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進行的,緊張和激烈的競爭伴隨著談判的每一個步驟。在緊張激烈的氣氛中,如何才能保持協商的態度和行為呢?我們應該持有怎樣的協商態度呢?在具體談判中要想與對方建立長久的互相信任關係,形成良性循環,這就需要我們把握談判中的溝通技巧。
9.溝通的技巧和要求
交談有兩種境界,一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二是酒逢知己幹杯少。交談對象,雖不一定是知己,但必須彼此有感情的交流,這就需要把握交談的一些基本要求與技巧。
在談判交談時,我們應該聊些什麼話題呢?
(1)盡量聊些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作家黃宗英寫過一篇《談心》的文章。她多次談過她采訪人物時運用迂回戰術,從對方感興趣的問題說起的經驗。她有一次采訪柑橘專家曾敏,感到很難讓對方推心置腹地交談。於是她從這位專家最感興趣的柑橘說起:你發現的好,幾種野生柑橘怎麼樣了?你創造的枝序修剪法區別在哪兒?老人聽到這裏,臉色立即紅潤起來:噢,你也懂柑橘?一下子就有了共同的話題,找到了切入口。
她寫《大雁情》時,開始采訪主人公秦官屬,對方總是躲著她。她就不說采訪和寫文章的事,隻為請教藥物知識找他,在問花問草中,特別提到了遠誌這種中藥,秦官屬一下子被觸動了,才慢慢地講述起自己的事業和遭遇。
要找到這類話題,也不是很容易的,需要做些調查了解和準備,要因人引話。
(2)要善於臨場處置
在不熟悉的人之間進行交談,起初總是有些拘謹,需要彼此介紹,然後才能慢慢進入話題。如果一方能見麵熟,像老朋友似的,說出對方的姓名和簡況,那情形就大不一樣了。
例如:
1971年9月,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周總理友好地與基辛格握手後,基辛格—一將自己的隨員介紹給周總理:約翰霍爾德裏奇。基辛格指著一位大高個子說。周總理握著霍爾德裏奇的手,說:我知道,你會講北京話,還會講廣東話,廣東話連我都講不好,你在香港學的吧?
基辛格介紹斯邁澤:理德查斯邁澤。周總理握著斯邁澤的手,說:我讀過你在《外交季刊》上發表的關於日本的論文,希望你也寫一篇關於中國的。
洛德沒等周總理開口就自報姓名:溫斯頓洛德。
周總理握著他的手搖晃:小夥子,好年輕。我們該是半個親戚。我知道你的妻子是中國人,在寫小說。我願意讀到她的書,歡迎她回來訪問。
從上述對話中,不難看出周總理對人的姓名有一種驚人的記憶才能。基辛格的隨員初次來中國,見到周總理,緊張和不自然是可想而知的。總理能像老朋友似的,說出他們本人和家庭的情況,這對客人來說,自然會產生意外的激動和喜悅。下麵的交談氣氛自然就會友好和親密了。
(3)要采取開放式,不要以自我為中心
交談本來就是雙方自覺自願、平等交流的事,所以任何一方都不要采取封閉式,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而應采取開放的方式,取隨和的態度。有一些過於固執,自我意識很強的人,交談起來,隻有他說的,沒有你說的,明明對方說得對,他也要找點碴,以便顯示自己高明;明明可以跟著對方話題談的,偏要接回到自己的思維軌道上來:明明可以傾聽對方的陳述,偏偏要急急忙忙打斷人家。這樣的交談,十次有九次要失敗,以後就沒有人願意與他交談了。
有一次,兩位同事在交談中就發生這類事:
甲:我最近讀了郭沫若的《虎符》,如姬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古代婦女!
乙:她很重情義,冒死報答信陵君的恩德。
甲:不,不,不,這與信陵君沒有關係。信陵君養些雞鳴狗盜之徒,我瞧不起!
乙:他也是很重情義的,不然,怎麼那麼多人為他效力呢?
