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信被傳記作家克瑞斯提遜所引用(哈佛在勝利中不完全是心胸開闊的,到最後,他一直堅持用星雲這個術語而不用夏普裏喜歡的星係)。
哈佛發現宇宙是巨大的,銀河係幾乎微不足道,因而幾乎是一夜之間在科學上一舉成名。但他早已轉到另一個新問題上。數年來,天文學家們已注意到,來到那座星雲上的光比原來更紅了。這種所謂變紅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離觀察者而去的運動(同類事情發生在聲音上:當警車從一名聽眾身邊奔馳而去時,警笛的聲音似乎降低了)。
哈佛和他的助手密爾頓·哈姆遜開始測量這些正在退卻的星雲的距離,建立了現在被稱作哈佛定律的東西:一個星係地球越遠,它跑開的速度越快。有可能,宇宙總的說來正迅速擴大嗎?這樣的結論非同尋常,幾乎引起人的幻覺,卻似乎無法回避。
當愛因斯坦聽到哈佛的發現時,他欣喜萬分。早在十多年前,他的新的廣義相對論告訴他,宇宙一定要麼在擴張,要麼在收縮,但天文學者告訴他不是如此。由於沒有作出更好的判斷,愛因斯坦用另外一個因素演示起他的幾個雅致的等式,他給這個因素起了一個宇宙學術語——一種反萬有引力的力,它使宇宙不至於自我毀滅。
但突然間,這個宇宙學術語變得多餘了。畢竟,愛因斯坦的直覺是對的。他犯的大錯過去使他一直懷疑自己。1931年,在訪問凱爾特克期間,這位偉大的重量級物理學家登上威爾遜山頂看天文望遠鏡,親自感謝哈佛使他從愚昧中解脫出來。
由於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巨星向他表示敬意,哈佛理所當然地也變成了一顆受人歡迎的巨星。1936年他寫的關於他的發現的書《星雲王國》鑄就了他的聲望。遊客和好萊塢名星一樣,驅車上山,對哈佛發現宇宙的天文台驚歎不已。他和他妻子格雷斯雙雙被收入在加州社會的傑出人物之列。
哈佛對天文學的最新貢獻是在帕勒馬山海爾望遠鏡的設計和建造中扮演了一個核心角色。海爾望遠鏡的威力比互克望遠鏡大四倍,是此後40年內最大的望遠鏡。也許這種狀況會持續更長的時間,但卻被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斷了。哈佛的事業也是如此。這位“外行”當上了阿伯丁試驗基地彈道研究的頭目(一次,這個傑出的天文學家冒著極大的個人危險,花了一下午時間試驗發射反坦克火箭,以找出一個設計漏洞)。
1949年,哈佛終於在海爾望遠鏡重新啟用時回到了那裏。但太遲了,他患了嚴重的心髒病。他再也沒能完全恢複過去在寒冷的天文台熬整夜工作那樣的精力。雖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有新的發現,但他回天文台工作可能增加了他的名氣。
唯一逃避他的榮譽是諾貝爾獎——不是因為他自己缺少努力,他做任何事都盡全力。在20世紀40年代晚期,他甚至雇傭了一個宣傳代理人來促進他的事業。是因為諾貝爾獎沒有設天文學獎,等到諾貝爾委員會認定天文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時,已經太遲了。圈內的人士們說,哈佛1953年逝世時,他正處在獲得諾貝爾獎的邊緣。
哈佛一定會感到安慰的,哈佛太空天文望遠鏡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個望遠鏡以完全欣賞的深度探索宇宙。哈佛天文望遠鏡無論提示什麼奇觀,它們都是在哈佛從加州的一座孤獨的山頂首先瞥見的舞台上繁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