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念僧寶功德

那麼底下我講隨念僧寶的功德。

【聖僧者,謂:正行、應理行、質直行、和敬行。】

隨念僧寶的功德也分為兩個部分來講說:一個是闡述僧寶的功德,第二個是因具功德勝讚無上福田。其實勝讚無上福田就是最後的兩句:“所應惠施,普應惠施。”

一、闡述僧寶功德

第一部分前麵都是闡述僧寶的功德。

“聖僧者”,什麼是聖僧呢?前麵講了,見惑斷了就稱之為聖,初地以上的菩薩,或者小乘的聲聞,是須陀洹果以上。預流,預入聖人之流,永遠不會墮落到異生凡夫,已經預入聖人之流了,見惑斷了。所以我們要多聞法,為什麼?隻有透過多聞法才能把這個凡夫知見轉過來,轉變為佛知佛見,才能夠斷見惑。見惑斷了,心不迷了,才能成就。也有些解說是說,這個聖僧專指大乘的聖僧。但是我們還是應該大、小乘都包含,這樣更圓滿。

“正行”是指戒,“應理行”是定,“質直行”是指慧,“和敬行”是指六和敬。這是一種解說,很略的解說。

“正行”,就是遠離一切過患,自心相續能夠守持戒律學處,所以稱之為“正行”。能夠行正道,能夠持戒清淨,能夠遠離一切過患,稱為“正行”。

“應理行”,是能夠通達佛法的要義,自心相續能夠安住於禪定學處,所以稱之為“應理行”。

“質直行”,是不住常斷兩邊,自心相續安住於正見的智慧,稱為“質直行”。

“和敬行”,是所有的僧眾,為了利樂有情,能夠同證無為妙理,稱為理和。能夠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這樣子的六和是事和。修“和敬行”。

法尊法師還有一種解釋說:

“正行”,是指戒、定、慧三學圓滿地修。三乘的賢聖僧,三乘的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聖僧,他們因為都已經是見道位以上,跟著就進入修道位了,在修道位之中,所以善能修習戒、定、慧三無漏學,修三增上學。所以能夠於三學之中,時時起正行,時時保持正念,起正行,所以稱之為“正行”。

“應理行”,就是初果有學聲聞須陀洹和初地菩薩,他們已經斷見惑了,已經證入真如的空理了,所以在修道位之中所修之行都是與真如空理相應,所以稱為“應理行”。“應理行”就是說,每一個行持,舉手投足都與他所證悟的空性智慧之理相應,稱為“應理行”。

“質直行”,在《瑜伽師地論》上麵說:

“質直行者,如其聖教而正修行,無諂無誑,如實顯現。”

如其聖教,其實“質直行”就是指什麼?八正道。就是與內自所證的理,空性理相應而修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樣子稱為“質直行”。其實八正道也可以概括一切的大小乘佛法。我們說明行足,如來的尊號裏麵有一種明行足,明是指正見,後麵的七種都是指行;明屬於見地,行屬於功夫,這個是“質直行”。

“和敬行”,三乘聖者和合共處修六和敬法,稱為“和敬行”。

這個版本有一點不同,所以有一位同修就說過,這個為什麼“和敬行”在前麵,“質直行”在後麵,這個也是對的。譯本不同,版本不同,有一點點差別。那麼我們這裏用的這種是“正行、應理行、質直行、和敬行。”還有一種會“和敬行”排在前麵,“質直行”排在後麵,都是可以的。

那麼這個是說僧寶的功德,具足戒、定、慧三無漏學。

還有一種說“正行”是略說,是總括的說;“應理行、質直行、和敬行”是分別闡述“正行”。這是另外一些大德的解釋,都是相通的。

【所應禮敬,所應合掌。清淨功德,淨諸信施。】

“所應禮敬,所應合掌”,能夠了悟甚深的法性真理,心相續清淨的聖僧是眾生的廣大福田。因為隻有信賴僧伽,信賴善知識,才能引導眾生趣入解脫,所以天人和人都應該虔誠頂禮,所以是“所應禮敬,所應合掌。”

