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塞多紐斯(Posidonius)告訴我們,羅馬人稱馬塞拉斯為他們的“劍”而費邊是他們的“盾”;結合前者的積極進取和後者的保守穩重,必然可以拯救羅馬於危亡之中。漢尼拔從多年的經驗得知,他與馬塞拉斯的交戰就像遭遇一條奔騰的激流,強大的力量把他的軍隊驅退,會給他們帶來相當的傷亡;費邊雖然平靜毫無聲息從旁邊掠過,卻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蠶食最後消耗殆盡。對他而言,最可怕的情況,就是馬塞拉斯的運動戰和費邊的消耗戰。
這次戰爭整個期間,漢尼拔始終要與這兩位將領或其中之一鏖鬥不休,因為他們都曾經五度擔任執政官,或者以法務官、代行執政官或執政官的身份,總是在軍隊中負起指揮和管理的責任,直到最後,馬塞拉斯落入漢尼拔為他所設的羅網之中,在第五次執政官任內被殺【135】。漢尼拔所有的神機妙算對費邊都不能發揮作用,僅僅有一次費邊差點落入他所設的圈套,那是他收到梅塔朋屯(Metapontum)【136】的重要人物送來偽造的信函,要求他率領軍隊前往就會獻城投降,並且表示他們完成準備期待他的到達。這樣的安排讓他感到動心,決定率領部分軍隊向該城進軍,為此舉行鳥卜發現不利的凶兆,才臨時改變主意。不久以後,才發現那些信件出自漢尼拔的授意,在那座城市附近設置埋伏,要等待他自投羅網。他之所以逢凶化吉,就我們的看法,隻能歸於神明的恩惠而非本人的智慧。
20
為了使其他的城市和盟邦不致出現背叛的狀況,不要使用嚴酷高壓的手段,而是待之以公正和藹的態度,更不能因為稍微發生一點征候,就產生懷疑和猜忌的心理,就這一方麵而論,費邊的作為獲得豐碩的成就。據說某次有人向他報告,說是有位作戰英勇而且出身良好的馬西人(Marsian)【137】,暗中與幾位士兵商量要逃亡降敵。費邊沒有采取任何卑鄙的伎倆,隻是將他叫來坦誠相告,說是知道他建樹的功勞和卓越的服務受到忽視,這完全是身為上官的錯誤,因為他們對部下的獎賞,不是按功績而是出於個人的喜愛。費邊說道:“從今天起,你要是有任何不滿,如果不來見我而與別人商量,那就是你的過失。”說完這些話以後,送給他一匹駿馬和其他的禮物。從此以後,全軍再也找不到比這位馬西人更為忠誠可靠的部下。
費邊的說法非常合於理性,他認為那些訓練馬匹和獵犬的師傅,為了除去畜牲的野性和暴怒,通常要給予溫和的撫慰,不能一味靠著虐待和鞭笞;那麼領導統禦的原則是運用人性和善意來維持秩序和紀律,不應該像園丁對待野生植物那樣,采用割刈和焚毀的方式,須知那些野菜受到妥善的照料,也會逐漸純化能夠供人類食用。
某次幾位軍官向他報告,有個士兵經常擅離守備位置在夜間外出,他問起該員的狀況,大家都說他是盧卡尼亞人,平日的表現非常優異,特別列舉過去立下的戰功。費邊經過嚴密的調查,發現這個家夥時常做出違犯法紀的勾當,是為了去會晤一位他所戀愛的少女。費邊私下派人找到那位女郎,很秘密地安置在自己的帳篷裏麵,然後將那位盧卡尼亞士兵叫到身旁,說已經知道他為何時常在夜間離營外出,按照軍隊紀律和羅馬法條,這種罪行可以處死刑,姑念他作戰勇敢立下功勞,願意赦免他這項過錯,為了使得他以後能表現良好的行為,決定派一個人在旁監督,並且要對他的行為負起責任。費邊說完這些話以後,就把那位少女叫出來,士兵對眼前的奇遇感到無比的恐懼和驚愕。他於是對這兩個人說道:“過去的一切都是為了這位少女;可以根據將來的表現,知道你在夜間外出,究竟是為了愛情,還是懷有其他不良的企圖。”21