甲:如姬的品行是很值得讚許的,至於信陵君嘛,不值得一提。
乙:……(抽身走了)
這裏的甲就是自我中心過強的交談者,聽不得別人的不同意見,明明不矛盾的問題,硬要對立起來,固執到了不近情理的地步。這就無法從共同感興趣的話題談下去。結果還會搞壞氣氛,遭到對方的反感,使得交談不歡而散。其實,思考一下對方的見解,順應一下對方的話語,不是既有益於自己見解的修正,又能使交談順利開展嗎?
(4)要善於自我風趣,融洽相互關係
交談開始,往往容易冷場,這就要求交談者動點腦筋,想想能引起話題的因由,找到使對方也感到輕鬆有趣的話題。例如:
上海市中學特級教師錢夢龍有一次去蘇州講課,師生互不認識,在講課之前,他這樣自我介紹:我想先請同學們猜個謎,謎語是這樣的:雖然已經發了財,但是仍然夜夜想成才,要知他的名和姓,看誰動腦猜得快。同學們很有興趣地猜到了他的姓名——錢夢龍。
這一下子就縮短了相互間的距離,活躍了談話的氣氛,樹立了交談者的良好形象。尤其是領導人與群眾之間,這種氣氛是較難形成的。這時可以用玩笑口語來達到活躍氣氛的目的。例如:
1958年秋天的一個下午,毛澤東的專列停在湖北孝感站。他要了解糧食產量的真實情況,邀請當地的幹部和農民代表上車交談。農民晏桃香是個年輕姑娘,當時她正患有感冒。她剛坐下,不料打了個大噴嚏,嘖得毛主席滿臉唾沫星子,在座的人都緊張起來,小姑娘也臉有懼色,毛主席趕忙笑著說:不要緊張,我六十多歲的老頭子,不怕死,人家說身經百戰,我也是身經百戰不死,你的一個噴嚏打得死我嗎?你比美帝國主義厲害?比日本侵略者厲害嗎?比蔣委員長厲害嗎?
毛主席用幾句玩笑話,消除了晏桃香的畏懼心理,交談氣氛立即就活躍、融洽了。
(5)語言要有情趣和幽默感
交談不是作報告,作演講,而是雙方親切的晤談。所以語言除要求通俗外,還應有味。這就是說,要有情趣和幽默感。情趣可以用幽默感獲得,但也可用有感情、有韻味的語言獲得。
小說《人到中年》在寫傅家傑和陸文婷的戀愛時,有這麼一段交談:
你呢?你喜歡詩嗎?他問她。
我?我不懂詩,也很少念詩。她微笑著略帶嘲諷地說,我們的眼科是手術科,一針一剪地嚴格得很,不能有半點兒幻想的……
不。你的工作就是一首美麗的詩。傅家傑打斷她的話,熱切地說,你使千千萬萬人重見光明……
這段話與一般的你愛我嗎?…我愛你不同,既非常現實,又很有詩意。既表達了愛慕,又歌頌了職業,情趣盎然,耐人尋味。
在談判運用這些,溝通還是難事嗎?
