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獲獎的經濟學家的貢獻就是上述研究的佼佼者。他們的貢獻主要在於:第一,按傳統的觀念,風險隻是和災難聯係在一起,資產定價理論把風險和機會聯係在一起,要想收益大,就須冒大風險。期權理論則創立風險交易市場,在追求收益的同時,還可以限製損失。布萊克和斯科爾斯期權理論成功的關鍵是,在期權交易中不用考慮人們對風險的不同態度也可以得到定量的結果。第二,他們發現在所有的參數中,隻有一個是需要從曆史的時間序列中來估計的,這就是股票價格的方差,其餘的參數如無風險利率等都可以用觀測值輸入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期權定價公式的誤差對時間比較短,沒有太大波動的期權交易可以達到1%。
199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對經濟學的貢獻是劃時代的。對此,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平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陳平指出:布來克等人的文章1971年就寫出來了,這時期權市場還沒有產生。從30年代到現在,大部分經濟學理論是落後於實踐的,惟一一次理論超前於實踐的就是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方程的發現。這是經濟學從定性走向定量的經驗科學的重要標誌。由於種種原因,布萊克和斯科爾斯1971年的論文直到1973年才發表出來。這時芝加哥的期權交易市場才開張了一個月。論文發表兩年以後,美國很多大的證券交易商和投資銀行都將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輸入計算機,進行交易操作。因此,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對規範市場行為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現在期權交易市場已經達到上萬億美元的交易額。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交易者在運用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
陳平認為,獲獎者的理論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從1988年起,這個新領域被定名為“金融工程”。冷戰時代的高科技是原子工程、航天工程,而冷戰以後的高科技除了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當屬金融工程。這一領域可以說蒸蒸日上。國際上一講到“工程”,比如航天工程,就必須有一個定量的科學理論作支持,並且可以用來解決實際的應用問題。“金融工程”主要是要求在日常管理,尤其是在風險管理上有定量的理論可以運用。
最重要的是期權定價理論所帶來的經濟學方法上的革命是大家所公認的,也成了經濟學方法上的分水嶺。原來人們懷疑人的行為怎麼能用數學描寫?因為人有創造性,人不是機器。但期權理論的成果說明,在一定條件下,人的集合行為不同於個人行為,是能夠滿足一定數學規律的。期權理論自身創造出的一個很大市場,這個市場對分散和管理風險的巨大作用都說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