還有一件事情,性質與上述的狀況都很類似,結果使他能夠光複塔倫屯(Tarentum)【138】。他的軍隊裏麵有一位年輕的塔倫屯人,這位青年還有一個感情很好,對他非常信任的姊妹,還居住在被敵人占領的故鄉。他聽說在漢尼拔手下擔任守備部隊指揮官的布魯提姆人(Bruttian),深愛著他的姊妹,於是心裏懷抱希望,要使這種關係有利於羅馬。一開始就將他的計劃報告費邊,表麵上看來他是一個逃兵,離開軍隊回到塔倫屯;過了幾天,那個布魯提姆人都沒有來看他的姊妹,因為他們還不知道她的兄弟已經明了兩人的戀情;這位年輕的塔倫屯人找到機會問他的姊妹,聽說一位有權勢和地位的男子正在追求她,希望她能告訴他那個人的狀況,這位兄弟說道:“如果他是一個勇敢而且名聲顯赫的人,至於談到籍貫倒是沒有多大關係;因為現在已經運用武力將各民族混合在一起,大家獲得平等的地位;任何事情在強迫之下都變得合理;在目前這個毫無正義可言的時代,要是有人用和藹的態度對待我們,這也算是莫大的幸福。”於是那個婦人便將她的朋友找來,介紹她的兄弟與他相識。從此以後,她對這位愛人比過去還要體貼,隨著這種親密的關係,他與她的兄弟雙方的友情跟著增長。到了最後,這位塔倫屯人認為布魯提姆軍官已經沒有問題,可以接受他的建議,何況那位軍官還是一位傭兵【139】,使得事情更加容易,現在又正在熱戀之中,一定願意接受費邊承諾的大筆報酬。總而言之,這場交易已經談妥,他答應把塔倫屯獻給羅馬軍隊。
這是一般流行的傳說,還有幾位作家對這個故事有不同的記載,他們說那個引誘布魯提姆軍官出賣城市的女人,不是塔倫屯人而是布魯提姆人,並且是費邊所蓄養的媵妾,因為她與布魯提姆的總督是同鄉而且相識,所以費邊暗中派她前去策反。
22
奪取塔倫屯的計謀正在進行的時候,為了轉移漢尼拔的注意力,費邊對雷朱姆(Rhegium)【140】的守備部隊下達命令,要他們前去蹂躪和掠劫布魯提姆地區,包圍考隆尼亞(Caulonia)【141】盡全力加以猛烈的攻擊。接受命令的部隊有8000人,隻能算是羅馬軍隊最沒有價值的單位,大部分是馬塞拉斯從西西裏解送回國的逃兵【142】,就是全部損失也不會引起羅馬人悲痛之情。所以費邊把這批兵力當做誘餌投出去,轉移漢尼拔對塔倫屯的注意。漢尼拔很快上了當,率領他的軍隊趕往考隆尼亞;此刻費邊卻已兵臨塔倫屯的城下,圍城的第6天,年輕的塔倫屯人在夜間從城裏溜出來;他對布魯提姆指揮官按照協議,要放羅馬軍隊進城的地點,事先已做過仔細的檢查,現在要把整個情形向費邊做詳盡的報告。費邊認為完全依靠原訂的計謀,還是不夠安全和穩妥,除了暗中安排的地點以外,下令給其他的軍隊經由陸海兩路,從另一麵對城市發動總攻。這一切都按照他的計劃進行,就在塔倫屯的守軍趕往受攻擊的一麵保衛城市的時候,費邊接到布魯提姆人發出的信號,用雲梯登上城牆,在毫無抵抗的狀況下進入城市。
就這件事而論,我們認為費邊的私心太重【143】。他為了使世人以為他能夠占領塔倫屯,完全是憑著部隊的驍勇善戰和個人的指揮能力,並不是暗中的招降和反正;於是他命令部下先要將所有的布魯提姆人殺死滅口,可是這樣做並沒造成所期望的印象,反而得到背信和殘酷的惡名。許多塔倫屯人被殺,還有3萬人被出售為奴,全城受到軍隊的洗劫,搜刮到3000泰倫送回國庫。他們要把一切財物視為戰利品運走,負責開列清單的官員向他請示,如何處理神明的圖畫和雕像,他回答道:“讓我們把憤怒的天神留給塔倫屯人吧!”【144】雖然如此,他們還是將赫拉克勒斯巨大的雕像搬走,安放在卡庇多神殿裏麵,旁邊還為自己立了一個騎馬的銅像【145】。他的作風在這些事物方麵與馬塞拉斯大不相同,對比之下,馬塞拉斯顯得更為仁慈寬厚,正如他的傳記所述。
23
