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改革創新不進則退(1)(1 / 2)

福特的T型車在美國國內十分暢銷,它在1923年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創紀錄的57%。同時,在國外,T型車也取代了奧斯汀、奧培爾、雪鐵龍這些名牌車而成了英、法、德市場的熱門車。全球半數以上的車都是福特的產品。

如此大好的銷售形勢使得亨利對T型車有一種近似病態的偏愛。認為沒有任何汽車比T型車更堅固、更優秀、更便宜的了。雖然它外形不是很美,坐起來也不太舒服,但對於一輛實用的大眾化的車來說,亨利覺得它已是在可能的基礎上盡善盡美了。T型車造就了福特,使他成為全世界最偉大的汽車製造者。他對T型車的感情是容不得對它作任何改動的。

1912年,T型車推出才4年。那年他帶著克拉拉和艾德索第一次訪問歐洲。回來時,發現海蘭帕克工廠院內擺著一輛新型的T型車,它有4個門,比原車多了兩個。這是威爾斯他們特意將它擺出來,以此歡迎董事長旅歐歸來的。誰知亨利陰沉著臉,一言不發繞著它走了幾圈,把車門乒乒乓乓一開一關,又跳上車捶打玻璃,以此表達他的憤怒。自此以後,沒有人再敢提改裝的話題了。

1919年,威爾斯因亨利不肯改進車子而離開了公司。到了1924年,T型車銷售達到高峰,艾德索接任總裁的職位已有5年了,他把T型車的車身縮短了4口寸半,使得車子的外觀變得柔和些了。但亨利也不允許,他命令艾德索“弄掉它”。

不過他還是允許艾德索作了其他一些小改進,除了顏色不再是一律黑色外,還推出了封閉式車身的T型車。

但是T型車越來越不好銷。這個信息最早是從各地的代理商反饋來的。他們建議T型車要做大的改進,亨利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們:“等我死後,你們愛怎麼改就怎麼改,但隻要我活一天,T型車就隻能是現在這個樣子。至於銷路問題,那是業務員沒有盡力,要使他們盡力隻有促進競爭。”他讓那些能幹的新人去替換各地的老店主。他對推銷商們說:“先生們,據我看,T型車唯一的缺點是造得還不夠快。”店老板們個個哭笑不得。過去的同行們所羨慕的福特汽車經銷商現在成了同行的嘲弄對象。福特經銷商除了要推銷過時的T型車外,還要促銷紅河工廠的副產品——化肥,還要說服買汽車的人訂閱《迪波恩獨立報》(其實是派送)。

而這時通用汽車公司借重從福特跳槽過來的納森等人,推出了新型的雪佛蘭。雪佛蘭是一位瑞士移民的名字,是通用公司的開創者之一,他認為聯合不同的公司,可以提供不同等級型號的車子,可以讓客戶有多種選擇。雪佛蘭屬於通用公司出的廉價車,可以跟福特T型車一爭長短,它的銷量在逐年上升。而T型車則從市場占有率的57%降到1925年的45%,再過一年又降到34%。福特的經銷商紛紛改換門庭,替別的公司推銷汽車了。

當亨利感到來自雪佛蘭的壓力時,他又祭起了老法寶——降價出售。雪佛蘭無法在價格上與T型車抗衡,納森著力改善雪佛蘭的品質,它的引擎、它的式樣年年翻新,適合在現代城市道路上駕駛,這種車子銷路越來越好。

亨利不讚成奢侈享樂之風。汽車就是為人們提供交通方便的,如果大家都追時髦,那每過一二年新車又被淘汰,太浪費了。但是你不讚成是一回事,市場實際情況又是一回事。隨著汽車的普及,人們對汽車的要求也逐漸在變,不但講實用,還要講舒服、講漂亮。美國道路的改善,使那種當初為適應崎嶇路麵而設計的T型車顯得格外的不合時宜。經曆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男人們都上了戰場,女性開車的越來越多。講究車子外形美、乘坐舒服的趨向因而也越來越明顯。女人對這些尤其敏感,因此,一律塗成黑色的高大的T型車自然被她們冷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