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青春似火(2 / 3)

雷鋒由此悟到,發奮學習對一個人的成長,尤其是對一個革命者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甚至可以說就是根本所在。

雷鋒本來就有讀書學習的習慣,來到鞍鋼後,更是把學習當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不管工作有多麼勞累,他每天都要抽出時間讀一些馬列主義和毛澤東著作。有的文章比較深奧,他就反複地讀,多方查找資料,或請教別人,直到弄懂。

這種係統的學習,使雷鋒受益匪淺,他感覺到不僅眼界開闊了,連心胸也更加開闊了。

有一天,天下著雪,原先黑乎乎的煤場變得一片晶瑩潔白,雷鋒駕駛著他心愛的“斯大林80號”推土機,轟隆隆地駛進煤場開始作業。

“斯大林80號”推土機的機頭很高,雷鋒個頭太矮,坐下來駕駛就看不到前麵的推鏟,站起來腦袋又會碰到駕駛室頂棚,隻能貓著腰駕駛。擺弄這個龐然大物對雷鋒來說,的確有點吃力,值班主任曾提出給他換台小車,被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這點困難我能克服,你就別操心了。”雷鋒總對他這樣說。

大雪填平了煤場的溝溝坎坎,一眼望去簡直是一馬平川,但推土機推上去,立即就“原形畢露”了。盡管雷鋒加倍小心駕駛,推土機仍然是顛顛簸簸,搖搖晃晃的,像個醉漢。

正在行進問,突然車身猛地一顛,向側麵滑下去,就聽見一聲金屬碰撞的響聲。雷鋒緊急刹車,然後跳下車去查看。

原來是大雪覆蓋住了通廊下的小鐵道,雷鋒沒發現,被他的推土機大鏟撞歪了。

這時,李師傅已聞聲趕到,一看出了事故,立時火冒三丈,劈頭便是一頓訓斥:“我說小雷,你怎麼這麼莽撞,就知道完成任務,撞壞了人家的軌道,叫別人還怎麼幹!”

雷鋒臉漲得通紅,卻一聲沒吭,同前來幫忙的工友們一同修好了鐵道,又爬上推土機幹活去了。

過後,李師傅想想心裏十分不安,那天積雪太厚,沒法看清道路,出事故完全是個意外,再說自己這個徒弟一向工作認真負責,這樣訓斥他,實在有點過分。

李師傅是個心直口快的性子,第二天一上班就找到雷鋒,說:“小雷呀,昨天我也是著急,話說得重了點,你可別往心裏去呀。”

雷鋒誠懇地說:“出了事故,應該接受批評,再說師傅也是為我好,批評得再嚴厲,我也能接受,以後我保證再不會出錯了。”

過後李師傅讚歎地說:“小雷人不大,心胸還真不小哩!”

開推土機鏟煤可以說是個粗活兒,雷鋒出於高度的責任心,偏要把它當成細活來幹。推起小山一樣的煤堆貼著地皮走,捎帶上一點泥土本來算不上什麼,但雷鋒認為這些泥土會影響煉焦的質量,焦的質量又直接關係到煉鋼的質量,絕不能有一點馬虎。

他細心鑽研落鏟技術,盡可能做到把煤鏟淨,又不帶起泥土,有時也不免刮著了地皮,他就下車把泥土挑出來,看到別的推土機帶進了泥土,他也主動上前幫人家挑出來。

為此,值班主任在大會上表揚了雷鋒這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剛一散會,雷鋒就找到值班主任提意見:“主任,以後還是少表揚我,多挑挑缺點吧。”

主任奇怪地問:“幹嗎要多挑缺點呢?”

雷鋒認真地說:“就像從煤裏往外挑泥土一樣,越挑缺點,缺點就會越來越少的。”

雷鋒就是這樣嚴格地要求自己,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

1959年春天,鞍山鋼鐵公司決定在弓長嶺礦山新建一座焦化廠,要從各分廠抽調一部分人員去搞基本建設。

動員大會剛結束,雷鋒第一個就去報了名。

有人私下說:“誰報名誰犯傻!大山溝裏,住木板房,啃窩窩頭,工資不長,獎勵沒有,圖個啥?”

有人把這話傳給雷鋒,雷鋒淡淡地一笑,說:“我當然有所圖——圖的是建設社會主義,如果這就是犯傻的話,我倒情願當這個傻小子!”

這天,他在筆記本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煉,難以成鋼。迎著困難前進,這也是我們革命青年成長的必由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樂於吃苦的人。”

八月的驕陽似火,雷鋒和他的夥伴們的血比火還熱。在弓長嶺雜草沒膝的山腳下,他們安營紮寨,白手起家,住的是四處透風的破土房,睡的是二層格的大通鋪。食堂是席片搭的大棚,走的是崎嶇不平的羊腸小道,吃水要到二裏遠的小村子裏去挑,一盆洗臉水要好幾個人夥著用,無論生活條件還是工作條件,同在總廠時比較,真是差得太遠了。

麵對如此困難的條件,有些人後悔了,動搖了,甚至鬧起了情緒。

工地團總支李書記針對這種情況,召集雷鋒和其他團員骨幹開會,要求他們發揮模範帶頭作用,調動起大家的熱情,積極投身於工程建設。

雷鋒當即表示一定要帶好這個頭,樹立起共青團員的先進形象,並提議成立青年突擊隊,更好地發揮全體青年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