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去玩耍,他總要留意觀察那些高山、森林、樹木、奇花異草和奇形怪狀的小動物。看不夠時,他還要想辦法找一些可以帶回家的拿回去照著畫。經過一段時間的琢磨,他畫的東西越來越像了。鄉親鄰裏都親切地叫他“小畫家”。

這一天,嘉德娜想看看兒子。

“列奧納多!親愛的寶貝,你在哪兒呢?”

母親的呼喚,回蕩在小村邊。

嘉德娜本想再揚聲呼喚,卻在一抬眼之際,看到前方的沙灘上,列奧納多正蹲在那裏,不知在擺弄著什麼。她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站在那裏,欣慰地望著愛子小小的背影,掏出手帕揩(kāi)揩臉上的汗,又雙手伸到腦後理了理發髻(jì),這才笑吟(yín)吟地、輕輕地走過去。

嘉德娜走到列奧納多身後,才知道列奧納多是拿著一根樹枝,在沙灘上畫畫。

她俯身仔細一看,不禁大吃一驚!

列奧納多喜歡塗塗抹抹,她早已發現。列奧納多用炭條在羊圈的欄板上畫過綿羊,用刷牆剩下的白堊(è)土在灶房的牆壁上畫過公雞。

嘉德娜發現,列奧納多在沙灘上畫的,是她這個母親的身影!盡管隻是線條勾勒(lè)的圖形,然而她竟能一眼作出判斷!

淚水湧上了她的眼眶。

“列奧納多!”嘉德娜感動地呼喚。

“媽媽!”列奧納多轉過頭,扔掉樹棍,一頭撲進母親懷抱中。

1463年6月的一天。

清晨,列奧納多背著書包走出莊園。學堂在達·芬奇村的東南,而他卻向西北方向走去,在他的前方,遠遠出現了雲霧朦朧的聖巴侖特山峰。

今天他不打算去上學,聖彼特洛尼拉教堂開辦的那所學堂實在太枯燥乏味了,一位位教師總是繃著撲克牌麵孔,僵(jiānɡ)死的拉丁語法實在引不起他的一點興趣。

11歲的列奧納多已經變成個很有主見的少年了,他偷偷為自己選擇了另一個課堂:美麗鮮活的大自然。他把大自然尊稱“光明”,到光明裏去吧,那裏有我最好的老師。

今天,列奧納多又到山野裏去了,他要去的地方很遠,沒有一個夥伴。

腳下的小路歡快地向前延伸,在小丘和山岡爬上爬下,他是那樣頑皮,那樣活躍。

寂靜的山野已不像小時候那樣隻供他玩耍了,它們是一部百看不厭的大百科全書,讓你讀了又讀,而總也讀不夠。

列奧納多在一個由溪水彙聚的小水潭邊蹲(dūn)下了,他立刻聽到了那些熟悉的聲音:水波蕩漾著小草,舔(tiǎn)吻著石岸,不停地發出細碎的絮語絮語:絮叨的話。。

看,兩三隻叫不出名字的水鳥遊過來了,它們多麼悠閑。一對有蹼(pǔ)的腳掌均勻地劃破水麵,哦,遊來遊去的水鳥多像一條慢悠悠的小船,是了是了,有蹼的腳掌不就是船的槳麼……這就是說,我們人類的祖先原來是模仿水鳥才發明了槳的。

列奧納多一動不動凝視著視野裏的一切生命。

半小時後,野草萋(qī)萋的山坡又迎接了列奧納多。他被蕨(jué)草的葉片吸引了,眼光漸漸現出迷離的神情。“這是怎麼回事?記得冬天在觀察窗玻璃凝結的薄霜時,那凝霜的形狀不是很像蕨草一樣麼?是的,沒錯兒,窗玻璃的凝霜也是這樣,也有冰的葉梗(ɡěnɡ),冰的葉脈,和這蕨葉的形狀完全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宇宙的秘密由冰霜的結晶給泄露出來了”“好吧,先把這片葉子的形狀印在紙上,到了冬天再拿它和玻璃上的凝霜做比較。”

他開始工作了,先采下幾種草的葉子,放在平坦的石頭上,等它們晾幹;趁這時,從書包裏拿出一包木炭粉末(都是早些時候他自己研磨的),又拿出一隻杯子,用泉水將炭粉調成糊糊,最後從書包裏拿出標本夾,打開,裏麵有幾張吸水性能很強的草紙。

列奧納多開始製作拓片,步驟是:先把黑木炭糊輕輕塗在葉片上,然後小心翼翼地將黑乎乎的濕葉片印在草紙上,不一會兒,輪廓完整、脈絡清晰的草葉就拓在了草紙上。

列奧納多做這件事的時候是極專心的,他的一雙手比女孩還要靈巧,他的動作和技術完全可以和熟練的老工匠相媲(pì)美,而且這種製作拓片的方法,是他自己想出來的。

有誰能想到,列奧納多11歲時的這個小發明,竟然在十幾年後被許多考古家學了去,成為十五六世紀歐洲拓印古希臘浮雕、碑刻普遍采用的方法。

快近中午的時候,他走進一條山穀。

沿著一條山羊走過的小路向上走,他忽然覺得把他送上高處的,不是自己的雙腳,而是湧進心扉的一種自由和勇敢精神,一種快樂和新生的感情。

當太陽變成夕陽的時候,列奧納多戀戀不舍地往山下走去,他一身山野的氣味,疲乏而心滿意足。今天的收獲相當滿意,一個個小罐罐把書包塞得鼓鼓囊囊,小罐罐裏全是新捉的各種昆蟲(其中還有幾隻蛹呢,回家可以觀察它們能變出什麼來),當然,那幾張植物的拓(tuò)片就更珍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