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舉事成基業 (1)(2 / 2)

到了定遠館署前下馬,朱元璋邀劉伯溫進了大廳,分賓主坐下。葉琛、宋濂等分坐下首,諸將卻旁立在階下。朱元璋又說了諸多仰慕的話,劉伯溫也自謙了一番,兩人漸漸講到了政事,劉伯溫對答如流,把個朱元璋樂得心花怒放,連連讚歎不絕。正這時,東廊下走出了胡大海來,瞧著劉伯溫笑罵道:“主公那樣地看重他,俺隻當他有三頭六臂呢,原來也是個窮酸腮腐朽脖兒,叫他來有什麼用處,值得這般恭敬!?”這幾句話,說得廳堂上下的文武將領都忍不住笑起來。朱元璋卻勃然變色,大喝道:“你這黑廝懂得什麼,還不給我退出去!”胡大海見朱元璋發怒,回身伸了伸舌頭,忙走了。

朱元璋請教定天下的方略,劉伯溫說道:“金陵有王氣,取了它作為基礎,然後一鼓作氣直下西南,天下就不難定了。”元璋笑道:“先生的意思,正和我相同。”說著便命擺上筵席來,和劉伯溫對飲,徐達等諸人便都散去。隻有一個沐英隨侍在朱元璋的旁邊。朱元璋和劉伯溫直吃到三更天才共入署後安息。

智取金陵奠定基業

幾經鏖戰,徐達攻下蘭陵,飛馬去報知朱元璋。這時朱元璋也攻破了金陵,在城中安民了。金陵城池鞏固,更兼有福壽的智勇忠心,怎麼會被朱元璋攻陷呢?原來這全靠了劉伯溫軍師的運籌帷幄。他叫軍中捏造謠言,隻說張士誠襲取濠州。

元兵探得的這個消息,讓副將朵察耐非常歡喜:“濠州是朱元璋的根本,他的將領家屬都在那裏,若張士誠果然去攻濠州,朱元璋非渡江回兵救援不可。咱們乘他退兵的當口,合力追殺他一陣,給他來一個片甲不還。”福壽也感覺他說得有理,於是傳令兵士們預備追剿敵軍。朵察耐便不時上城,親自來嘹望朱元璋的兵寨。到了第四天早上,果然見朱元璋的兵馬一個個身負行裝,一副馬上要起程的樣兒,朵察耐忙來見福壽說:“朱元璋的營壘已拔,隻怕今夜就要潛行渡江了!”福壽輕輕搖搖頭,說:“朱元璋平日詭計極多,咱們且看他真個退兵了,再引軍去追殺不遲。”

副將朵察耐雖然隻好唯唯退出,可私下裏卻和軍士們說道:“敵兵受後方的牽製,已無心戀戰,此時若出去殺他一陣,包管讓他們抱頭鼠竄片甲不留,奈何不過老王爺膽小!眼下若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敵兵一過江,那我們可就完了。”兵士們聽說,都摩拳擦掌要去廝殺。

看看天色晚下來,這裏劉伯溫點鼓傳將,命常遇春、花雲、繆大亨、呂懷玉、俞通海、沐英、鄧愈、鄭遇春一班戰將進帳授了密計,隻留耿炳文、方剛等護衛中軍,餘下都遣發出去。劉伯溫調度停當,自己和朱元璋、李善長等拔寨起行。城內朵察耐望見,忙去報知福壽,一定要領兵去追趕。福壽不同意,說:“你在這裏守住城池,待我出兵去追,以便見機行事,免得落入他們的奸計。”朵察耐聽了,滿心的不高興,又不好違忤,隻好領命去守城。

然後福壽自引了五千名飛虎兵,出城尾隨朱元璋的兵馬。他想待朱元璋兵馬一半渡了江時才去痛擊,使他們首尾不顧,自然大獲全勝了。誰知朱元璋領兵一到了江口,便激昂悲壯地對將士們說道:“我們現在前有大江擋路,可我們卻沒渡船可以過去,後又有追兵,看來也不能退回去了,看來進退都是一死!兵家有雲,置於死地而後生,所以我們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去和後麵的追兵拚個死活,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絕處逢生!”兵士們頓時齊聲應和:“情願死戰!”朱元璋大喜,當即命前隊改作後隊,呐喊一聲就向元兵衝殺過來,置於絕地而求生的朱元璋大軍真是勢如破竹以一當十,飛虎兵哪裏擋得住,紛紛向後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