10.溝通需要自身素質
每一個正經的生意人都抵觸與那些一看就是癟三的人談判,更不用說相互溝通。在談判中自身具有良好教養是能夠溝通的必要條件。
麥當勞的創始人雷克羅克就是一個心胸寬大、具備良好教養的人,這為他的成功創造了條件。
在創建麥當勞之前,雷克羅克建立的公司曾接手了一個龐大的政府建設工程。做這個工程對雷克羅克來說是一場失敗,他不僅經曆了人情的無常,還賠上了自己的公司,變得一無所有。事情是這樣的,正當工程即將竣工的時候,卻發現了一些問題,於是,克羅克向一家大承包商求助。這家大承包商接到克羅克提交的關於工程問題的詳細報告後,很快給出了答複,他們同意對克羅克的工程伸出援助之手。這時另有幾家承包商聽說此事後,都紛紛打電話找克羅克說願意幫他解燃眉之急,克羅克都一一謝絕了。然而,世事多變,當他拿著更詳細的計劃找那家答應他的大承包商時,他得到的答複卻是如果想要得到援助,他必須同意自己的公司被對方兼並。再回頭,向其他承包商請求援助,他們就像協商過似的,得到的都是一樣的答複:他們拒絕幫助克羅克,理由是當初克羅克拒絕了他們提供的幫助。就這樣,克羅克輸光了一切,剩下的所有財產隻是公司被收購的6000美元,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場不小的打擊。克羅克並沒有怨天尤人,更沒有對這些承包商進行報複,他隻是默默地離開了紐約。
厄運並沒有就此停止。在公路寄宿旅店裏,他的信用卡被偷了,此時他的身上隻有3000美元。然而,克羅克並沒有被生活打倒。為了到達他的目的地——一個農場,他決定步行走完剩餘的幾英裏。
他走得又累又渴,最後來到一個人聲鼎沸的快餐店。他餓極了,不得不在很長的買單隊伍後排起隊。終於輪到他了,還沒等他把錢拿出來,就聽見櫃台裏的人喊道隻剩最後一個煎雞蛋了。一個好心的廚子給他找到了小半盤薯條。但上天似乎在捉弄克羅克,當他端著他唯一的一點午餐環顧四周想找一個座位進行他的午餐時,有一個人風風火火地從他旁邊竄出來,雞蛋和薯條全部被碰翻到地上。
克羅克疲憊地用一隻手支在靠門的一麵牆上,他不知道命運還有什麼花樣等著作踐他,他感覺有一股血流衝向腦袋。但他沒有發怒,他看了一眼那個急匆匆的人,然後默默地看著地上的食物,再次將怒火壓下去。
也正是因為忍耐的性格、良好的素養,為他提供了成功的機會。那個撞翻他食物的人顯然是匆忙而且煩躁的,他嘀咕著什麼,但他願意將自己的食物讓給克羅克,以示歉意。在後來的交談中,克羅克得知,飯館所在的地方就要拆遷,修一條高速公路。老板的生意在阿拉斯加,由於女朋友不願意來這個被她稱為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他正在考慮將飯館賣出去,並且是以極低的價格——4000美元,
克羅克興奮不已,這不是機會嗎?於是,經過一番協商,克羅克用3000美元盤下了這家鋪子,並得到了本屆店主的午餐。從這家快餐店起,克羅克從此開始了他的房地產生涯。兩個月後,公路從這裏開始建設,他從快餐店的地皮上掙了3萬美元。接著他不斷地買下地皮建快餐店,然後再連同地皮一塊兒賣出去。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裏他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百萬富翁了。如今穩坐在全球快餐店王者的寶座。
如果克羅克沒有寬大的心胸、良好的素養,他可以有許多憤怒的機會和報複的理由,那麼克羅克可能就沒有今天的成就。在他被承包商戲弄的時候,他可以憤怒,可以報複,但他沒有;當他的信用卡被盜的時候,他也可以憤怒,但他沒有;當他唯一的午餐被碰掉的時候,他可以憤怒,甚至進行一些過激的行為,但他沒有。他的心胸和修養終於換來了回報,通過談判,他獲得了成功的機會。
有涵養則要有寬大的心胸、良好的修養,它為雙贏談判的協商打開了一道大門。它會給談判提供一個和諧、友善的談判氣氛,為雙方進行觀點表述搭建一個穩固的平台。所謂寬大的心胸、良好的修養是指談判人員不為別人的粗魯表現而惱羞成怒,不為個人的得失而轉怒於人,要有海納百川的氣度,遇到任何事情都能麵帶微笑,不為所動。它包括在逆境中有堅強的意誌和堅定的信念,有抗爭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在順境中則不驕不躁,不目中無人,保持良好的積極進取的心態和拚搏的精神。對他人不吹毛求疵,挑三揀四,能客觀容納他人的缺點和錯誤;當有人說出侮辱性的言辭,也不會采取以牙還牙的報複行為,而是和顏悅色,用智慧來應對。