我們要知道這個僧寶,不單單是說現出家相的見道位以上的聖人,乃至於金剛乘裏麵的出世間的護法、勇士、空行都屬於僧寶的範疇。我們印度的,你看帝洛巴、那若巴,他們都現在家相,現瑜伽師相,那麼都是僧寶;在家的密法成就師,好像瑪爾巴、米拉日巴,這些都屬於僧寶的範疇,都是我們“所應禮敬,所應合掌。”

“清淨功德”,已經成就了三明八解,成就了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和八解脫,這樣子的功德。這樣子的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聖者能夠成就無量的妙善果報,成為大福德的資糧田,能夠堪受人天大眾的供養,能夠令行布施供養的人心清淨莊嚴,所以稱之為“清淨功德”。

經上說:

大悲世尊禮大眾,尊敬和合大德僧,

諸佛尚自致殷勤,何況凡夫輕慢眾。

要能夠對於僧寶修恭敬。《阿含經》上麵就有說:

我末法中出家人,誌求菩提微妙果,

於濁苦惡世界中,常在如來清淨眾。

或有深廣學智慧,或有息慮習諸禪,

並皆集在僧眾中,猶如百川歸大海。

殊勝妙寶大德僧,長養眾生功德種,

能予人天勝果者,無過佛法僧寶眾。

所以我們了知僧寶的功德,一定要知道菩薩戒裏麵的不說四眾過戒。不要看這個外在的相的顯現,我們以凡夫的肉眼和凡夫心是很難判斷的。在《讚僧功德經》上說:

凡人肉眼難分別,猶如灰覆於火上,

或有外現犯戒相,內秘無量諸功德,

應當信順崇重之,賢聖愚凡不可測。

在另外的經典上又有說:

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高飛,

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

這樣子地去如理思維,這個是說“清淨功德”。

“淨諸信施”,能夠清淨地修供養,修布施,修布施度是修持的一個六度波羅蜜的一個起點。同時也可以包含,涵攝六度。彌勒菩薩說:“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

佛陀在因地也給我們示現了做一個榜樣,在佛陀的《本生經》上麵有說一個須達拏太子的故事,本生的公案。

須達拏太子他的父親是波葉國的濕波國王。這位國王以十善法來教化人民,所以國運非常興盛。但是有一個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沒有子息,沒有子嗣,到四十歲了都還沒有,所以就與這個王後一起去向天神祈禱,然後感生太子。

太子到十六歲的時候,一切的學問技藝都很精通。並且心地很慈悲,喜好行布施。他的父王給他娶了一個妃子叫做漫墀。那麼到二十多歲的時候,太子出去遊曆,就看到人民老百姓很貧困,回來就稟告他的父王,希望能夠把寶藏庫打開來幫助眾生,隨所求索,不逆人意,人求什麼都盡力地滿足他。

那麼有一個相敵對的國家,那個國王聽了以後就暗自高興,馬上就跟他的大臣商量。就想了一個計策,就說,你看那個波葉國之所以那麼強盛,是因為他們有一個象王寶的緣故。這個大象寶很厲害,所以象兵第一。現在既然這個太子願意去樣樣都布施的話,我們派人去向他乞求那個大象寶。

就有八個大臣自願去求。然後就來到太子住的宮殿,就說,他們聽說太子是很有慈悲心,一切能舍,就求這個大象寶。

太子一開始說:“那不行,那是我父王最珍愛之物。”後來想想呢,我已經說了要一切都布施給眾生,所以還是把那個象王寶就布施了。

那麼這個國家的大臣都很驚恐,覺得我們這個國家的安全的保障,這個大象寶都沒有了,所以都稟奏這個國王,希望要處罰太子。

然後最後的結果就是把太子流放到很深的檀特山之中去,太子也毫無怨言。他就隻是有一個請求說:“我的願力是希望修布施度幫助眾生,所以我願意去那個山之中。但是我請求能夠寬限我七天,我還有一些資財願意都布施給眾生。”

