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丁尼一世,生於公元483年,死於公元565年,拜占庭帝國的皇帝。他在位期間,恢複了古羅馬帝國的疆域,編訂了《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國中最有作為的皇帝。
公元483年,查士丁尼一世出身於馬其頓的一個農家,他的叔父查士丁在君士坦丁堡擔任禁衛軍將領。查士丁尼一世在叔父的幫助下,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公元518年,查士丁一世被擁為拜占庭帝國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幫助年事已高的叔父處理朝政。查士丁無嗣,收查士丁尼一世為養子,並授予要職。公元525年,查士丁尼一世獲得愷撒稱號,公元527年4月,稱奧古斯都,與查士丁共執朝政。8月,查士丁去世,查士丁尼一世在元老院及軍隊的支持下,順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開始獨掌朝政。
查士丁尼一世精力旺盛,組織能力強,人們稱他為“永不睡覺的帝王”。他的妻子提奧多拉是個美麗、聰明的女人,有著堅強的決斷和勇氣,在政治上給他以很大的幫助,曾經支持查士丁尼一世無情地鎮壓了尼卡起義,鞏固了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但是,查士丁尼一世的政治抱負和謀略更為深遠,他把自己當成愷撒的繼承人,一心想重振古羅馬帝國的雄風,收複失去的土地。因此,他在位期間四處發動戰爭,相繼消滅了汪達爾王國、東哥特王國,打敗了西哥特人的法蘭克人,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把地中海重新變為羅馬帝國的內湖。
查士丁尼一世一生致力於自己的光複計劃,在連年的征服戰爭中顯示出他作為最高指揮者的才幹和謀略。他剛剛登上帝位時,拜占庭帝國東有宿敵波斯,北有野蠻的斯拉夫人,使得他不能集中力量征服西方。因此,查士丁尼一世要實現自己的計劃,必須先解決後顧之憂。他的辦法之一就是重金收買。這在當時社會是很行得通的。在拜占庭軍隊接連取得對波斯帝國的勝利後,他不惜花費大量的黃金賄賂波斯執政者,公元532年,終於以1.1萬磅黃金買來了東方的暫時和平,同時又用重金收買斯拉夫人的酋長,以求得北部邊疆的平靜。穩定了東方和北方邊境後,拜占庭帝國就可以全力征服西方了。這從軍事謀略學上說,叫做集中全力攻其一點。查士丁尼一世開始著手實行自己的計劃。
當時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許多新的民族國家。查士丁尼一世經過分析,選中了北非的汪達爾人作為自己的第一個目標。曾經朝氣蓬勃,多次打敗東羅馬軍隊的汪達爾人,到了此時,已經失去了昔日的銳氣。汪達爾王國的政權是各民族國家中最不牢固的,內外交困,防衛薄弱。但是這些在西羅馬帝國舊址上建立國家的民族,一直對東羅馬帝國抱有戒心,總是團結起來共同對付東羅馬帝國。為了瓦解敵人的團結,迅速征服汪達爾人,查士丁尼一世巧妙地尋找了一個戰爭借口。
公元531年,汪達爾國王希爾德裏克被他的侄子格裏梅爾推翻,並遇到囚禁。希爾德裏克曾經是查士丁尼一世的盟友,因此,查士丁尼一世寫信給格裏梅爾,要求立即釋放原國王,恢複他的統治。這個要求被格裏梅爾拒絕,查士丁尼一世便以此為借口,發動了征服北非的戰爭。西哥特人和東哥特人本想出兵援助汪達爾人,但是卻被查士丁尼一世的戰爭借口所迷惑,他們錯誤地認為拜占庭帝國派出軍隊隻是為了幫助希爾德裏克恢複王位,討伐格裏梅爾,並不是為了恢複西羅馬帝國在北非的領土而進行的征服戰爭,因此都中了查士丁尼的計謀,沒有出兵援救。東哥特王國的攝政王太後埃瑪拉森莎反而出於個人私怨(汪達爾人曾處死了她的姑母),還為拜占庭遠征軍提供西西裏島作為補給基地。
公元533年6月22日,拜占庭遠征軍共1.5萬人,在拜占庭名將貝利薩留的率領下出發。8月,遠征軍在北非登陸,貝利薩留遵照查士丁尼一世的指示,聲稱隻是討伐格裏梅爾一人,絕不是對汪達爾人民的征服,並利用當地部落與汪達爾貴族之間以及汪達爾貴族內部的各種矛盾,一舉攻占汪達爾首都新迦太基。格裏梅爾聞訊殺死了前國王希爾德裏克。翌年三月,拜占庭軍隊占領汪達爾,俘虜格裏梅爾,北非立即被並入拜占庭帝國的版圖。查士丁尼一世為貝利薩留舉行了隆重的凱旋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