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後來居上(2 / 2)

有一天,氣溫驟降至零下二十攝氏度,呼出的熱氣都在帽簷、帽耳邊掛上了一層白霜,手套薄一點都會凍得指尖生痛。雷鋒和他的助手小韓卻要進行汽車三級保養。

油在同樣的氣溫下,都要比水冷,更何況在油中清洗金屬零件,為了洗淨油垢,必須用手去擦、去摳。不一會兒,手指就麻木了,一動就針紮似的疼痛。

小韓實在忍不住了,說:“咱們生盆炭火,烤烤手吧。”

雷鋒一邊朝手上哈著熱氣,一邊笑著說:“小韓,你就當我們是在打仗吧,打仗的時候,到哪兒去弄個火盆子抱著?在最艱苦、最困難的條件下練出的本領,才是真正過得硬的。你說對嗎?”

小韓心悅誠服地點點頭:“你說的沒錯,現在就是打仗,咱們衝上去!”

還有一次,出車前檢查車輛,雷鋒發現一個火花塞帽不見了,這小玩意隻有豆粒那麼點,找了半天也沒找到。

小韓怕誤了出車,想換一個火花塞帽就行了。雷鋒卻不同意:“萬一是掉到汽缸裏,就可能發生事故,給國家造成損失,不找到它決不能出車!”

雷鋒和小韓冒著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把一個個部件拆卸下來,細心查找,最後果然在汽缸裏找到了火花塞帽,避免了一場重大事故。

就這樣,雷鋒在不長的時間裏,練就了一手駕駛和維修保養車輛的過硬技術。

那年冬天,雷鋒奉命出車到一處偏遠的山執行任務,通往山區隻有一條狹窄的簡易土路,路麵坑坑窪窪,布滿拳頭大的石塊。車輪軋上去,又蹦又跳,還滑來滑去,稍一加速,就能顛得頭碰駕駛室頂。

雷鋒睜大眼睛,緊緊把住方向盤,全神貫注地開車。走到下午三點鍾,忽然一道河岔攔住了去路,前麵沒路了。

雷鋒下了車,徒步到前麵探查了一下,隻見一片亂石灘,還有叢生的葦草,盤根錯節了的樹棵子,別說走汽車,就是牛車也很難通過。

雷鋒尋到了一處淺灘,終於把汽車開了過去,沒想走了沒多遠,一道陡直的斜坡又橫在了眼前。他加大了油門,握定方向盤,汽車沉重地“哼哼”著往上爬,爬了一尺,又爬了一尺,突然前輪開始打滑,車頭歪到一旁去了。

雷鋒忙踩下緊急製動,車熄火了。他一點一點把車打正,車又滑回了原的位置。雷鋒定定神,再一次啟動馬達,車又開始往上爬。但還是在那個位置,車輪又開始打滑……就這樣爬爬退退的,連續六次也沒爬上去。

雷鋒想了想,下車到路旁連拔帶拽地弄了幾大抱草,墊到打滑的路麵上。汽車這才一點點爬了上去。

天色越來越暗,山路卻越走越窄,當汽車駛進一道山澗時,道路突然來了個九十度的急轉彎。前麵和左麵都是十幾丈深的懸崖,右麵是如刀切般直立的峭壁,道路窄得僅反容得下一輛車體,稍有不慎,後果不堪高設想。

雷鋒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在心裏告誡自己:沉住氣,穩住神,平時訓練考核比這再窄的路不是也通過了嘛!

他讓一位戰友握緊手閘,自己靈活而飛快地轉動方向盤,進進退退,一點點調轉車頭,終於順利地通過了險段。

汽車到達目的地,老鄉們圍著汽車直驚訝:“這麼大家夥,是怎麼弄進來的?在咱這深山溝子裏,還頭一次見汽車哩!”

任務完成後,雷鋒開車回返,中途忽然變天了,雨點夾著雪花下個不停,道路又濕又滑,車窗上凝結著一層霧氣,視野所及處,全是迷迷蒙蒙的一片。

車行至一個叫木旗的地方,天已黑透了,無法繼續趕路,雷鋒正準備停車宿營,忽然指導員派人通知他:十四號車在翻越山嶺時,鋼板斷了,急需送“千斤頂”過去。

雷鋒一聽戰友的車出了故障,二話沒說,馬上調轉車頭,冒著一陣緊似一陣的雨雪寒風出發了。

汽車在漆黑的夜裏艱難地行駛著,車燈打出的光柱中雨雪斜飛,路麵黑幽幽的泛著泥濘的反光,車輪不時地打滑,使得整個車身左右不停地搖擺。已經趕了一整天路的雷鋒此時又困又乏,眼皮像塗了膠水一樣,直往一塊兒粘。為了不打瞌睡,他有意大聲跟助手說話,互相警醒。

後半夜時分,他們終於趕到了十四號車停車的地點。車剛一停穩,雷鋒就跳出駕駛室,幫助十四號車的戰友一塊兒搶修,直至排除了故障。

這次執行任務,雷鋒由於過硬的駕駛技術和團結互助的優良作風,受到了上級領導和戰友們的高度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