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世界大戰汽車王國(2)(3 / 3)

福特公司銷售情況在一段時期內有所回升。但是形勢太嚴峻了,福特一人無力回天,全國經濟完全沒有複蘇的跡象,福特再度降價。這時每輛已虧損20元,但車還是賣不出去。公司積壓的零件數以萬計,不得不停產了。最後連總公司辦公大樓也不得不關門,職工發給維持生活的費用,放工回家。

這個時候,艾德索也在想辦法,他在找銀行聯係。銀行知道福特的困境,也在派人找亨利聯係。亨利對銀行家有種根深蒂固的反感,他認為銀行家不是在生產財富,而是在掠奪和剝削他人的勞動,特別是當他了解到銀行貸款是有條件的,他們想控製公司的財務時,更是怒不可遏,把銀行人員趕出了福特的大門。

資金緊張促使公司采取縮減政策。管理人員從1074人減少到528人,很多部門撤的撤,並的並。辦公室中多餘的設備,諸如桌椅、電話、打字機等都賣掉。福特公司決心勒緊褲帶,渡過難關。

福特公司的縮減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緩衝作用,但也損失了一筆可貴的財產,那就是公司招募和培養的人才。一批有經驗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的離去給福特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其中最大的損失是納森的離去,他曾為幫助亨利建立大規模生產線,建設紅河工廠,在全國建立組裝廠立下汗馬功勞。

納森離開福特後隨即去了通用公司,以後當上通用公司總裁。

他的雪佛蘭迅速占領了福特車的市場,成為福特公司望塵莫及的對手。亨利自己也說納森是全美最好的企業家。他還說:“我讓他走,不是因為他不好,而是因為他太好了。”另一大損失是在納森離去之前威爾斯的離去。哈羅德·威爾斯跟亨利合作20年,從試製“福特一號”起就一直是亨利的好搭檔,T型車凝聚了他的心血,亨利非常欣賞他發明的行星齒輪,但威爾斯是個有藝術家氣質的工程師,總要不斷創新,他不滿亨利固守T型車的老技術,不肯略加改動,他感到在公司已無用武之地,隻得告退。亨利對他懷有感激之情,為了報答他的貢獻,福特公司贈送他一筆160萬元的退休金。

不景氣期間,除了納森和威爾斯之外,先後從福特公司離去的技術、管理、銷售人才中有被譽為“推銷世界冠軍”的銷售經理霍金斯,他使T型車年銷量近百萬輛。從福特公司出來後,他也去了通用公司,通用公司給他的報酬是年薪15萬美元。查爾斯曾為福特廠的技術革新立下汗馬功勞,約翰·李曾負責福特公司人事工作;皮篷,《迪波恩獨立報》的前主編、公司筆杆子;馬奎斯,社會部負責人,他們都先後離去了。此外,流失的還有大批二級機構的人才。

人們曾把那句著名的廣告詞“看,福特汽車駛過!”改為“看,福特人才駛過!”從福特出去的人才,在世界最先進的工廠,經曆過世界最先進的生產方式和生產技術的熏陶,具有很強的工作能力,後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各個領域都顯露了頭角。

而在這同一時期,公司升起了兩顆明星,一是查爾斯·索倫森,一是歐內斯特·利伯爾德。

索倫森以果斷、強硬、蠻橫出名,與亨利的作風迥異,亨利依重他,就是因為他自己頭腦中的決策常是果斷大膽的,而他的性格又是靦腆含蓄的。要執行決策,必須有個索倫森這樣的人,而作為公司總裁的艾德索尤其需要這樣的人輔佐。

歐內斯特是亨利的秘書,他配合索倫森組建了公司一套全新的管理係統。

納森後來評價福特說:“他自己從未開除過一個人,總是別人在幹。”這個“別人”指誰是不言而喻的。福特汽車公司後來越來越像個封建王國,亨利獨裁專斷的作風也越來越明顯了,與這一時期內部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福特公司之所以會走下坡路,這時已埋下了種子。

但是,應該說索倫森和歐內斯特領導的一次整頓,在一個時期內還是收到了效果的,他們也確實是有魄力有才幹的能員幹吏,在另外一批人才的配合下,奇跡般地將T型車的生產推向了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