所以國王也答應了。那七天以後呢,太子在出行的時候,這個妃子和太子的兒女,一個男孩子是七歲,一個女兒是六歲,都願意跟著太子去。太子說:“我去要受苦,並且我的心喜歡布施。那你們跟我去的話呢,我可能人家要求,我都會布施出去。你們最好是不要跟我去了。”

妃子說:“我們都願意。”毫無怨言。

太子也就答應了。在走的時候,大眾都很留戀,送了很多珍寶給他們。太子就自己駕著馬車,然後就一路去到檀特山之中。

走了一天,天黑了以後,就在一個大樹底下休息。第二天繼續再走的時候,因為隔得很遠,所以那些貧苦的人又來向他乞討。

有一個人就向他乞駕車的馬,太子把馬也舍了。然後再往前走,又有人說:“我們來求那個車。”

前麵馬舍了以後,沒有馬拉車。太子在前麵拉,妃子在後麵推。再往前走,也有人還是要他這個車。然後兩個小孩子都走路,那車也給他。大家都走路。

再有人,還要求他布施。他說:“我沒有東西了。”那個人就貪心不足,說:“沒有東西,你衣服有嘛。”然後太子把衣服取下來給他。

再往前走,乃至於妃子,兒子和女兒的那些衣服都全部都舍出去了。

然後去到那個檀特山之中,這個兒子就拿草做一個裙子,女兒也是拿一些葉子做衣服,然後都采一些果子來為生。

另外一個小國家叫做鳩留國,有一個年紀老的婆羅門比較貧困。然後他妻子很美貌,出去提水的時候,老是給人家調戲。所以這個妻子回來就抱怨說:“你看你那麼貧窮,我跟著你都倒黴了。仆人也沒有一個,害得我出去老是給人家欺負。”

然後這個年紀老的婆羅門他就說:“那怎麼辦呢?”

他妻子就說:“聽說波葉國那個王子,那個太子很願意修布施度。你去向他求一求,求一點錢財過來。”

那個婆羅門說:“聽說那個王子已經給流放了,他沒有什麼能力了。”

他老婆就說:“那他還有一子一女,你也可以求過來做我的奴仆啊。”

然後這個婆羅門真的就一路去了。去了以後就遇到一個人,他就向那個人打聽太子在哪裏住。那個人就知道太子很願意修布施,知道這個人肯定又是來找他求布施的。所以就不單單是不告訴他,而且摘下樹枝來鞭打他。

那這個婆羅門就很狡猾,說:“你不要打我了,不要誤會了。我是國王派過來要接太子回去的。”

然後那個人就很高興,就告訴這個太子住在哪裏。

去到的時候,太子跟兒子女兒在一起,那個漫墀妃子就去采野果子去了。這時候這個婆羅門就過來向太子乞求說:“我年紀老了,需要人服侍。聽說太子很願意修布施度,我想求你這個子女給我做仆人,行不行?”

這個太子就馬上答應了。這個太子的兒子不肯離去,就跪在父親麵前說:“我等往昔何罪,以國王種,為人奴婢?”我們宿世造了什麼惡業呢?那麼現在在父親麵前懺悔,希望罪滅福生。

太子就對兒子說:“天下恩愛皆當別離,我成佛時先度汝等。”然後勸這個兒子一定要去。

婆羅門就說:“你看,我這麼老了,身體又弱,你兩個小孩子蹦蹦跳跳的,萬一給他們跑了怎麼辦?不肯跟我去怎麼辦?太子你好事做到底了,你拿根繩子把他們綁起來給我帶著,我就不怕他們跑了。”

然後這個太子也答應了,把兩個小孩子用繩子綁起來,給這個婆羅門一路拉著就跑了。

兒子說:“我希望見母親一麵。”

