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06年,給楚國以致命一擊的時機終於來臨了,讓孫武將自己的作戰指導思想應用於實戰,發揮巨大威力的機遇終於出現了。

這一年的秋天,楚國繼續走窮兵黷武的老路,悍然出動大軍圍攻蔡國。蔡國力屈不能相支,在危急中向吳國懇求救援。另外,唐國的國君也因憤懣於楚國的不斷侵奪勒索,而主動遣使與吳國通誼修好,要求協助吳國共抗強楚。唐、蔡兩國雖然是兵寡將微的小國,但位居楚國的北部側背,戰略地位相當重要。吳國通過和它們結盟,遂可以實施其避開楚國重兵把守的正麵,進行戰略大迂回,大舉突襲、直搗腹心的作戰計劃了。這一點,孫武早已看得清清楚楚,曾經向闔閭指出:“王欲大伐楚,必得唐、蔡之助而後可。”如今唐、蔡方麵主動找上門來,吳國君臣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於是立即應允,準備出兵。

同年冬天,吳王闔閭根據《孫子兵法·九地篇》中所提示的“凡為客之道,深入則專,主人不克”、“夫霸王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等作戰原則,禦駕親征。他委任孫武、伍子胥、伯嚭等人為將軍,胞弟夫概為前敵先鋒,傾全國兵力水陸三萬餘人,並聯合唐、蔡二國,乘楚國連年征戰極度疲憊,東北部防禦空虛薄弱之隙,進行深遠的戰略奇襲,從而正式揭開了自商周以來規模最大、戰場最廣、戰線最長的柏舉之戰的帷幕。這場戰爭的戰略目標是孫武等人預先製定的,它以襲占楚國郢都為基本目標,以實施遠距離戰略襲擊為作戰方針。

戰爭伊始,吳軍遵循孫武“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的作戰指導思想,“以迂為直”,實施大規模戰略迂回。他們溯淮水浩蕩西進,進抵淮汭(今安徽鳳台附近,一說今河南潢川西北)後舍舟登陸,在闔閭、孫武等人指揮下,以勁卒3500人為前鋒,在唐、蔡兩國軍隊的配合導引下,並利用春秋時期列國一般守卸關隘的特點,兵不血刃,迅捷神速地通過楚國北部的大隧、直轅、冥三關險隘(均在今河南信陽市一帶),穿插挺進到漢水的東岸,占有了戰略上的主動先機之利。

楚國方麵聞報吳軍大舉來襲,大為驚詫,不得已而在極其被動的情況下倉促應戰。楚昭王趕忙派遣令尹囊瓦、左司馬沈尹戌、武城大夫黑、大夫史皇等人統率楚軍晝夜兼程奔赴至漢水西岸進行防禦,兩軍遂隔著漢水互相對峙。

楚軍之中左司馬沈尹戌是一位頭腦冷靜、深富韜略的優秀軍事將領。他針對吳軍的作戰特點,向統帥囊瓦提出如下的建議:由囊瓦統率楚軍主力沿漢水西岸阻擊吳軍的進攻,從正麵牽製吸引吳軍。而由他本人北上方城(今河南方城縣境),征集那裏的楚軍機動部隊,迂回到吳軍的側後,毀壞吳軍的舟楫,阻塞三關要隘,以切斷吳軍的歸路。而後再與囊瓦所率的主力實施前後夾擊,一舉消滅遠道而來、立足不穩的吳軍。這不失為一個以靜製動、後發製人的高明作戰方案。

囊瓦起初同意了沈尹戌的建議,可是楚軍內部軍令不一、矛盾重重的痼疾卻最終使自己走上了失敗之路。待沈尹戌奔赴方城不久,囊瓦便出於貪立戰功的心理,聽從了武城黑和史皇的挑撥慫恿,擅自改變了自己與沈尹戌商定的正麵相持、斷敵歸路、側翼包抄、前後夾擊的正確作戰方針,采取冒進速戰的做法,不待沈尹戌完成迂回包抄行動,即率軍倉促渡過漢水,進擊吳軍。

闔閭、孫武見楚軍主動出擊,大喜過望,遂采取了後退疲敵、尋機決戰的方針,主動由漢水東岸後撤。昏聵無能的囊瓦果然中計,誤以為吳軍怯戰,於是就步步進逼,尾隨吳軍而來。自小別(在今湖北漢川東北)至大別(今湖北境內大別山脈)間,楚軍連續與吳軍進行小規模交鋒,可是結果總是失利,絲毫占不到什麼便宜,由此而造成士氣低落,部隊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