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1947年(3 / 3)

劉伯承比喻山東為蔣軍之頭,陝北為蔣軍之足,而劉、鄧大軍進據中原後,則把敵人攔腰砍斷。鄧小平則比喻山東和陝北為啞鈴的兩個鐵錘,中原地區為鈴把,此舉正好把鈴把砍斷,使敵首尾不能相顧。

陳賡、謝富治兵團(晉冀魯豫野戰軍一部),於8月23日也由山西省南部渡過黃河,挺進豫西與劉、鄧大軍相呼應,對隴海線蔣軍展開攻擊。10月13日,殲武庭麟等師若幹旅,共三萬一千人,割斷蔣軍潼關至洛陽間的聯係。至11月下旬,殲整編十五師殘部,活捉師長武庭麟,建立豫西十餘個縣的解放區,孤立洛陽,威脅潼關。

華東野戰軍自9月7日至9日於菏澤沙土集殲蔣軍整編五十七師兩個旅,共九千五百餘人。9月至11月殲敵數萬人,打斷徐州至蘭封路段,恢複並發展了豫皖蘇解放區,孤立了開封和鄭州之敵。

10月,李先念部解放軍亦進入大別山區。

1947年11月7日,蔣以虞電命成立國防部九江指揮部,派白崇禧部會戰九江,進行統一指揮五省轄區作戰,並指導豫皖贛湘鄂五省省政府和該省之保安部隊。其任務是“徹底戡平津浦路以西,長江以北,平漢路以東,淮河以南大別山區匪亂,鞏固治安”。

同時派江防艦隊協助作戰,封鎖長江。主要是第五綏區和第八綏區部隊和張淦第三兵團,張鎮首都衛戍司令部、直轄部隊等,約二十餘萬人。劉、鄧大軍此時為一、二、三、六、十、十二等六個縱隊,共二十個旅、九萬一千餘人,兵力相差懸殊。

11月27日開始作戰。劉、鄧殲敵四萬一千餘人。12月中下旬,劉、鄧命主力一部越過平漢線,突圍西進,開辟桐柏、江漢兩解放區。

同時,陳毅、粟裕大軍和陳、謝兵團聯合進攻,出擊隴海線民權至碭山段,平漢線新鄭至確山段。12月1個月中,殲敵四萬五千餘人。迫使白崇禧分兵北援。

12月底,劉鄧和陳粟、陳謝兵團共三大力量,會師於平漢線遂平、西平地區,然後攻擊許昌、漯河蔣軍補給站。從此以後,鄂豫皖解放區和豫皖蘇、豫西兩個解放區連成一片。因此,三大力量更於中原地區成為鼎足,割斷南京和西北、鄂北、華北蔣軍的聯係,威脅南京和武漢。蔣的此次圍攻又失敗了。

這三大力量自9月至12月共殲蔣軍十九萬五千餘人,解放一百座縣城,創立了江淮河漢解放區。將蔣之南京至武漢地區的頭和腹部之間砍斷。挺進大別山為解放軍進行反攻做好了準備。

由於陳、謝兵團自8月23日於晉南渡河南下,胡宗南生怕潼關失守,便急令劉戡二十九軍南撤。9月西北解放軍在彭德懷指揮下追殲劉部。於10月、11月間,共殲敵萬餘人。

華東解放軍許世友、譚震林兵團(膠東地區)也於陳、粟主力部隊自沂蒙山區轉攻蘇皖之敵時,展開反攻,自9月至12月底收複膠東萊陽、平度、掖縣、萊陽、?、黃縣,蓬萊、牟平、高密、膠縣等城,共殲敵6萬餘人。

華東解放軍蘇北兵團,從8月至12月殲敵二萬四千七百餘人,收複蘇北解放區。

晉察冀野戰軍,於9月積極展開攻勢。於9月2日至23日,殲敵五千餘人。

10月10日至26日,向保定南北夾擊。蔣命羅曆戎第三軍增援保定。羅軍於清風店地區被殲。加上其他部隊,此次共殲一萬七千二百餘人。第三軍軍長羅曆戎被俘。華北解放軍旋於11月6日至12日一舉攻克石家莊,首開攻堅戰紀錄,全殲第三軍之第三十二師和其他部隊共二萬四千零二百餘人,又使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

12月27日至28日,晉冀魯解放軍太嶽部和西北解放軍一部,攻克運城,肅清晉南之敵。殲敵一萬三千餘人。

東北解放軍,於9月15日至11月3日,開始了大規模的秋季攻勢。殲敵六萬九千七百餘人,收複城市十五座。蔣介石的東北精銳之師,至此已完全孤處於錦州、營口、沈陽、四平、吉林、長春等各大、中城市地區,互不相連。

蔣介石的整個部署已經完全被分割得支離破碎,成為片片孤島。西北胡宗南,除和四川相連處,已和中原、華北、東北完全分割開;閻錫山則被圍在山西中、北部;東北和華北之間也因山海關至錦州各段中斷而被分開。華北傅作義部則孤守平、津市區。徐州至平津間,已完全被解放。徐州至南京間交通也在被威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