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臨危赴任,察水尋策(2 / 2)

林羽每到一處,都神情凝重,仔細查看,嘴裏念念有詞,分析著水患成因,“這兒土質太過疏鬆,河水輕輕一掏,就像挖沙堆似的,壩體根基不穩,可不就塌了;再看那邊,河道彎曲得太離譜,水流轉不過彎,全一股腦懟在岸邊,長此以往,啥堤壩也扛不住啊。” 一邊說著,他還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放在掌心撚搓,感受土質粗細,又湊近鼻子聞聞,判斷泥沙含量,那認真的模樣,就像個老到的郎中在給病人診脈。

正走著,前方不遠處有一群百姓,正望著被淹的農田唉聲歎氣,滿臉愁苦。林羽趕忙大步走上前去,臉上堆滿笑容,那笑容在滿是泥水的臉上顯得有些滑稽,卻透著真誠與親切:“各位老鄉,我是朝廷派來治水的林羽,想跟大夥打聽打聽,往年這水患,都是咋個情況呀?”

百姓們先是一愣,打量著眼前這位渾身泥水、卻彬彬有禮的官人,眼中閃過一絲希望。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抖抖索索地走上前,聲音帶著幾分滄桑與無奈:“官人呐,這黃河水患,就是俺們的噩夢呐!每年汛期一來,那水跟瘋了似的,堤壩年年修,年年被衝垮,俺們的莊稼、房子,都被禍害得不成樣子,日子過得苦哇。” 說著,老人眼眶泛紅,渾濁的淚水在眼眶裏打轉。

林羽輕輕拍了拍老人的肩膀,安慰道:“老鄉莫急,朝廷這次就是鐵了心要治好這水患,咱一起想辦法。您再跟我講講,以往洪水最常從哪兒決堤,水退了之後,這土地還能恢複幾分肥力?”

眾人見林羽態度誠懇,便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有的指著遠處一處河道拐彎處,說那是 “老決口”,每次洪水都愛從那兒撕開個口子;有的唉聲歎氣道,水退後,土地鹽堿化嚴重,種啥都長不好,像被施了魔咒。林羽一邊聽,一邊認真記錄,筆尖在泛黃的紙張上飛舞,寫下密密麻麻的筆記,偶爾還停下筆,追問幾句細節,那專注的神情,讓百姓們心裏漸漸燃起了希望的火苗,覺得這次,或許真能把這黃河水患給治住了。

日頭漸漸西斜,原本明晃晃的天空被染成了一片橙紅色,像被打翻了顏料盤。林羽和眾人還在河岸忙碌著,他的雙腿像灌了鉛似的沉重,每一步都邁得艱難,蓑衣上掛滿了泥水,沉甸甸的,可他的眼神依舊熾熱,望著滔滔黃河,心中已然勾勒出一幅治水的藍圖,那藍圖裏,黃河不再是肆虐的猛獸,而是溫順流淌、滋養沿岸的 “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