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樓記21(1 / 1)

第二卷身邊的感動 第20章當了一回伯樂

春節前的一個夜晚,我家的電話“嘟!嘟!嘟!”地響了起來,拿起話筒隻聽到:“彭同學嗎?不!應該稱彭作家。看完了你贈送給我的書,真是寫得好啊!我要回贈一本書給你,是我女婿寫的,煩你幫忙介紹他加入作協囉!”

某日,她將書送到我手中,我接過一看,是一本厚厚的長篇章回小說——《楚漢英烈傳》,翻開屝頁,全書共58萬8千字,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不看其中的內容,僅憑它的厚度和權威出版社的書號,就使我自歎弗如,真是後生可畏啊!要寫出這樣的巨著,要讀多少史書才能塑造出楚漢時期眾多的英雄人物呢?當晚我細讀了該書的“引言”。語言流暢,文言夾白。梗概敘述清楚。從第一回“施暴舉胡亥即位,斬白蛇劉邦落草”,一直寫到第一百零八回“周勃郊迎渭橋北,劉恒即位漢朝興”,展現了二千多年前四十餘年的曆史畫卷。

這還不足為奇,當我從書中看到他的簡曆更是欽佩,震撼了我的心靈。他生於1969年8月,還擅長多種樂器,當過兵,在部隊和地方發表過不少作品。除長篇《楚漢英烈傳》外,還著有《驀然回首》《相信明天》《重回舊上海》《離開南京的孩子》四部中長篇小說。看到這裏我的心不能平靜,被這位“不惑”之年的默默耕耘者所感動。我拿出手機撥通了同學的電話:“你的佳婿寫了這麼多的作品,怎麼還沒有入作協呀?沒入作協,就是沒有作家資格,簽名售書是‘名不正,言不順’啊!”電話那頭回答:“讓你見笑了,他是一個書呆子,不會說話,缺少人際關係,請你幫忙囉!”我回答她:“明天上午八點要他到火宮殿茶廳來,我要會會他。”

次晨,我按時到達,而他還先到,在大門口等我,卻不知趕緊買籌占位子,須知火宮殿喝早茶去遲了是很難找到位子的,顯然他沒有見過世麵。於是我買了二杯清茶和幾個大肉包,找了兩個座位坐了下來。寒暄幾句之後我直切正題:

“你寫《楚漢英烈傳》,看了不少書吧?”

“我研讀了《史記》《資治通鑒》《後漢書》,還熟讀了大量的地方文獻,再結合《百戰奇略》《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的經典實戰才寫出來的。”我聽畢暗自欽佩,又問道:

“寫了多長時間呢?”

“從1996年動筆,到2004年完稿,又修改了五年,於2010年初付梓,總共寫了十五年。”聽到這裏我愈受感動,真是不容易啊!從26歲的年輕人寫到了42歲的中年人,在這期間還要上班養家糊口,他的全部業餘時間就在文學海洋裏遨遊,真是一位虔誠的文學勇士啊!此時我又提出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寫這個題材呢?”

“一是興趣使然,我熱愛古典文學,二是為了填補秦漢時期無長篇小說的空白。羅貫中根據史書《三國誌》寫出了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我也要根據各類史書寫出長篇小說《楚漢英烈傳》,展現秦漢時期群雄逐鹿的曆史畫卷。”

我調侃道:“你是羅貫中第二啊!幸會!幸會!但不知你對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怎麼評價?”

說到這裏,他的興致極高,完全沒有木枘的表現,侃侃而談:“對於某教授在百家講堂中的品三國,我持不同意見,羅貫中在寫書時的立場是根據正統的儒家思想稱漢室後裔劉備為正宗,稱曹操為奸臣。而這位教授評三國時的立場是根據郭沫若為其平反後的曹操作法家人物來正麵歌頌。羅貫中是揚劉抑曹,而某教授是揚曹抑劉。如此品三國,自然貶低了羅貫中,抬高了他自己。羅貫中死了幾百年,又不能講話,某教授希望的後果是要大家不要看名著《三國演義》了,看我的《品三國》就得啦。以伴名著而得名。於是我在博客中就進行了長篇反駁。不信你可打開電腦,看我是否說得有道理。”

真是初生牛犢不畏虎,敢和名人叫板,然而肚子裏沒有貨,怎麼能出此“狂言”?某教授在百家講堂的口才,我佩服得五體投地,還買了他的書。經他這麼一說,不由得我不對他刮目相看。學術之爭,孰是孰非,姑且不論。但我認為這個出生1969年42歲的作者,至今出了上百萬字的作品,況且還在報刊上發表了多篇文章,早應該具有作協這個會員資格了。我暗自思忖,我這個無職無權的普通會員也要當一回伯樂,為他奔走呼告。於是我托文學導師寫推薦信,又登門長沙市作協將他大力宣傳了一番,作協負責人一見這本書,馬上獲準。2011年2月25日,長沙市作協在留芳賓館召開會員大會,他應邀出席,望著他拿出蓋有鋼印的長沙市作協會員證,我牽掛的心才落了下來。我慶幸當了一回伯樂,身邊感動的人很多,此時此刻在我腦海裏馳騁的就是這位千裏馬——劉洪勝。

2011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