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樹立正信念,傳遞正能量(1 / 1)

信念支撐我們的行為

我們在觀察自己的內心世界、開始給自己裝藏,甚至給自己洗腦之後,我們開始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信念和信仰!

在我們當下談這個話題似乎有點奢侈,全世界有十五億人沒有信仰,其中有十四億人在中國。在我們身邊,一切事物都是以利益的多少為衡量標準,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金錢,真的有信念和信仰這個東西嗎?

什麼是信念?信念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對某種思想理論、學說和理想所抱的堅定不移的觀念和真誠信服與堅決執行的態度。那麼什麼是信仰?信仰是指人們對某種理論、學說、主義的信服和尊崇,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和活動指南。它是一個人做什麼和不做什麼的根本準則。

定義很複雜,我來簡單闡述一下。比如,我認為人要努力工作,不能懈怠,才能有所成就。而我有時候也會和朋友一起,小酌一下,虛度一段時光,我也沒有什麼不舒服的狀況。那麼,“努力工作,不能懈怠”就是我的信念,不是我的信仰,而當我一旦做了以上的事情,我就會內疚、痛苦、懺悔,甚至不能生活下去,那麼,“努力工作,不能懈怠”就是我的信仰了,它已經上升了,上升到高於我的層次了!再簡單一點說,就是信念是為我服務的,而我是為信仰服務的!

信念包含信仰,信仰屬於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現形式。人的信念可以有很多,而信仰基本隻有一個,一旦有了信仰,我們就將被信仰主宰。一個人有很多的信念支撐著,否則人就生活不下去,而沒有信仰,我們也能活下去,隻是我們的人生使命,也就是人生的意義有一點漂移和迷離。

看一個老段子:是坐在寶馬車裏哭泣,還是坐在自行車上微笑?

其實這是個偽命題,如果你能在自行車上微笑,那麼你坐自行車沒有問題,我恭喜你,不管坐什麼車,隻要符合你的信念,能發自內心地微笑,你就是幸福的。問題是,你能嗎?

在當下的這個社會,在紛雜的各個信念係統都不明晰的情況下,金錢顯得特別耀眼。有人說要注重精神,注重意義,可是任憑你再怎麼說,都顯得軟弱無力,於是我們一起向錢看,坐寶馬就是成功的標誌,所以會笑,即使很辛苦!

現象是由社會決定的,不是個人!而信念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我們可以選擇的,我們可以選擇性地建立,隻要你不迷惘,不被裹挾。改變自我的關鍵,是身心同步成長。

信念需要定期更新

我們需要建立信念,而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的信念,大多是很好的,否則我們就不能生存生活到現在,當然,也有一些不是很好的信念,它們可能會對於我們的行為,甚至我們的人生使命產生負麵的影響,也要預防。

不好的信念的三個特征:

(1)絕對化要求:是指人們以自己的意願為出發點,對某一事物懷有認為其必定會發生或不會發生的信念,它通常與“必須”“應該”等這類字眼聯係在一起。

(2)過分概括:這是一種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非理性思維方式的表現。好像以一本書的封麵來判定其內容的好壞一樣。

(3)糟糕至極:這是一種認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發生了,將是非常可怕的、非常糟糕的,甚至是一場災難的想法。

相對於信念的以上三個特征,那麼在我們的生活中常見的十一種不合理的信念有:

(1)一個人絕對要獲得周圍人,尤其是自己所看重的人的喜愛和讚許。

(2)一個人是否有價值,完全在於他是否是個全能的人,即能在人生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方麵都能有所成就。

(3)世界上有些人很壞、很可憎,所以應該給他們以嚴厲的譴責和懲罰。

(4)如果事情發展非己所願,那將是一件可怕的事。

(5)不愉快的事情總是由自己不能控製和支配的外界環境因素所致。

(6)現實中的困難和責任無法麵對,隻好逃避。

(7)人們要對危險和可怕的事時時加以警惕,並不斷注意其發生的可能性。

(8)人必須依賴他人,否則難以完成任何想做的事情。

(9)一個人以往的經曆和事件常常決定他今後的道路。

(10)一個人應該關心他人的問題,並為他人的問題而悲傷難過。

(11)對一生的每個問題,都應有一個唯一正確的答案,如果找不到這個答案,就會痛苦一生。

捋一捋我們的信念,是否有不確定的信念,或者一些不適合的信念!將它清理出我們的思維,優化我們的信念係統,讓我們的人生更加輕鬆自如。改變自我的關鍵,是身心同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