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樓記25(1 / 1)

第二卷身邊的感動 第24章劉老頭曆險記

劉老頭是長沙汽電廠一位退休老工人。嗜好垂釣,說起釣魚,滔滔不絕。他參加過抗美援朝,也執槍押過運鈔車,複員後在型鑄車間與灼熱的鋁水打交道直至退休。我說他的曆險,不是指戰爭年代的烽煙,也不是指特殊工種的遭遇,而是指他退休後有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傳奇。

第一次是1991年,未屆花甲,因特殊工種提前退休。在一個天朗氣清的日子,他騎著自行車去水渡河釣魚。在回家的路上,經過土橋時,迎麵開來一輛五噸拖煤的大卡車,另一輛東風牌的大卡車為了超車也疾馳而來,橋麵很窄,劉老頭無法避讓,被撞過正著,人掀到汽車引擎蓋上又飛到了橋下。橋下沒有水,掉在河灘的爛泥中。劉老頭靜靜地躺在爛泥裏,但頭腦還清醒,喃喃自語:“我還在嗎?我還在嗎?”他使勁掐著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便慶幸自己還活著。他想掙紮起來,卻起不來。他扭頭看到身邊擺放著兩塊大理石,才嚇出一身冷汗,天呀!若落偏一點,便腦漿並裂,命喪黃泉。劉老頭的額頭被汽車的反光鏡碰破,血流滿麵,還碰掉了五顆牙齒。這可急壞了司機,認為這個老頭肯定沒有救了。後送醫院搶救,奇跡出現,經檢查,內髒沒有問題,隻是外傷,不久就出院了。這是去釣魚惹的禍,前來探望的親朋戚友都勸他不要釣魚了,他卻一笑了之,還若無其事地對人說:“我騎自行車搭幫裝了保險杆,不然人不是飛到汽車蓋上,而是滾到汽車輪子下了!”他仿佛忘記了人飛到汽車蓋上又落到橋下的一幕。

十年後,即2001年,劉老頭已進“古稀”。為了釣魚,鳥槍換炮,自行車變成了摩托車。有一次釣魚回家路過硯瓦池街口,又被的士撞了一下,人沒有受傷,但摩托車卻歪了。這可急壞了兒女,死活不要父親騎車了:“七十歲的人還騎什麼車囉!現在政府發了《老人證》乘公交車又不要錢,真是生得賤。”

對於子女的埋怨,劉老頭默不作聲。心中在說:“不騎摩托車怎麼去釣魚呀!”

又是十年後,即今年初,劉老頭騎著電動車從鄉下釣魚回家,路過王家壟汽車城。快到家了,一輛汽車從單位開出,又撞著了劉老頭的電動車。電動車翻了三個筋鬥,劉老頭的左腳背被汽車擋板刮掉一層皮,足有四指寬,還造成膝蓋骨裂。在炎熱的夏季,痛得他喊天叫爺。這一次住院時間最長,約有五個月才痊愈出院。

今年7月27日是劉老頭八十大壽,我夫婦倆前去祝壽,又見他神采奕奕,喜笑顏開地在招待賓客。此時我想起了關漢卿《一枝花,不伏老》的尾曲:“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槌不扁,炒不爆,響當當一粒銅豌豆。”劉老頭在耄耋之年,曆經三次車禍,仍在八十華誕談笑風生,也是一顆“撞不死,碰不殘,罵不怕,嚇不驚的一顆銅豌豆”啊!於是我走上前去對他說:“劉老!一字不過三,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啊!”他拱手答道:“那是,那是。”一臉憨態。我又調侃道:“不愧是抗美援朝的戰士,經得起摔打,階級鬥爭是七、八年來一次,你和汽車鬥爭是每十年來一次,三次都沒有鬥過汽車,你以後再也不要騎車釣魚了,畢竟八十了啊!”

“薑太公釣魚,八十才出山哩!”

我望著眼前這位樂觀的老頭,一時想不出最好的詞語對答,口中便蹦出一句常用祝壽語:“祝你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倔強老頭,就是我的連襟——劉雲龍。

2011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