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附錄一斯坦利·庫布裏克論電影(2 / 3)

“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時間、金錢和質量三者總會發生衝突。如果你拍了很多條,花了時間不說,還會耗費大筆的金錢,值與不值取決於你是否保證了表演的質量。當我拍一場戲時,我會拍很多條,但很少是為了變換攝影機的角度而這樣做。我盡可能地在同一個機位和角度下反複拍演員的表演,從中發現問題,並獲得最滿意的效果,這一點在拍文戲時十分重要。相反,在拍動作戲時,你要不斷地變換角度,這樣你會發現剪輯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我之所以一個鏡頭拍很多條,是因為僅憑一條你很難立刻作出決定。尤其是處理有對白的戲時,你必須反複比較,從而選出你最滿意的那一條。剪輯中大部分的時間是用來研究你為一個鏡頭反複拍下來的東西,為它們分別做上標注,最終決定你會用哪一條。這個過程要比實際剪輯所花的時間多上10倍。”

論演員

“我喜歡明星,如果他們也是好的演員。有一種說法是,明星如果個性太強就會先人為主地控製觀眾,會破壞他所演的角色。我認為這樣的事情很少見。95%的電影之所以能付諸拍攝,是因為明星願意出演。電影業已經變得如此艱難,觀眾對電影相當挑剔,對於發行商和投資人來說,確保資金回爐的唯一保證就是起用明星。如果你選對了明星,他們賺起錢來可要比你容易多了。”

“當你拍一部電影時,你能隻花幾天時間熟悉你的團隊。因為這就像是在50個人麵前脫光衣服,一旦你熟悉了他們,人與人之間就會出現不協調,演員也會有了自我意識,包括你自己在內。”

“在與演員的合作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他們知道你尊重他們,尊重他們的作品,而且不能是裝出來的。你必須真的尊重他們,否則就別用他們。如果他們知道你尊重他們的作品,那就不在乎你們之間是否了解、你對他們說些什麼或者有沒有建立起友誼。他們關心的是他們的作品。有些演員總是樂樂嗬嗬的,當然他們要比那些陰鬱、暴躁或謎一樣的演員更好相處。但是,他們私底下的表現與在攝影機前的表現沒有任何關係。”

“有一種誤解是,導演的工作是將自己的意誌強加給演員,或教人如何去表演。為了避免這樣做,我試圖雇用世界上最好的演員。這也是一個樂隊指揮可能遇到的問題:試圖讓一支學生樂隊有吃驚的表現是毫無樂趣的,實際上,讓世界上最偉大的樂隊有名副其實的發揮是更難做到的事情。你想成為偉大的獨奏家,演員們也這麼想。所以不必教他們如何表演或強加於他們你的個人意誌,因為好演員幾乎能做到一切,而你隻需要關注他們是否達到了你的要求,諸如角色的心理、這場戲的目的或這個故事所要表達的東西。導演的工作就是提供理念,演員的工作就是製造情感。顯然,有的演員也會有一些想法,但這不是他們應盡的義務。演員總是想做你想做的事情,或者讓你演示給他們看,記住,你也不是你的職責。你可以讓一個平庸的演員少一些平庸,也可以讓一個出色的演員變得平庸,一切取決於你對於你的工作的認識程度。偉大的表演應該是演員的才華與導演的理念的完美結合。”

“有人以為雇傭明星可以使成本降低,以為依靠他們就可以獲得票房。事實上,一部電影花費多少與演員的報酬沒有太大關係。這取決於你拍攝的天數,取決於你能否沒有時間觀念地去拍一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