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吃緊,蔣介石迫令東北“剿匪”總司令衛立煌由沈陽出兵支援錦州,並派參謀總長顧祝同到沈陽督戰執行蔣介石的命令。衛立煌拒絕執行蔣介石的命令,賭咒發誓地說:“出了遼西一定會全軍覆沒,你不信我同你畫押!”顧祝同與衛立煌多次爭吵,“將一切不堪入耳的話都說出來了”。衛立煌為了免於被人民解放軍消滅,極力忍耐,但對出兵遼西的命令是絕對不下的。衛的打算是將主力撤至營口從海上逃走,讓蔣介石從關內派兵去救錦州之急。顧祝同回南京向蔣介石報告:“東北負責將領不服從命令,企圖避免作戰”等等。
蔣介石聽到顧祝同的彙報後,非常憤怒,於9月30日親飛北平,找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命傅作義出兩個軍的兵力救援錦州。蔣介石在北平“華北剿總”司令部對傅作義等十餘名高級將領訓話,大意說:革命發生了困難是長期的,他料到八年後美蘇必戰,戰爭的結果是美國勝利,我們也勝利。傅作義回憶說:蔣介石“那次講話整個泄氣,大家聽了後,覺得完了,蔣介石從來沒有這樣講過話,而這次來這樣講是泄氣而不是打氣,尤其蔣介石自己毫無信心,想靠美國人僥幸的獲勝還有什麼打頭呢……”傅作義這位以晉奉大戰時守涿州而一舉成名的西北軍名將接著說:“這是他對蔣介石思想上起變化最深刻的一次。”
10月2日,蔣介石又飛臨沈陽,當天下午在沈陽“剿總”對師以上人員講話。他說:“我這次親到沈陽來,是救你們出去。你們過去要找共軍主力都找不到,現在東北共軍主力已經集中在遼西走廊,正是你們為黨國立功的好機會。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發揮過去作戰的犧牲精神,和關內國軍協同作戰,一定可以成功的。關於空軍的協同、後勤的補給,郭總司令和周司令已給你們計劃準備好了。我經常要住在沈陽、葫蘆島,你們有什麼情況,要多聯絡。萬一你們這次不能打出去,那麼來生再見。”
到會的人聽到蔣介石最後一句話很不滿意,認為是“不祥之兆,”但也表明蔣介石要同人民解放軍在東北決戰,連他自己都已經是沒有把握的。
10月3日,蔣介石對遼西作戰方案親自作了詳細的部署,給各部隊下達了命令,即於當日下午飛返北平。5日,蔣介石飛天津視察塘沽新港,遂即乘重慶號軍艦親赴錦州灣的葫蘆島部署。6日,蔣介石給駐守葫蘆島的將領開會,訓話說:“這一次戰爭關係重大,等華北兩個軍及煙台一個軍運到後,協同沈陽國軍包圍錦州的共匪,然後接應沈陽國軍到錦州。各將士的任務重大,幾十萬人的生命,都交給你們負責。要以殺身成仁的決心。”蔣介石指定第三艦隊以最大口徑的24門大炮擊毀塔山解放軍陣地,當日還向守衛錦州的“冀遼熱邊區司令”範漢傑通電話慰問。
蔣介石在葫蘆島部署完畢後,於10月7日乘重慶號軍艦返塘沽。途中,蔣介石在重慶號軍艦上戴著白手套到處摸,發現有灰塵,於是當海軍司令桂永清陪蔣介石吃飯時,蔣大罵桂永清說:“海軍腐化墮落成這樣,要亡國!”一直罵到吃完飯,嚇得各將領再不敢陪蔣介石一起吃飯了。
10月7日蔣介石回到北平,8日,蔣介石對傅作義說他要到上海去,傅作義因戰局緊張就勸蔣不要去,蔣介石說他有私事要去辦。原來是蔣介石接到宋美齡的信,告訴蔣經國在上海“打虎”抓了擾亂金融的孔令侃。蔣介石是要到上海去救大外甥。傅作義針對蔣介石的這種做法說:“蔣介石要美人不要江山,我們還給他幹什麼!這是我對蔣介石思想失了信仰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蔣介石於10月8日由北平飛到上海,發現大外甥已被夫人救回南京,他便於9日也回到南京。此後的幾天,蔣介石接連收到錦州告急的電報。錦州若失守,在東北的40餘萬軍隊將成為甕中之鱉。於是,蔣介石於10月15日,偕宋美齡再度飛臨沈陽,親自督戰指揮,“以期救護我範漢傑、盧浚泉等忠勇將士”。蔣介石到沈陽的當天,就用飛機給錦州的範漢傑空投一封“手諭”,叫範“能守則守,不能守則退出錦西”。同時也給長春守將,東北“剿總”副司令鄭洞國空投一封“手諭”,命令鄭趕快突圍,“如不遵令突圍,定以軍法從事”。但是,就在蔣介石空投手諭的當天夜裏,錦州被解放軍攻克。10月16日,當蔣介石得知錦州失守,“七萬精銳國軍”被全殲的消息後,嚇得不敢在沈陽再住,急忙偕宋美齡飛回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