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青春似火(3 / 3)

領導當即采納了雷鋒的建議,吸收他為第一批青年突擊隊隊員。其青團員們也一致推選他當了團支部宣傳委員。

從這天起,人們就看見一個瘦小的身影,像一團火似的活躍在工地上,扛木料,背石頭,他總是衝在最前頭;編快板,寫牆報,宣傳鼓動搞得熱火朝天。哪裏出現他,哪裏就一片熱氣騰騰;哪裏有了他,哪裏就生龍活虎,高潮迭出……

山區的冬季說來就來,施工越來越困難,領導上把和泥的任務交給了雷鋒所在的小組。泥本來就不好和,還要摻上蒿草和沙子,用鐵鍬和二齒鉤攪半天,還是疙瘩溜球的,砌牆的同誌直提意見。

眼看施工進度要受到影響,雷鋒幹脆脫下鞋襪,跳進泥水裏用腳踩,大夥一看效果不錯,紛紛跟著跳了下去。

工段領導見了,又感動又擔心,怕把小夥子們凍病了,忙取來膠鞋,讓大家穿上去踩泥,可是膠鞋一陷到泥裏就拔不出來了,還是不行。算了吧,雷鋒把膠鞋甩到一邊去,又光著腳下去了。

十一月的東北,已是結凍的時候了,泥水冰涼刺骨砂石、雜草又紮腳,小夥子們個個齜牙咧嘴地倒抽涼氣。

雷鋒提議:“咱們唱個歌吧!”於是起了個頭。

嘹亮的歌聲粗獷雄壯,在工地上回蕩,蓋過了呼嘯的北風,讓人忘卻了寒冷和疲勞。

為了進一步加快施工進度,雷鋒和同誌們群策群力,研究發明了“橫杆吊鬥”,幾番改進之後,吊泥、吊磚、吊瓦都行,效果比預期的還要好。

隨著嚴冬的逼近,氣溫越來越低,工地附近的小河邊已開始結了薄冰。施工也隻剩下最後一棟宿舍,必須趕在嚴寒到來之前完工。正在這時,打地基的石頭用完了。

時間不等人,雷鋒和青年突擊隊的小夥子們便四處去找,準備就地取材。

這天,雷鋒同夥伴王茂餘發現了小河溝裏有不少石頭,正適合打地基用,他倆高興極了,忙找來鋼筋鉤子往上撈,誰知石頭又沉又滑,鉤半天也弄不上一塊來,倆人幹脆脫了鞋襪,挽起褲腳,下河用手去搬。

冰涼的河水沒過了膝蓋,不一會兒,小腿以下就凍麻木了,手指扣在大石頭上,一不留神就劃出血口子,他們倆咬著牙,一塊一塊往岸上搬。

其他的青年突擊隊員們發現了他們的“秘密”,紛紛跑來加入他們的行列。一時間河麵上人聲喧鬧,熱鬧非常,一塊塊大石頭被搬上岸,又被運往工地。

雷鋒這種忘我的勞動精神和模範帶頭作用,得到了大夥的公認。每次評選生產標兵,他得票總是高居榜首,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

如此緊張的工作和繁重的體力勞動,大家都感到很疲勞,下班後都喜歡打打撲克,下下棋,放鬆一下。雷鋒卻難得和大家一塊玩,因為他給自己規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常常要讀書學習到深夜。

為了不影響別人休息,他看準了新建好的調度室。那裏有徹夜不熄的“長明燈”,而且環境幽靜。就這樣,調度室成了他的學習室。

一天晚上,雷鋒正在學習,忽聽門外狂風驟起,豆大的雨點打在玻璃上砰砰作響,門忽然被人推開,隻見調度員慌慌張張闖了進來,說:“真糟糕,工地上還有六車皮的水泥沒卸下來,遭雨一淋,還不全報廢了!得趕快叫人去搶救!”

雷鋒吃了一驚,這麼多水泥要真報廢了,經濟損失可就太大了!他顧不上多說話,一頭紮進風雨中,跑回宿舍,叫上二十多個小夥子趕往工地。

大家找來雨布、蘆席,你拉我拽地蓋好水泥,一個個被雨水澆了個精濕,誰也顧不得理會。

當蓋到最後一節車皮的時候,雨布和蘆席都用完了,卻還有好大一片水泥裸露著,雨越下越大,再不蓋上,這些水泥就完了!

正在大家束手無策的當口,隻見雷鋒扛著一大卷東西出現在眼前,大家七手八腳地打開那卷東西,卻愣住了——這卷東西竟是雷鋒的被子和衣服。

雷鋒嚷道:“還愣什麼?快蓋吧!”

雷鋒的被子和衣服蓋到水泥上。水泥保住了,可被子和衣服都成了一團糨糊。

幾天之後,《遼陽日報》報道了這件事,不僅在工地,而且在全鞍鋼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尤其是青年工人們。紛紛表決心要向雷鋒同誌學習。

雷鋒在焦化廠工地隻有五個月,加上在總廠工作時司,總共隻一年零兩個月,他先後三次被評為先進生產者,十八次被評為標兵,五次被評為紅旗手,並榮獲了“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光榮稱號。

在評功授獎大會上,雷鋒作了這樣的發言:

我這樣一個孤苦伶仃的苦孩子,今天能參加這樣的光榮大會,心中感到十分光榮,萬分感激黨對我的教育和培養。我的一切都是黨給我的,光榮應該歸於培養教育我成長的黨,應該歸於熱情幫助我進步的同誌們。

我懂得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來,隻有百花齊放才能春色滿園的道理……一花獨秀不是春,萬花齊放春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