太子說:“還是不要了吧。那麼你成就我這個布施心。”

等到漫墀妃子回來的時候,就知道這個兒子女兒都布施出去了,所以就悲哭不止。

太子馬上就提醒她說:“且止。汝識本因否?”你不要再哭了,你看看,依你的禪定力回憶一下你的本生,你過去的願力。

然後太子就提醒她說:

過去有一尊佛叫做提和竭羅佛,他出世的時候,那時候我是一個婆羅門子,你是一個賣花的女子。那時候你拿了七支花來賣,我就向你買了五支去供佛。那你聽說是供佛,也把剩下兩支也都請我代為供養佛陀。並且也發願後世常為我妻。並且當時我還問你說:“那你希望為我妻的話,要隨我布施,我喜歡修布施度。”你當時已經答應過說:“一切都可以。”

這樣,這個漫墀妃子馬上就能夠以禪定力知道宿命,知道過去確實有這樣子的誓言。所以也就平息下來了。

這時候四天王天的南方增長天王就知道了。他就來試探他們,他就化作一個婆羅門來向太子乞求這個妃子。太子也照樣是同意布施了。

照樣同意布施以後,然後這個天人化現的婆羅門看到這個太子的心確實是很堅定,就馬上把這個妃子還給他。然後就說:“我其實是天王,不過是來試探你們的。”就問他們有什麼求願?

妃子就說:“我有三個願。第一個願我的兒女,他們去了以後能夠還賣我國。”還是賣到我自己的這個祖國去。

“第二個是願我兒不受饑渴之苦。”就是做人奴婢都好了,不要去受饑渴之苦。

“第三個是願我及太子能夠早還本國。”能夠早點回國。

天王就回答說:“當如所願。”說你這三個願我都做得到,我一定會讓你滿願的。

太子他的願力就說:“願一切眾生早成佛道!”

天王就很讚歎說:“大哉所願!”你這個願力非常大,非常了不起。“三界特尊,但是非我力所及。”不是我的能力能夠辦得到的。忽然就隱沒不現了。

婆羅門返回到家裏麵很開心。那他這個老婆,看到這兩個小孩子過來了,因為這個天王加持他這個老婆,所以這個老婆還是不高興。說:“你看看,你這個人就是不會辦事。這兩個小孩子一個七歲,一個六歲,能夠做什麼事啦?你帶回來幹什麼啊?你把他們賣掉。賣掉以後有錢了再另外買一個大一點的來給我做仆人好了。”

並且這兩個小孩子要有饑渴的時候,這個天王就以自然氣,在睡覺的時候以自然氣讓這兩個小孩子都能夠飽滿,不受饑渴之苦。

那也是因為這個天王加持的緣故,這個婆羅門就一路賣這個小孩子都賣不出去。一直走就走到這個祖國來了,然後走到其他地方都沒有人買,他一直走到波葉國這個都城來了。那這個國家的人民看到這兩個小孩子就很悲傷,有些人就很衝動,說想把這個婆羅門打一頓,然後把那個小孩子搶回來。那麼有一位長者就勸諫說:“不可以了,不可以這樣做。這個是太子布施的本意,我們不能夠違背,不能夠違逆。還是告訴國王,讓國王把他們買回來。”

那麼國王和夫人以及那些宮女,看到這兩個小孩子都哽咽悲啼。就問這個婆羅門說:“你在哪裏得到這兩個小孩子啊?”

婆羅門就說:“我向太子乞討來的,太子布施給我的。”

國王也沒辦法,就問他說:“那好了,那你既然要賣的話,你賣多少錢啊?”

婆羅門還沒有回答,那個小孩子就很機靈,他馬上回答說:“男孩子賣一千塊銀幣,女孩子賣兩千塊銀幣。”

國王說:“奇怪了,男兒為人之所珍。”所尊重,所珍愛,男孩子比較珍貴,那女孩子應該沒有那麼尊貴了。“為什麼現在是男賤女貴呢?這個女的還賣兩千,男的隻賣一千呢?”