據說漢尼拔得到塔倫屯陷落的消息,那時他已抵達離城市不到5哩的地方。他公開說道:“羅馬現在擁有費邊這號人物;我們怎麼奪取塔倫屯,也就怎麼失去。”他私下卻向親信透露,憑著手上的兵力想要成為意大利的主人,過去雖然知道是很困難的工作,現在首次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情。在這次的勝利以後,費邊獲得在羅馬舉行凱旋式的榮譽,場麵比起第一次要盛大得多;大家把他看成是一位優秀的勇士,知道如何應付他的對手,現在已經很容易識破漢尼拔的伎倆,讓他那極其高明的技巧無法發揮作用。實在說這個時候的迦太基軍隊,一方麵是因為連年作戰而疲憊不堪,另一方麵是因為過分的富裕和奢侈【146】,不僅變得虛弱而且荒淫放蕩。
馬可斯·利維烏斯(Marcus Livius)是塔倫屯的總督,出現背叛和通敵將城市獻給漢尼拔以後,他就退到城內的要寨裏麵,一直堅守到費邊率軍收複該城為止。他對費邊所獲得的榮譽和名聲不以為然,有一次他在元老院公開宣布,塔倫屯能夠光複,他的抵抗比起費邊的進攻貢獻更大。費邊聽了以後,帶著笑容回答道:“你說得很對,要不是馬可斯·利維烏斯失去塔倫屯,費邊·馬克西穆斯就沒有收複它的機會。”
24
人民除了表示推崇和感激以外,選出費邊的兒子出任次年的執政官【147】;就在他的兒子出任這個職務沒有多久,正在討論戰爭的供應有關問題的時候;身為父親的費邊不知是年老體衰,還是要試試兒子的氣勢魄力,竟然騎著馬向他走過去。這位年輕的執政官老遠注意到不尋常的舉動,吩咐一位扈從校尉前去命令他的父親下馬,告訴他如果有事要見執政官,應該步行前往。旁觀者看到這種情形非常不滿,覺得這個做兒子的人,不該用蠻橫傲慢的態度對待年高德劭的父親,大家都把眼光默默轉向費邊。然而費邊遵命立即下馬,張開雙臂用跑步的方式,走向前去擁抱他的兒子,說道:
很好,我的兒子,做得很對,你已經知道所擁有的權柄以及如何運用,我們和祖先使羅馬達到崇高的地位,就是靠著這種方式;須知國家的尊榮和奉獻的精神,較之父母和兒女的親情更為重要。
據說確有其事,我們現在所提到的費邊,他的曾祖父【148】雖然就名聲和權勢而言,都是當代最偉大的人物,曾經五度出任執政官,戰功彪炳使得人民為他舉行好幾次凱旋式;等到他的兒子出任執政官【149】指揮軍隊的時候,願意充當部將隨著他去作戰。後來人民為他的兒子舉行凱旋式,這位老人以隨員的身份,騎馬跟隨在他的凱旋戰車後麵;即使他在名義上和事實上都是羅馬最偉大的人物,並且對兒子擁有充分的父權,可是他仍舊要服從國家的法律和官吏,就他的看法認為這是最光榮的事。
費邊值得讚譽之事,還不限於這些。他後來有喪子之痛,還能保持謙衝之情,合乎一個慈愛的父親和明智的哲人所應有的態度。按照羅馬人的習俗,地位顯赫的知名之士過世之後,他的親人要在舉行葬禮的時候公開演講【150】,現在費邊自己負起這件工作,在市民廣場向民眾發表悼辭,用書麵文字記錄下來流傳後世。
25
到了後來,科爾涅裏烏斯·西庇阿(Cornelius Scipio)【151】被派到西班牙,他打了很多場勝仗,把迦太基人驅離那片國土,為羅馬獲得許多城市和民族的資源和人力,返國的時候受到人民前所未有的歡呼和喝彩;大家為了表示對他的感激,推選他擔任下一年的執政官。西庇阿知道人民對他懷著很大的期望,因此他認為在意大利與漢尼拔爭勝,僅是老年人不思進取的作為,他的打算是要使迦太基成為戰場,阿非利加充滿兵刀之災變成飽受蹂躪的地區,漢尼拔無法繼續侵略其他國家,逼得撤回軍隊去保衛自己的故鄉。他運用自己所有的影響力,促使人民接受他的主張;在另一方麵,費邊竭盡全力加以反對,要激起整個城市的恐慌心理,並且告訴大家這樣做沒有一點好處,隻有一個急於功利的年輕人,過於魯莽才會向全城灌輸這種極其危險的主意。他運用言語和行動不擇手段的防止這個計劃實現,元老院采納他的說辭【152】。一般民眾認為他嫉妒西庇阿的盛名,擔心年輕的征服者會完成偉業獲得殊榮,能夠將漢尼拔驅出意大利,甚至結束雙方的戰爭;然而這場戰事卻被費邊拖延多年,始終未能解決。
