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一個塞外的美麗傳說 (2)(2 / 3)

孝宗聽說李廣暴卒,頗為惋惜,可又一想李廣頗有道術,此次暴斃或許中解仙而去也未可知,不禁又感到欣慰;最後皇帝陛下想到的就是李廣家中必定會有些異書,何不派人搜求來呢。於是孝宗馬上就命內監人等到李廣家中搜索秘籍,去不多時,就見領頭內監挾著書簿前來複命。

孝宗大喜,立刻披覽,不想並沒有什麼服食煉氣的方法,隻有一些出入往來的帳目,內列某日某文官饋黃米若幹石,某日某武官饋白米若幹石,約略核算,黃米白米,何啻千萬,不禁詫異起來,原來黃米白米就是李廣服食煉氣的方法,可再一想不對呀,於是便詰問左右:“李廣一家,能有幾口人?能吃這麼許多的黃白米?而且我聽說李廣家很狹窄隘小,這麼許多的黃白米可何處窖積呢?”

左右人聽了這位大笨伯的話,忍著笑回稟道:“萬歲爺有所未知,此乃李廣的隱語,黃米就是黃金,白米就是白銀。”

孝宗頓時大怒:“原來如此!李廣欺朕瞞上,暗地裏納賄收錢,罪實難容,文武百官無恥若此,更屬可惡!”馬上手諭刑部,並將簿據頒發,令法司按籍逮問。李廣當日,聲勢烜赫,大臣不與往來的真是絕無僅有,一聞此信,自然一個個寒心,彼此想了一法,隻好乞救於壽寧侯張鶴齡。

於是他們昏夜馳往張府,黑壓壓的跪在一地,求他到皇帝跟前求個情,就這樣,在張皇後娘家的府第裏,文武百官的無恥之態比之在李太監家更甚。壽寧侯張公開始也不應允,無奈朝中差不多所有的官員都來此跪拜不起,隻好全力擔承,到大內拜托了張後,經張後再三婉勸孝宗,這件事才得以寢息。

孝宗經這件事後,也開始覺悟了,於是仍然一如從前遠佞臣近賢良。三邊總製王越經言官交劾,憂懼而死,於是就特召前兩廣總督秦紘代替王越之職。他果然不負上望,練壯士,興屯田,申明號令,一時間明軍聲威大振。

萬歲山血案

弘治十五年春,正值孝宗三十歲大慶,此時馬文升已故,劉大夏也老病家居,朝中唯有謝遷、劉健、李東陽、李夢陽、戴珊等。由李東陽首倡,舉行孝宗萬壽。

孝宗自然十分有興,命工監在萬歲山搭了彩樓,自山頂直至山下,上皆五色彩絹作篷,下襯大紅錦緞毯,從山腳起至安武門止,十色五光,極盡壯麗。劉健又為孝宗草詔頒布四海,於是外郡大小官吏及百姓庶民也紛紛進京叩祝萬壽。外邦如阿裏那、陀羅、羅馬、柏賴塔、咖喇佛國、珠格葛沁、蒙古托賴、呼圖克圖大喇嘛、西藏教王、鄂勒部、滿住衛、沙葛淋、佛圖克等,也都遣貢臣來祝萬壽典禮。其中有一個天竺佛國即今之東印度,因為釋迦氏誕生,其地又稱佛國。本來兩國素不來往,但明廷強盛,天竺欲結好於中國,特央求西藏教王領路,也帶來了朝賀寶物“千秋竹”。

孝宗見從未通朝貢的國家也來祝萬壽,不覺滿心快樂,內監王安稟道:“蠻夷戎狄聞風來歸,足見陛下德薄海外,辟先皇未有之盛。宜額外施恩優容,以昭示來茲,也可以讓這些人知道感念,此正是天朝開附德的門徑,怕不化服外邦,使之都竭誠來歸嗎?”孝宗聽了很合心意,立即傳旨優待外邦來使,同時還讓外邦來使無須拘泥禮節,隻管依據各國習尚、互行其便就是了,然後孝宗還特意召見了天竺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