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為政篇(3)(2 / 3)

數日內作奏折,擬初一早上。其折因前奏舉行日講,聖上已允,諭於百日後舉行,茲折要①將如何舉行之法切實呈奏也。

廿九日申刻,接到大人二月廿一日手示,內六弟一信、九弟二十六之信並六弟與他之信一並付來,知堂上四位大人康健如常,合家平安。

父母親大人俯允②來京,男等內外不勝欣喜。手諭雲起程要待潢男秋冬兩季歸,明年二月潢男仍送二大人進京雲雲,男等敬謹從命。叔父一二年內既不肯來,男等亦不敢強。潢男歸家,或九月,或十月,容再定妥。

男等內外及兩孫、孫女皆好,堂上大人不必懸念。餘俟續稟。(道光三十年三月三十日)

【注釋】

①折要:同扼要。 ②俯允:答允,答應。

【譯文】

兒子國藩跪稟父母親大人萬福金安:

潢男三月十五日到京城,十八日發安信一件,其實是五號,誤寫作四號,四月內應該可以收到。

藩男十九日下園子,二十日卯刻恭送大行皇太後去西陵。西陵在易州,離京城二百六十裏,二十四日下午到,二十五日辰刻致祭。

當日回程,趕走了一百二十裏。二十六日走一百四十裏,申刻回到家裏。一路上清潔平安,早晚也不免辛苦些。二十八日複命。

幾天之內寫奏折,準備初一早上向皇上報告。因為前不久奏請舉行日講,聖上已允許在百天以後舉行,現扼要把如何舉行的方法,切切實實上奏。

二十九日申刻,接到大人二月二十一日的信,其中有六弟信一封,九弟二十六日信一封以及六弟給他的信,一起附來,得知堂上四位大人身體康健,全家平安。

父母親大人答應來京城,兒子一家內外都高興。信中指示說起程要等潢男秋冬兩季回來,明年二月潢男仍舊送二位大人進京等等,兒子等敬謹從命。叔父一兩年之內既然不肯來,兒子等也不敢勉強。潢男回家,或者九月,或者十月,容許以後再行決定。

兒子等內外及兩孫、孫女都好,堂上大人不必掛念。其餘容以後再行稟告。(道光三十年三月三十日)

致諸弟·喜聞九弟得優貢

【原文】

澄侯、溫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

廿六日王如一、朱梁七至營,接九月初二日家書,廿九日劉一、彭四至營,又接十六日家書,具悉一切。

沅弟優貢喜信,此間廿三日彭山屺接家信,即已聞之;廿七日得左季高書,始知其實,廿九日得家書乃詳也。沅弟在省,寄書來江西大營甚便,何以未無一字報平安耶?十月初當可回家為父親叩祝大喜。各省優貢朝考,向例在明年五月,沅弟可於明年春間進京。若由浙江一途,可便道由江西至大營,兄弟聚會。吾有書數十箱在京,無人照管,沅弟此去,可經理一番。

自七月以來,餘得聞家中事有數件可為欣慰者。溫弟妻妾皆有夢熊之兆,足慰祖父母於九泉,一也。家中婦女大小皆紡紗織布,聞已成六七機,諸子侄讀書尚不懶惰,內外有職業,二也。闔境①豐收,遠近無警,此間兵事平順,足安堂上老人之心,三也。今又聞沅弟喜音,意我家高曾以來,積澤甚長,後人食報,更當綿綿不盡。吾兄弟年富力強,尤宜時時內省,處處反躬自責,勤儉忠厚,以承先而啟後,互相勉勵可也。

內湖水師,久未開仗,日日操練,夜夜防守,頗為認真。周鳳山統領九江陸軍,亦尚平安。李次青帶平江勇三千在蘇官渡,去湖口縣十裏,頗得該處士民之歡心。茶陵州土匪,間竄擾江西之蓮花廳永新縣境內,吉安人心震動,頃已調平江勇六百五十人前往剿辦,又派水師千人往吉防堵河道,或可保全。

餘癬疾迄未大愈,幸精神尚可支持。王如一等來,二十四日始到。餘怒其太遲,令其即歸,發途費九百六十文,家中不必加補,以為懶漫者戒。寬十在營住一個月,打發銀六兩,途資四千。羅山於十四日克複崇陽後,尚無信來。羅研生兄於今日到營。紀澤、紀梁登九峰山詩,文氣俱順,且無猥瑣之氣,將來或皆可冀有成立也,餘不一一。(鹹豐五年九月三十日書於)

【注釋】

①闔境:即全境。這裏是家鄉。

【譯文】

澄侯、溫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

二十六日王如一、朱梁七到軍營,我接到九月初二的家信。二十九日劉一、彭四到營,又接到十六日家信,知道了一切。

沅弟優貢的喜信,我在二十三日彭山屺收到的家信裏,就已聽說了。二十七日,得左宗棠的信,才知道實在情形,二十九日得家信才詳細知道。沅弟在省城,寄信到江西大營很方便,為什麼沒有一個字報平安呢?我十月初應當可以回家,向父親慶祝大壽。各省優貢朝考,慣例在明年五月,沅弟可在明年春間到京城。如由浙江走,可順便由江西到大營,我們兄弟聚會,我有幾十箱書在京城,無人照看,沅弟這次去,可整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