這個王孫就很機靈,他說:“後宮采女,與王無親,為王所幸,便受尊貴。王獨一子,逐之深山。可知男賤女貴。”你看後宮的那些妃嬪,那些宮女,他們都跟國王沒有什麼親戚,沒有什麼親,但是因為國王喜好的緣故呢,就馬上都很尊貴了。那國王唯一的一個王子,一個太子都把他放逐到深山裏麵去。所以可以知道男的很賤,女的很貴,所以女的要賣貴一點。

國王聽了以後就很傷心,然後他就懺悔說:“是我負汝父子。”是我對不起你們父子了。

就馬上吩咐手下把這個三千塊銀幣都給了,說把那兩個小孩子買回來。買回來以後,把錢給了以後,這個國王就打發婆羅門快點走,就不想見到他了。

王孫就說:“願賜彼飲食。”這個孫子就說,希望先賞賜這個婆羅門先吃一頓豐美的食物再讓他走,不要讓他受饑渴之苦。

國王又覺得很奇怪:“你看這個婆羅門鞭打你們,讓你們做奴仆。你對他一點怨恨心都沒有,還要幫他說請求一頓飲食。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王孫說:“我的父親能夠以大慈悲心將我送給他做奴仆,那我從來沒有給他做一點點的走使之勞。”沒有做過一點事情。“何忍見其饑苦而無慈心?”哪裏忍心看到他去受饑渴之苦呢?並且我的父親那麼有慈悲心,我不可以一點慈悲心都沒有啊,應該要學習啊。“況我父以兒施之,大王何惜一食?”並且我的父親能夠把兒子都布施出去,那麼祖父(就是這個國王),大王你為什麼會吝嗇一餐食物呢?

這個小孩子很機靈,很會說話。那這個國王馬上就賞賜這個婆羅門飲食,然後讓他歡喜離去了。

並且國王馬上就派人召太子回首都。使者去到的時候,山中的那些鳥獸都知道太子要返回首都,所以都悲號,好像失去依靠一樣的。

敵對的國家見到這個太子人心所向,然後就很慚愧,就派一個使者把那個象王寶送回來,並且送了很多的金銀。

太子說:“好像一個人嘔吐出去的食物,不會再吃回來一樣。同樣的,我已經布施出去的象王寶,我們還是已經送給你們國家的國王了。我不會再收回來了,你幫我謝謝你們那個國家的國王好了。”然後這兩個國家就和好,友好起來。

那麼這個須達拏太子,他就因為這樣子的子女都能夠盡舍,並且仍然發善願,所以能夠迅速地成佛。這個是佛陀在因地為我們做榜樣來修習六度萬行。

《寶性論》上麵說到:具足斷、悟八德的聖僧為僧寶。僧寶的八德是:如理見、如量見、自根見,離貪著、離滯礙、離俗氣,悟德、斷德。這個是僧寶的八德。

第一個是如理見。理是事物的空性,如理見就是明見人法無我的性空之理,其實就是本體的智慧了。那如理見和佛陀的佛地上的如所有智,本質上是一樣的,但是有所見範圍的有限和無限的區別。佛陀是能夠在一刹那之中見一切事物的法性。

所以我們要知道,阿羅漢證得的智慧和佛陀證得的空性智慧,有沒有不同啊?本質有沒有不同?沒有不同,但是範圍有不同。打個比方,怎麼理解?好像我們說坐井觀天,你透過這個井看到的虛空和廣大的虛空有沒有不同呢?本質是一樣的,範圍不同對不對?那你透過井看到的隻是一小塊空,你整個的虛空看到是浩瀚無邊的。

同樣的,阿羅漢他所證得的這種空性智慧呢,他是好像一小塊,但是本質是一樣。這個如理見在本質上與佛地的如所有智是一樣,但是範圍有不同,聖僧他見的是有限的;佛是無限的,是能夠一刹那中見一切事物的法性的。

