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下相遇,吳良氣憤憤地首先陷陣,王光知道吳良凶猛,也不來對敵,隻是指揮士卒把他們一隊人一齊圍在中間。吳良仗著自己的武藝,左衝右突,那兵士隻管圍繞上來,一層厚似一層。任你吳良有多大本領,休想殺得出去。忽然兵隊裏一聲呼嘯,然後絆馬索驟起,把吳良絆住。吳良隻顧了向前奮殺,不提防腳下又中一絆,頓時好似玉山傾倒般地跌了一個斤鬥,翻身待要跳起來時,早有拿鉤手把他搭住。猛虎似的吳良就這樣落了平川,繩穿索縛地被兵士抬著去了。
吳良既經擒獲,葉升、徐敬就容易對付了,不到半刻工夫,雙雙同時被土兵獲住。還有三十幾名武士,都被亂兵砍死,一個也沒有漏網。那個元朝的後裔馬立,領著百來個亡命之徒,本想殺入城來接應,可他們跑到東華門附近,望見城內燈火通明,東華門前禁軍林立,戈戟森嚴,知道事機已敗,城中有備,便悄悄地退去了。這裏趙翼雲等下令把皇城緊閉,大搜餘黨,直到天明才收了軍士,將吳良、葉升、徐敬等一幹人犯以及家屬親戚之類,一並捆綁上殿來,聽太祖親自發落。其時文武大臣都進大內來請聖安。
太祖被吳良趕得走投無路,險些被吳良一刀砍中,脫身後他一時慌不擇路,竟去躲在魚東亭的假山洞裏,後來聽得賊黨已經讓禁軍殺退,太祖這才驚魂始定,忙來長春宮看望吳美人,卻見宮女們早已把她扶在了床上,吳美人右臂上挨了吳良一刀,正用幅白綾裹著,麵色和黃紙一樣,渾身都點染著血汙。
吳美人一瞧見太祖,不禁嗚泣如咽,燕語婉轉地說:“妾兄叛逆,臣妾罪該萬死!”太祖安慰她道:“這事與卿不相幹,卿隻管放心靜養就是了。”說罷再三叮嚀宮女,叫她們留心伏侍,自己便往永壽宮走來。
但見那甬道上被殺死砍傷的宮女,東一個西一個,有的身首分離,有的隻砍傷了手足,尚在那裏掙紮。太祖見了,也覺得慘目傷心。忽見帖蘭也倒在宮人的屍體旁邊,她的雙眸緊緊合著,麵色灰白,肩上刀傷處的血仍在汩汩地流個不住。摸摸胸口,尚有奄奄一息,太祖忙呼宮監,卻沒人答應,大約都四散逃走了。太祖沒奈何,隻得親自去攙帖蘭,可憐她香體綿軟,哪裏能夠行得動呢。太祖便拿出吃奶的氣力來,把她的頭擁在肩上,半扶半抱地一步步挨到永壽宮裏,然後扯了一塊衣袖,替帖蘭包紮上了傷口,又去金壺內取了半盞的清水,慢慢地灌入帖蘭口裏。過了好半晌,才見帖蘭星眼乍啟,微微呻吟了一聲“疼死我了”,那淚珠兒就似泉湧般地滾了出來。
太祖見帖蘭蘇醒,一把愁腸總算放了下來,也一樣地好聲好氣好話語地安慰了她,看天色已經大明,聽宮門口的雲板叮咚,知道大臣們來請安了。這個時候宮女太監們才漸漸地聚集圍攏上來,太祖吩咐一個內監,傳諭大臣們不必侍候,又令官人們好好地看護帖蘭。
興黨獄
不一會聽得景陽鍾響,已到了上朝時候,立時便有二十四個衛儀監,擁著鑾駕來迎太祖臨朝。太祖登上了鑾駕,太監們護衛著聖駕到得奉天殿上,太祖下鑾由殿前太監扶上寶座,文武大臣紛紛列班請安,三呼禮畢,各歸了班次。右丞相胡維庸卻托疾不朝。這時大將軍趙翼雲上殿奏知逆黨就獲,太祖諭令把吳良等綁上殿來,丹墀下的衛侍立刻就把吳良、葉升、徐敬等三人橫拖倒拽地拉到殿前跪下,太祖見了吳良,不覺冷笑一聲道:“吳良!朕不曾虧待你,為什麼糾黨行逆?”
吳良聽了,氣得血往上湧,圓睜雙眼正要回話,太祖怕他說出隱情來,急忙傳旨把吳良、徐敬、葉升等三人並其家屬人口一並綁出去砍了。徐敬怕死,便又攀出廖永安、曹聚等一幹人來。太祖一聽廖、曹等也通同謀逆,勃然大怒,立刻諭錦衣校尉去捕,然後械入刑部,太祖下詔全都賜死。
這一場黨獄,除了正犯誅族外,株連枉死的臣工和百姓,共戮一萬三千七百六十九人。臨刑的那天,紅日無光,京城內外滿罩著愁雲慘霧,怨憤之氣直衝霄漢,即使殺了這麼多的人,看太祖的樣子,卻還是餘怒未息,一時間朝野震驚內外恐慌,文武大臣無不互相危懼,真有晨不保暮之概,甚至於每天上朝離家時,都事先和妻子訣別,吩咐後事,這天如果活著回來,便合家慶賀,算是又多活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