說老實話,費邊最初反對這個計劃,或許是出於審慎和穩健的作風,考慮的著眼點在於公眾的安全和國家可能遭遇的危險;當他發現人民對西庇阿的尊敬與日俱增,基於個人的抱負和敵意,杯葛的行動更加激烈,表現出勢不兩立的態度,許多攻訐都是對人不對事。費邊甚至去找與西庇阿共同擔任執政官的克拉蘇(Crassus),勸他不要把指揮權全部交給西庇阿,如果克拉蘇願意接受這個任務,不妨由他率領軍隊去征討迦太基【153】。費邊多方加以阻撓,不讓西庇阿得到戰爭所需的經費,逼得他要用自己的信譽和利息向伊楚裏亞(Etruria)的城市籌款,這些地方是支持最力的擁護者【154】。從另一方麵來看,克拉蘇的性格是厭惡爭強鬥勝,挑撥的言辭不會使他出麵反對,個人也不願離開意大利,何況他身兼祭司長,宗教的職責不容他置之不理。
26
費邊又試著用其他的辦法來反對這項計劃,他除了抵製軍隊的征集,還在元老院和市民大會發表演說,公開批評西庇阿不僅要在漢尼拔的麵前逃亡,還要用盡力氣將意大利的部隊全部帶走,拐騙這些年輕人到外國去作戰,丟下自己的父母妻子和都城,成為家門口這個強敵的俎上之肉。他的言論使得民眾大為緊張,直到最後隻允許西庇阿率領駐防西西裏的軍團前去作戰【155】,西班牙與他共事的軍隊最得他的信賴,特別同意他可以從中挑選300人。從這些事情的處理方式可以知道,費邊還是不改穩健審慎的風格。
就在西庇阿抵達阿非利加以後,勝利的信息不斷傳到羅馬,提到那些令人驚異的功勳和成就,像是努米底亞的國王被俘,大量敵軍遭到屠殺,以及兩個敵軍的營地受到縱火和摧毀,包括很多的武器和馬匹在內;後來運回國的戰利品證明確有其事。迦太基人不得不派遣使者去見漢尼拔,放棄在意大利毫無希望的戰事,立即回國去保衛迦太基城【156】。西庇阿立下這些豐功偉業,使得羅馬的人民對他極口讚譽,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費邊大聲疾呼要派人去接替他的職位,提出古老的理由是“得意不可再往”,一個人不可能永遠有好運道。這番話觸怒很多人,認為他完全是片麵之辭而且充滿惡意,可能是年紀老邁變得怯懦,或許是過度畏懼漢尼拔的才華所致。不僅如此,就是漢尼拔率領軍隊上船已經離開意大利,費邊還是抱著反對的態度,使得羅馬歡樂的氣氛都大受影響。他對當前的局勢深感憂畏不安,告訴人民說是羅馬麵臨前所未有的危險,漢尼拔在迦太基城下會成為比在意大利更為強大的敵人,羅馬人完全沒有戰勝的希望;想當年他們的軍隊殺死那麼多的羅馬將領、笛克推多和執政官,現在血跡未幹餘威仍在,西庇阿要是與那支勝利的軍隊接戰,會給羅馬帶來致命的傷害。羅馬人民聽到這些抨擊之辭,慢慢也有人相信,漢尼拔走得愈遠而他們的危險愈近。
27
雖然如此,西庇阿不久以後與漢尼拔交鋒,徹底將他擊潰【157】,迦太基人受到大軍的踐踏驕焰全熄,使得羅馬的同胞喜出望外歡呼不已:
驚濤駭浪之顛沛兮終將停息。
費邊·馬克西穆斯未能活著見到這場戰爭極其有利的結局,以及漢尼拔最後的覆滅,也未能享受到國家重建幸福和安全的愉悅;大約就在漢尼拔離開意大利的時候因病逝世【158】。伊巴明諾達斯(Epaminondas)在底比斯(Thebes)亡故,景況非常貧困要靠公家出錢埋葬;據說身後在他的家裏隻找到一個小鐵幣【159】。費邊雖然不致落到這種地步,每個市民都捐出最小麵額的銅幣,大家共同出錢來辦理他的喪事。他們之所以要這樣做,並不是費邊家族需要他們的救濟,而是借此表示大家的愛戴,把他視為眾人共同的父親,臨終的典飾要配得上一生的榮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