出,在英國掀起驚濤駭浪。

這一報道發生在距離新聞集團全麵收購英國天空廣播公司的4天前,在負麵輿論的壓力下,新聞國際公司中斷120億美元收購英國天空廣播公司的全麵控股計劃。並且關閉了《世界新聞報》,這份報紙是默多克在英國的第一次收購,也是醜聞的核心發源地。默多克在英國的一批高層已遭拘捕,兩位英國高層執法官員相繼辭職,默多克媒體軍團的美國高管也已辭職,美國聯邦調查局正在啟動初步調查,了解該組織是否違反了美國法律。

從“竊聽門”中還會湧出什麼,誰也無法預料。但不論事件向哪個方向發展,“竊聽門”事件已經嚴重地敗壞了默多克本人以及他所掌管的新聞集團的聲譽,而且也使他的政治影響力大大削弱。反對者們往往把默多克的新聞理念簡單歸結為“結果至上”或“唯利是圖”,但幾十年如一日堅定守護著他的傳媒帝國的默多克,心中的信念未必是簡單的“金錢”二字所能概括。

傳奇人物

魯伯特?默多克

在當今世界超級富豪之中,魯伯特?默多克是無可爭議的世界傳媒業的龍頭老大,他從澳大利亞一份地方小報起家,奇跡般地建立起了一個空前的國際傳媒帝國。作為一個全球傳媒帝國的“帝王”,他是一個讓人難以琢磨的、複雜的人物,他的世界裏沒有規則,他的道德就是他的標準。他像打仗一樣經營事業,他喜歡製造爭端,喜歡煽風點火,然後在亂世中突圍而出。也許現在有很多人不喜歡這個冷酷、狡猾卻天生應該成為傳媒巨子的老人,但是卻沒有人可以否認,默多克性格中的種種激進因素,造就了其傳媒集團在全球信息產業中的所向披靡。

人物簡曆

1964年創辦澳大利亞第一家全國性報紙《澳大利亞人報》。

1968年邁步進入英國艦隊街,收購《世界新聞報》。

1996年7月,默多克的新聞公司收購美國新世界通訊集團。成為美國最大的傳媒公司。

2007年5月1日,新聞集團斥資50億美元獲得了美國百年財經大報《華爾街日報》母公司道瓊斯集團。

傳奇語錄

“從根本上來說,最成功的商業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投機,你必須學會在機會出現的時候迅速采取行動。”

“任何社會或者機構,若期望輝煌的過去仍能保障他們不受科技演進逼迫,其命運隻有失敗並遭淘汰。”

“我為自己感到非常驕傲與自豪。但是,這是一條漫長而又崎嶇不平的路,當然,也是很偉大的一條路。在這條路上,除了勤奮,除了把握機會,除了發揮優勢,沒有任何別的捷徑可走。”

“偉大的壞人”

當人們津津樂道地談論新聞業的偉大人物時,人們從來不會把新聞集團主席兼CEO魯伯特?默多克與約瑟夫?普利策、凱瑟琳?格雷厄姆等人一起談論。盡管默多克在傳媒領域取得的商業成就比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都高。在傳媒圈,他是一個令人恨得掉牙的人,他的“媚俗化”的商業理念和利潤追求方式不斷受到人們的指責和討伐。在很多人眼中,默多克是一個多少有些“無恥”的報業投機商,他離高尚報人這一目標還相去甚遠。然而不管怎麼說,默多克都已經改變了新聞行業、好萊塢,乃至整個媒體世界。不僅如此,那些曾經對默多克大加鞭笞的競爭對手們最終都成了他的模仿者,默多克就是這樣一個難以定位的複雜人物,他同時擁有“全世界最顯赫的傳媒巨子之一”和“魔鬼”的稱謂,被譽為現代傳媒業的拿破侖——“偉大的壞人”。

童年從剝削自己的姐姐開始

魯伯特?默多克1931年3月11日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以南30英裏的一個農場,他是4個孩子中唯一的一個男孩。默多克的父親凱思?阿瑟?默多克爵士是一名戰地記者,擁有澳大利亞4家報紙。默多克小的時候,凱思爵士經常帶他到弗林德爾大街《論壇報》的辦公室去玩,默多克每次都很興奮。每當回到家,默多克就向他的姐妹炫耀他的經曆,眉飛色舞地描述報社的情景,並充滿向往地說:“出版商的生活是全世界最好的生活。隻要小孩子接觸它、了解它,無疑都會被它所吸引。”

默多克小時候最親密的朋友是姐姐海倫,他們倆總是形影不離。默多克和海倫整天忙於騎馬或是捕捉兔子和水鼠。默多克將這些動物的毛皮賣掉。水鼠皮最值錢,但也最難捉。他們小心翼翼地從倒下的樹上過了河,尋找水鼠的洞穴,輕輕地安放好用線編織的套子,拿出一小塊肉,放上一些茴香子。準備工作完成後,兩人靜靜地躲藏在附近。香味把水鼠吸引出來,而肉使水鼠落入了事先下好的套子裏,當然不是百發百中。一看到水鼠落網,他們立即出現,從套中取出水鼠,再剝水鼠皮。如果說捉水鼠是最難的,剝皮則是最不好玩的,默多克總是叫海倫幹這活。他拿皮去集市上賣,每張皮賣6 個便士。盡管海倫不得不幹髒活,而且盡管她是姐姐,默多克每張皮仍隻給她1 便士。

初戰悉尼,用別人口袋裏的錢把事辦成

1952年秋天,突發心髒病奪走了老默多克的生命。作為唯一的兒子,默多克從英國牛津大學回到澳大利亞,繼承父親的產業。那一年,默多克才21歲。在管理方麵,初出茅廬的默多克卻不因循守舊。鑒於父親留下的幾家報紙都陷於財政危機,默多克轉讓了兩家報紙,隻保留了《星期日郵報》和《新聞報》,並親自擔任出版人。默多克拚命工作,事必躬親。當年在他手下幹活的編輯都說:“默多克一工作起來就發瘋,就像一隻停不下來的馬達。”默多克堅持以自己的方式辦報,有時還不顧董事會其他成員的反對,甚至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但幾年之後,他將最大的競爭對手《廣告報》兼並到《星期日郵報》旗下,並使《新聞報》盈利。事實擺在眼前,那些不喜歡他的人也不得不繼續為他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