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吳國政局的動蕩,還應該追溯到吳王夷末去世後的君位繼承一事。
公元前526年,吳王夷末(一作餘昧)撒手西去。他的庶弟僚按兄終弟及製的慣例,登上國王的寶座。可是夷末的嫡長子公子光對此並不心服。他認為應按父死子繼的原則由自己來繼承王位,於是他便“陰納賢士”,準備伺機以強力襲殺王僚成為吳王。
公子光是位文武雙全且富於心計的人,他善於掩飾自己的意圖,暗中進行奪權的準備工作。他作戰勇敢,戰功顯著,撈取了很大的政治資本,並騙得王僚的信任,而通過伍子胥的推薦,他又網羅到勇士專諸這樣的刺客,隻待時機成熟便要下手實施自己的既定計劃。
這一時機終於來臨了,吳王僚十二年(前515)春,吳王僚乘楚昭王新立之際,發吳師大舉攻楚,可是吳軍作戰不利遭到楚軍的前後夾擊,陷入進退兩難的處境,而吳師的遠征,則造成吳國國內兵力空虛、能臣羈旅。公子光分析形勢後,認定這正是自己奪取王位的良好時機,禁不住內心萬分激動,興奮地表示,“此時也,弗可失也”,並緊鑼密鼓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
四月初的某一天,公子光在預先埋伏好甲兵後,在客堂擺設酒席宴請王僚,王僚不知是計,帶少數侍衛欣然前往。酒過三巡,勇士專諸偽裝成廚師奉全炙魚以進。待接近王僚之時,突然掰魚抽出事先預備的魚腸劍猛刺王僚,王僚猝不及防,當場喋血殞命。公子光見專諸行刺得手,立即出動伏兵格殺王僚的親信和衛士,將他們悉數殲滅。大功最終告成,公子光登上了國君寶座,號為吳王闔閭(一作“闔廬”),掀開了吳國曆史新的一頁。
闔閭是一位韜略過人,雄心勃勃的政治強人,弑僚奪位成功後,他大權在握,便著手為實現自己革新圖強、爭霸天下的政治抱負而不懈努力。這一努力,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麵:(1)鏟除王僚的殘餘勢力,鞏固自己的地位。他先是派刺客要離刺死僚的兒子慶忌,其後又用軍事手段除掉了逃亡在外的王僚之弟公子掩餘和公子燭庸,終於排除了對自己君主寶座的最大威脅。(2)選賢任能,擢以不次,廣攬人才,委以要職。(3)崇儉去奢,親眾愛民,淡泊明誌,勵精圖治。闔閭登基後,身體力行、勤儉治國、愛下恤民。“吳光新得國,而親其民,視民如子,辛苦同之,將用之也”。(《左傳·昭公三十年》)(4)興修水利,獎勵農桑,發展生產,增殖國力。(5)“立城郭,設守備”,造兵器,製舟船,選練士卒,擴充軍事實力。(6)伐謀伐交,爭取與國,先西後東,各個擊破。總之,此時此刻的闔閭完全以一個積極進取者的形象出現在政治舞台上,準備譜寫自己生命中的輝煌樂章。用《國語·楚語》中的話說,便是“口不貪佳味,耳不樂逸聲,目不淫於色,身不懷於安,朝夕勤誌,恤民之羸,聞一善若驚,得一士若賞,有過必悛,有不善必懼,是故得民,以濟其誌。”
在眾多的革新圖強措施之中,選賢任能、廣致人才是關鍵所在。道理很簡單,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人去做,任何理想都要靠人去實現。在當時列強逐鹿、霸權迭興的情況下,人才的網羅和任用,更密切關係著國家的興亡、霸業的盛衰,因而普遍有“得士則昌,失士則亡”的說法。闔閭的英明,就在於他登基後始終把求賢任賢作為首要工作來抓,從而為整個稱霸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吳宮中傳出了招賢納才的信息,才俊之士自然熱血沸騰,躍躍欲試。於是,伍子胥揮手作別隱居生活,從容走進神秘的吳宮,出任“行人”一職,與闔閭共謀興國大計,充當了吳王最重要的輔弼,為振興和發展吳國作出重要建樹,竭盡汗馬功勞,也為實現個人生命價值打通了廣闊的道路。
除伍子胥以外,楚國另一位亡臣伯嚭和宋國“華向之亂”中的幸存者華元也先後投向闔閭的門庭,成為吳國的重臣,在吳國的興衰史上扮演起各自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