我們知道,能被稱得上偉人的或者能被他人所尊重的人,總有讓人折服的心胸和讓人津津樂道的品質。在談判中也是如此,一個有涵養的人,對方首先會在心理上對其產生信賴,他的言語也能更容易地被對方所接受。在談判出現矛盾、衝突時,有心胸寬大,良好修養的人存在,矛盾衝突就不容易激化,並會朝著解決矛盾衝突的方向發展。
在談判桌上會有這樣的情景,因為意見不合,一方氣急,指著對方就開始叫罵,另一方認為不能輕易被欺負,也站起來對罵,而且用詞是越難聽越好。於是,原本是合作上的糾紛,轉而成為人格上的對抗,最後大家不歡而散。然而又有這樣的場麵:一方火冒三丈,出言不遜,另一方卻麵帶微笑,等對方說完了,他隻溫和地輕輕說一句。好了,我們來看看這個問題……然後,我們就會發現,原來冒火的人又重新轉入談判之中。可見,在談判中,寬廣的心胸、良好的修養是如此的重要。
11.談判溝通需要誠信
在談判中,如果一方沒有誠意,那就沒進一步談下去的必要。再談下去也是沒有結果。誠意是談判溝通的基石。
在現實生活中,誠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種素質。
有這樣一則關於雞和豬合夥做生意的寓言。
雞和豬是兩位決定合夥做生意的朋友。他們覺察到速食是個成長的產業。雞兄認為他們最好開一家燒烤排骨肉餐廳。起初這兩個朋友充滿了新企業家的熱情,但是在做出決定的次日,豬兄來找雞兄說他要退出。為什麼呢?你昨天是那麼的熱勁十足?雞兄問道。豬兄回答說:我已經好好考慮過了,我目前要延緩一下合夥做生意的事。對你來說,這隻是一項生意投資,但是對我來說,是全心的付出、傾力的投入。
的確,誠心的付出、誠意的投入是協商的要素。除非談判雙方能專心地全力以赴,否則無協商可言,談判也更不會有雙贏的結果。
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沒有誠信的協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協商,因為它不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沒有誠信的談判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而擁有較高的可信度可以使對方很容易接受並做出相應的承諾。傅雷也說過:一個人隻要真誠,總能打動人的。
即使人家一時不明白,日後也會明白的。以誠待人,會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心靈之橋,通過它可以打開對方心靈大門,並在此基礎上攜手並肩,合作共事。敞開心扉給人看,對方會感到你信任他,從而消除猜疑、戒備心理,把你視為知心朋友,樂意向你訴說一切和給予無私幫助,這樣你會得到更多理解和支持,能夠獲得更多的快樂和成功機遇。
誠意是雙方進行協商的前提,也是雙贏談判實現的關鍵,是保證實現雙方目標的必要條件。在談判之前,誠信能促使人們為談判做細致、周密的準備工作,使談判者對談判桌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意料不到的情況應變自如;誠信還能加強談判雙方的心理溝通,保證談判氣氛的穩定融洽。隻有在雙方都有誠信的前提下,雙方才不會因一些細枝末節的事互不相讓。亨利基辛格認為:在外行人眼裏,外交家是狡詐的。而明智的外交家懂得,他決不能愚弄對手。
在談判過程中,坦誠地表白自己,告訴對方自己的動機和某些假設,在冒險的同時也贏得了對方的同情。更多的時候,談判者並不僅僅是在討論問題或簽訂合同,實際上,他們往往還會利用這個機會去了解對方的品格和能力。而這其中,誠信便成為重要的因素。對於國際間的政治和商業談判來說,誠信就顯得更為重要。如果談判雙方顯得非常有誠意,即使談判雙方為了各自利益而使談判出現僵局,那也隻是暫時的。
俄國作家班台萊耶夫寫過一本《諾言》的小說,主要內容是: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在公園裏同幾個比他大的孩子玩打仗的遊戲,一個大孩子對他說:你是中士,我是元帥,這裏是我們的火藥庫。你做哨兵,站在這兒,等我來叫你換班。小孩點頭遵命,一直堅守著崗位。天黑了,公園要關門了。元帥還不來,中士又餓又怕,隻是因為諾言在先,他不肯離開火藥庫。幸虧有人從路上找來一位紅軍少校。少校對孩子說:中士同誌,我命令你離開崗位。孩子這才高興地說:是,少校同誌,我遵命離開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