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複辟 (2)(2 / 3)

第二天,五城兵司馬署因為接到了上皇重辦李剛的聖諭,所以李實來為弟弟李剛求情也不管用,事到如今,隻有一條路可求弟弟了,於是李實忙去奏陳景帝,並一再強調說這件事已在滿京城裏傳開了,景帝大驚於“上皇居然這樣放浪”,然後就以此為響且亮的硬梆梆的理由,諭令衛士,把南宮的大門守住,不準上皇無故出入。這樣一來,上皇就好似罪囚一般和南宮外的世界斷絕了聯係。

但就是這樣,景帝還不放心,他一向對於來自南宮的任何微小動靜都會大生猜疑,隻不過以前是暗著來,現在則可以明著幹了。禦用監阮浪在南宮服侍上皇,受賜鍍金繡袋與鍍金刀,阮浪又轉贈給好友宦官王瑤。此事被錦衣衛發現,阮浪、王瑤當即就被視作南宮同黨,杖責而死。

南宮的大門終日緊鎖,每天的膳食皆從門穴中遞進。如此嚴密的防範仍不能使景帝完全放心,最後他下令伐盡南宮樹木,以防有人逾越高牆,與太上皇取得聯係。

忽忽間已轉眼就是景泰七年,公元1457年的元宵剛到,好不容易做了皇後卻又為死了兒了朱見濟而悲傷過度的前瓊妃杭氏就患了風寒,很快寒熱交侵病症加重,一到仲春就也嗚呼哀哉了。

景帝不免又是一番心傷,心傷中一病就是八九日不能臨朝理政,百官皆惶惶無主,都去問安於左順門,太監興安卻狂傲地對他們說:“公等皆朝廷股肱,不能為社稷計,徒日日問安,有何益處?”

武清侯石亨見景帝病得厲害,就對太監曹吉祥、太常卿許彬、都禦史徐有貞、都督張祐等這幾個曾征乜先的功臣私下密語說:“公等欲得功賞嗎?”看大家對功賞點頭的同時又為功賞何以得而詫異,他又說,“如今景帝病已沉重,又無太子,不若乘勢請上皇複位,豈不是個不世之功嗎?”

為景帝一向所討厭的徐有貞自謂識得天文,他忙說近日來夜觀天象,果然紫微有變,預兆帝星已見移位。於是大家不幾日就商定,三更舉事,在這之前,他們把內外接應等一切準備都做好了。那天晚上,石亨擺了一桌筵席,請許彬、徐有貞、張祐等痛飲。到天交二鼓時分,石亨舉起酒盞往地上一擲道:“咱們這就幹吧!事成拜爵封侯,事敗就同這隻酒盞一樣!”

電掣雷轟愁雲慘霧埋忠魂

不能濟事就隻好舍命的眾人率領勁卒,先奔往南宮,可是宮門早已封得沉重如山,徐有貞手握著鐵錘敲了半天門,可裏麵屋宇寬敞宮闈深邃,一點反應也沒有。於是兵士就去拆了附近民房的石柱,懸在宮牆上盡力地撞,可是宮門仍絲毫沒有損毀,倒把牆垣震撞得塌了下來,隨著天崩地塌地一響,眾人就從牆缺口處的瓦礫中奔入了南宮。

這個時候上皇還沒有睡,他已如約地等在上書房,宮門再堅固、防範再嚴密也無法阻擋內外的合謀。看眾人向他俯伏稱萬歲,上皇仍有些猶豫,徐有貞朗聲說道:“人心一致,請陛下速登聖輿!”

上皇登輿後,眾人就簇擁著向東華門進發。到了城下,守門衛士攔阻,石亨大喝道:“奉接上皇進宮,誰敢阻擋?!”英宗自己也高喊道:“朕即太上皇帝也!”

衛士一見是上皇,慌忙開門,任石亨、徐有貞、張祐、許彬等一擁而進。到了宮門前,又被太監攔阻,徐有貞高聲叫道:“曹吉祥在哪裏?”

早已準備好了的曹吉祥打開了乾清門,奉天殿上,許彬、張祐扶上皇登上寶座。物換星移,風雲突變,時隔九年之後,英宗終於再次端坐在奉天殿的寶座上,重新成為了大明主宰。這一年,他三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