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卡爾·馬克思: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1 / 1)

卡爾·馬克思,德國人,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革命家、科學家,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剝削被壓迫群眾的偉大導師,科學共產主義的奠基人。

馬克思1818年3月5日生於普魯士萊茵省特利爾城一個猶太家庭。父親是一個律師,母親原籍荷蘭。馬克思在本城接受中等教育,1835年中學畢業後進人波恩大學法律係學習。翌年轉入柏林大學法律係。馬克思對哲學和曆史最感興趣。在大學階段,他參加了傾向進步的“青年黑格爾派”的活動,吸取了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在政治上他是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堅決反對普魯士封建專製製度。1841年,馬克思以《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論文,獲耶拿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此時,他還是站在黑格爾哲學的唯心主義立場上。

大學畢業後,馬克思本想做波恩大學哲學教授,由於為普魯士當局所不容,於1842年成了科倫《萊茵報》撰稿人。同年10月,他遷居科倫,擔任該報主編。11月間,與恩格斯首次會見。由於主持《萊茵報》時發表的文章觸怒了普魯士當局,馬克思於1843年3月17日聲明退出編輯部。

為了避開普魯士政府的迫害,馬克思於1843年10月移居巴黎。他與當地的工人組織及德國流亡法國的“正義者同盟”建立了密切的聯係。1944年,馬克思在他與盧格合辦的《德法年鑒》雜誌上發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和《論猶太人問題》,論述了科學共產主義的許多重要原理。這是馬克思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者轉為共產主義者的重要標誌:這一年8月,恩格斯來到巴黎。從此兩人為世界無產階級解放事業並肩戰鬥。他們合作寫成的第一部著作是1845年出版的《神聖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主義哲學。

1845年,馬克思被法國政府驅逐出境,為此他遷居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恩格斯來到布魯塞爾後,兩人曾去英國作短期的考察旅行。返回布魯塞爾不久,便開始合寫《德意誌意識形態》。

馬克思與恩格斯一方麵從事研究著述,一方麵參加工人運動。1846年,他們建立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並對蒲魯東主義、平均共產主義、“真正的共產主義”展開鬥爭。1847年,馬克思、恩格斯將“正義者同盟”改為“共產主義者同盟”,並為同盟起草了綱領。1848年2月,新綱領在倫敦用德文發表,這就是科學共產主義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宣言完整、係統而嚴密地闡述了他們的偉大學說,引起資本主義世界的極大震動。3月,馬克思被比利時當局驅逐,返回巴黎。

德國革命爆發後,馬克思與恩格斯一起回德國參加革命。6月,由馬克思任主編的《新萊茵報》在科倫發行。該報聲援各國人民的革命鬥爭,反對各國反動派。次年他與恩格斯被以“煽動叛亂”罪受審。這樣,馬克思再次被逐,於6月3日到巴黎,8月26日左右到倫敦。

在倫敦,馬克思一邊從事工人運動,一邊從事研究工作。為了總結1848年革命的經驗教訓,他先後寫了《1848年至1850年法蘭西階級鬥爭》和《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等重要著作。

1864年,英、法、德、意、波蘭等國工人代表在倫敦集會,成立國際工人協會(第一國際)。馬克思被選入中央委員會,擔任德國通訊書記,在第一國際內,他和恩格斯一起,同蒲魯東派、巴枯寧派、工聯派、拉薩爾派進行了原則性的鬥爭。巴黎公社失敗後,馬克思受總委員會委托,起草了《法蘭西內戰》宣言。

馬克思很早就致力於政治經濟學研究,1859年,發表《政治經濟學批判》,為詳盡論證剩餘價值理論奠定了基礎。1867年,不朽名著《資本論》第一卷出版(二、三、四卷在他逝世後出版)。

貧窮、疾病和長期過度的勞累,嚴重損害了馬克思的健康。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在倫敦寓所與世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