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家族世代務農,可是亨利對農活卻毫無興趣,田裏那枯燥繁重的勞動令他生厭。看到農夫們跟在馬屁股後麵扶著犁,他那不安分的腦袋就在想,如果有一種機器能代替人力,耕種得又快又好那該多好啊!所以,應該說亨利投身於機械事業,思想的火花最早閃現的應是拖拉機,而不是汽車。
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很快就過去了。那年3月,他母親瑪麗在生第8個孩子後去世了,死時不到37歲。這8個孩子除頭胎和最後一胎夭折外,活著的依次為亨利、約翰、瑪格、珍妮、小威廉、羅伯特。母親的死,對這個家庭來說是場災難,家裏一下散了架,再也不像以前那樣一切井井有條、充滿溫馨與歡樂。對亨利來說,他的童年也隨著母親的去世而結束了,這一年他才12歲。
亨利對母親非常懷念。成功後,當他重建家園時,最重視的是要重現跟母親有關的東西,連母親用過的鍋碗瓢盆都要依照當時模樣複製。他覺得母親是最理解他的,從小就看出“亨利是個天生的機械匠”。他把他一生的很多優點歸功於母親的影響,那就是“整潔、有序、忍耐、勇敢、鍛煉”。這位世界首富的生活準則就是“像母親所希望的那樣生活”。
母親去世的那一年,亨利認為有三件事對他一生的生活道路產生了巨大影響。
第一件,是那年7月,威廉帶著孩子趕車進城。還未到底特律,他們看到迎麵過來一輛古怪的車子。以前亨利隻知道大路上跑的車子無非是人推馬拉,從未見過自己能動的車子。這次看到的卻是一輛用蒸汽推動的車子。說它是輛火車,可是它又沒有軌道。亨利驚訝得幾乎跳起來。由於路太窄,那車停下來,讓他們先過。亨利立刻跳下馬車,奔到蒸汽車前麵,到處摸、到處看。威廉知道兒子對什麼發生了興趣,在前麵耐著性子等他。那司機也很有耐心,把車子的性能、操作方法一一告訴了他。
他們見到的是一輛牽引式的蒸汽車。車前麵裝有汽缸和鍋爐,後麵一半裝水和煤,有點像平地上行駛的火車,不過鍋爐是豎起的,不是火車那樣橫臥。汽缸與後輪由一根鐵鏈相連,以此驅動車子前進。這車不是用來載人,也不用來運貨,它不過是架“自行動力機”。到達目的地後,拆下鐵鏈,換上皮帶就可作為脫粒機的動力。亨利的時代,蒸汽機早已不是稀奇物,但那時蒸汽機都是不能移動的,若要到另一處工作,就必須把它裝在馬車上運走。而亨利看到的這一台,卻是自己能行走的蒸汽機,不要馬拉。因此人們把自行的車叫做“Car without a horse(不用馬拉的車)”。這就是最早的汽車的名稱。
這次邂逅蒸汽車,對亨利來說,如同見到了救世主顯靈,上蒼的召喚。
第二件事,亨利這年收到了一件禮物。那是底特律鍾表店的師傅們跟他熟了,給他的一塊停擺的表,盡管已停擺,但亨利照樣喜歡。
照例,這東西一到手,亨利便立刻把它拆開,然後又把它拚裝如初,反複拆裝幾次後,亨利終於對鍾表的構造了解得清清楚楚。恰好,他的一個夥伴阿巴特心愛的懷表壞了,阿巴特曾經憑著這塊懷表,神氣得不得了,亨利早就想把它拆開看看。阿巴特知道亨利也有塊表了,並且還自己拆裝過,他找到了亨利:“亨利,你知道這表為什麼停了嗎?”亨利拿過來,找到原因後,自己製了一些必備的工具,很快把它修好了。
這件事在鄰裏間傳開了,從此他們的鍾表一出故障就拿來找亨利修。亨利是有求必應,就是不求,他也主動找上門去幫人修。
他太愛幹這些拚拚裝裝的事了。
第三件事是父親威廉那一年到費城參觀了一個展覽,那是特為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舉辦的博覽會。機械館是其中一個重要部分,威廉對機械很感興趣,同時他也希望兒子在這上麵多花點功夫,因為他有很多工具,很想能有個人幫他維護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