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大學之後,維納的興趣就沒穩定過。第一年,他對物理和化學產生了旺盛的熱情,常常自己偷偷溜進實驗室去做化學實驗或去進行電學的課外冒險,且常常自己構思出一個實驗,再想辦法去實施。這時,還不知自謙的小維納對同學們稱讚他從數學神童變成了工程學神童很得意。當然,由於他數學起點高,本專業課程也根本不在話下。
第二年,維納的興趣又從工程學轉向了哲學。他為斯賓諾莎對倫理學的精確見解和萊布尼茲的多才多藝所傾倒。他貪婪地閱讀大部頭的哲學書籍,從中吸收智慧的營養。哲學,這些人類精神的精華,使他的小腦袋更豐富,更深刻,也更想入非非了。正是這種深厚的哲學基礎,使他後來能深刻領會羅素思想底蘊,受到獲益終生的啟蒙。
第三年,他的興趣又轉向了生物學。這一次他似乎真的鑽進去了,他認定自己應該成為一個生物學家。他常常偷偷跟著生物係的學生外出采集標本,自己博取生物係實驗室看門老頭的好感和信任,以便經常溜進去看人家做實驗,要不是後來闖了一次禍,他這種小灶也許一直可以開到畢業。
一次,他企圖自己做一次解剖實驗。便約了兩個同學,從那位善良的看門人手中要來了一隻豚鼠,溜到實驗室中解剖起來。但由於他們行動遠沒有思想跑得快,顯得手忙腳亂,結果不但忘了用麻藥,結紮動脈時也沒有正確地將動脈與連在一起的靜脈及神經分開,致使手術還沒有做完,那頭可憐的豚鼠就活活疼死了。這下闖了大禍,生物係的教授金斯氣衝衝地闖了進來,大發雷霆。因為在那裏,如此不人道的活體解剖是犯法的,很可能使實驗室被取消解剖權。
這件事情發生後,維納受到了多方的衝擊,不得不把神蕩不已的心再重新收回數學上來。直至18歲那年以一篇有關數理邏輯的論文在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拿到博士學位後,維納來到英國的劍橋深造。在這裏,他所師從的是他的第一個啟蒙導師、大哲學家、大數學家羅素。脫離父親的直接管束及劍橋清新的學術氛圍,使維納感到心清氣爽,神采飛揚。富有英國貴族氣派的羅素的非凡氣度、聰慧頭腦、傑出思想,以及優雅流暢的語言陳述,都使維納如癡如醉地歎服。第一次與第一流學者探討交流,又使他倍感莊嚴和神聖。可是沒多久,羅素便憑他敏銳的洞察力,發現了維納不是那種專心於數學而不渝的人。於是,羅素因材施教,對他進行哲學啟蒙。在羅素的啟發下,維納把以前零散的哲學知識變成了思維工具,懂得了建立學科間關係的意義。這裏所得的教益,是維納最終選擇交叉學科作為研究方向的最早萌芽。
一年後,由於羅素外出講學,維納轉投到德國哥廷根大學希爾伯特門下。希爾伯特是人類有史以來所出現過的最偉大的數學神才,幾乎可以說是世界上惟一一個真正通曉一切現代數學領域的數學家。來到哥廷根大學後,希爾伯特思想之深刻,視野之廣闊,知識之淵博,簡直使維納為之震驚。把數學作為一種打開自然之謎的工具和技術,這與當時把數學作為純粹形式係統不同的深邃見解影響了維納,使他能最後以數學統一物理、工程、神經生理等領域。隻有在這裏,他才真正讀懂了數學,愛上了數學。原來,數學與他那萬花筒般的幻想世界是一致的。
創立控製論,這是一項需要有廣博知識、敏銳洞察力,並且在科學、哲學、技術各部門有濃厚功底的工作。非維納這類人才所不能為。所幸的是恰好在社會需要這個人物之前,出現了裏奧、羅素、希爾伯特、塔夫茨等人。這是維納的幸運,也是曆史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