第二是如量見。能夠明見因果善惡業報種種事相的智見。但是與遍知一切的智慧不能相比,與佛陀的正遍知的智慧不能比,他隻能夠見一部分,不能夠說透徹的完全的遍知。

第三是自根見。開悟見性以後能夠明見自己和他人的根器,修道的因緣果報。有了自度度人的條件,所以才有被稱為僧寶的資格,能夠見根器。

第四是離貪著。見道以上實際的破除煩惱障的解脫境界。真正地斷貪,離貪著,見道以上的解脫境界。

第五離滯礙。那前麵的離貪著它是除煩惱障;這裏麵呢,離滯礙是破斷所知障。所知障主要是法我執,是虛妄的執著。凡夫的聰明所見非常有限,並且障礙特別多,客觀上麵有時空的障礙和物性的障礙,主觀上麵有許多認識功能的障礙和認識方法的障礙。那麼離滯礙來說,一地到七地菩薩來說,初地到七地主要是破煩惱障;八地到十地主要是破所知障。這個是中觀應成派的見解。

第六是離俗氣。菩薩道的聖僧,不單單是沒有貪戀世間幸福的貪欲;也沒有小乘的那些聲聞、緣覺缺乏利眾的慈悲心,追求自享涅槃樂的俗氣,就是不會去沉空滯寂。

第七是悟德。悟德其實就是前麵的三項,如理見、如量見、自根見。

第八是斷德。就是離貪著、離滯礙、離俗氣。

所以說具足這樣子的八種功德稱為僧寶。要能夠“淨諸信施”,由成就三明八解的功德,所以即使我們用三千大千世界的財寶去供養,對他們都不會形成障礙。為什麼?因為他已經見道了,見道以上的聖僧了,他不會貪著這些。並且能夠令眾生培植善根,增上福報,稱為“淨諸信施”。

前麵我們講到了那個須達拏太子的故事,隻有透過利益眾生才能利益自己。《大乘經莊嚴論》第六品《修行品》上說:

愚昧凡夫勤自利,恒常不遂反成苦,

堅定恒常勤利他,二利俱圓成涅槃。

凡夫單求自利,不單是不能自利,還增長我執,增長煩惱,反而成為苦果。那麼行菩薩道的行者呢,恒常勤利他,無我利他,那麼“二利俱圓”能夠證涅槃,利他圓滿自利也都圓滿了。《入菩薩行》上說:

所有世間苦,皆由自利生,

一切世間樂,皆從利他成。

所以我們要透過對於僧寶的恭敬去親近善知識。道之根本是依師法。

有一些人他不了解,他聽說那個密宗念四皈依咒:他說:“哎呀,這個密宗講四寶。”其實錯了。照樣是三寶,上師是佛、法、僧三寶的總集體。上師的身是僧寶、語是法寶、意是佛寶,那麼是佛教化眾生的代表,這樣子是三寶的總集體。不是說另外有一個上師寶,不是這樣子的。不要認為說有什麼四寶,那樣子是沒有理解了。

親近善知識是修行的基礎法、根本法。

在《瑜伽師地論》上說:皈依以後的四種法行——第一是親近善知識,第二是聽聞正法,第三是如理作意,第四是法隨法行。其實是什麼?其實第一個就是親近善知識,第二就是聞,第三就是思,第四是修。聽聞正法是聞,如理作意就是思,法隨法行就是修。

善知識十德:具足戒、具足定、具足慧、德行圓滿、精進、教富饒、通達真實、說法善巧、具足悲憫、斷除疲厭。這個是十德。這個《經莊嚴論》和《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麵都有解說。

我們透過這個對三寶功德的學習,要知道皈依的真實利益。一般的經論上的歸納都是八種利益:

第一個是入內道佛子數。皈依就獲得正式修學佛法的許可了,就得到十方諸佛的證明了。

第二是諸戒之本。那我們一切戒法,七眾的戒,比丘、比丘尼、式叉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這些,七眾的戒法和八關齋戒,這些戒的根本,得戒體的根本都是皈依三寶。

第三是滅盡往昔所集諸業障。這有個很明顯的例子是什麼?阿闍世王子。我們學《觀無量壽經》就可以知道,阿闍世王他造了惡業,造了五無間罪,把他的父親頻婆娑羅王餓死了,造了大罪,無間罪。但是後來怎麼樣?他能夠皈依佛,能夠念佛,他能夠罪滅福生,而且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品位還不低了,還是上品中生。這個都是至誠的皈依三寶的緣故,能夠滅盡往昔所集的一切的業障。

第四是集廣大福德。《攝波羅蜜多論》上麵說:

“皈依福有色,三界器猶狹。”

如果皈依三寶的這個福報有形體的話,整個三界都裝不下。

第五是人與非人不能為害。皈依三寶,人與非人不能為害,不能傷害我們。但是我們要明白噢,這個傷害不單單是外在,外在的意外事故,這些外在的磨難;更重要的是心理障礙等等,內在的恐懼。我們透過皈依三寶以後,要能夠仰仗三寶的力量,使我們既能夠遠離外在的危難的襲擊;更能夠使我們內心遠離恐懼,遠離顛倒妄想,讓我們內心得安樂。這樣子是“不能為害”。

在《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上麵記載有三十六位守護三皈依的善神。這些善神都是受四大天王派遣的,他們都有無量的鬼神作為眷屬,來專門護持受三皈依者。我們有皈依體,並且不破皈依體的話,他們都恒隨守護。

第六是不墮惡道。這一點要正確理解,那是不是說我受個皈依,我就能夠保證我不墮惡道了?那萬一我拿了皈依證,我將來臨命終時,我修行不好,我要墮落了,我要墮落鬼道中間去了,不是說皈依不墮惡道嗎?怎麼我還是要去呢?所以這個要正確理解,不是說你受一個皈依,簡單皈依一下就能夠保證我們不墮惡道,不是這個樣子的了。關鍵是什麼?關鍵是對於三寶生起強烈的歸宿感。這個很重要,對三寶功德隨時憶念這個很重要。

臨命終時一個是業力決定,再一個是你臨終的這個念頭。臨終一念很重要,它對於我們未來的生命走向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我們臨命終時都能夠皈命三寶,這樣子的意願非常強烈,那麼一定不墮三惡道,乃至於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那這個臨終能夠皈命三寶,與平時隨時隨地憶念三寶功德有關。好像一棵樹,我在西麵不停地砍它,最後我知道它剩下一點點的時候,我知道它一定會向東方倒下去,毫無疑問。同樣的,我隨時隨地一直憶念三寶,我臨命終時我這個念頭,也能夠憶念三寶啊。這是第六不墮惡道。

第七是隨願皆成。隨願皆成就是我們能夠求什麼得什麼,做什麼都容易成功啊。我們能否在世間獲得成功,很大程度上麵取決於我們自身的福報。而三寶是無上的福田,如果我們的心能夠恒常與三寶相應,就能夠念念地成就無量的福德,常生智慧,消除業障,所願自然容易成就。那麼內在具足福報,外在又能夠得到三寶的加持,所以所願皆成。

第八是速得成佛。我們對三寶有真切的信仰,一個是現法果,是使我們今生今世內心轉動,心不被迷惑,不被六塵所染汙。等流果來說呢,是我們能夠生生世世有緣常遇三寶,常遇善知識,精進聞法。乃至於成就離係果,能夠超出輪回。

我們修行皈依三寶的實質,就是通過皈依外在的三寶,而認識生命內在本具的覺、正、淨,顯發自性三寶。全身心地皈投三寶,來圓滿修積福德智慧,正是我們快速成就佛道的捷徑。這個是功德。

我們一開始的時候念的那個海公上師彙集的現在的利益、後來的利益、究竟的利益,這個就說得更詳細了。這個是說“淨諸信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