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政略決勝者(3)(2 / 3)

【37】這個雕像是由黃金和象牙製成,鮑薩尼阿斯有很詳盡的敘述:女神著長袍下垂到腳背,一手持神盾上有象牙的蛇發女妖美杜莎頭像,冑甲的護心鏡有描述作戰勝利的浮雕;另一手執長矛,腳穿涼鞋及護膝,整體鐫刻成龍形,頭戴金盔上麵有半獅半鷙的怪獸展開雙翼;整個雕像高達12公尺,用掉黃金40泰倫。

【38】庇瑞蘭匹斯出使波斯歸國帶回來幾隻孔雀,轟動整個雅典。那個時代家禽就是備受歡迎的禮物,送一隻孔雀更是使人印象深刻。

【39】修昔底德提到雅典的國庫儲存的金額達到9700泰倫,伯裏克利用來建築的費用是3700泰倫。要是如同普魯塔克所述,他從父親那裏獲得的產業並沒有增加,那麼他向人民提出自行支付所需費用的話,又如何能夠兌現。伯裏克利這種表示的方式完全是出於政治作用,因為他知道雅典人的虛榮心,無法容忍隻將他的名字銘刻在這些建築物上麵,把其他人全部排除在外。再不然就是他掌握表決的絕大多數票源,無論他隨心所欲說什麼話都沒有關係。

【40】這段期間是從469B.C.—429B.C.。

【41】普魯塔克提到伯裏克利在雅典主政,身為首腦人物未遇敵手有15年之久;在這段期間他始終保有將領的職務,每年選出10位,共同負起城邦的軍國大事,他運用這個位置來操控雅典的政局。隻有普魯塔克持這種說法,我們不知他從哪裏獲得15年這個數據;就是後麵所說的40年,是指伯裏克利從468B.C.起,成為雅典最卓越的政治人物,現代有幾位曆史學家認為這個時間說得過早。

【42】這是古代的習慣,當一個人決定要結束自己的一生,就會將臉孔掩蓋起來;無論是為了服務國家犧牲性命,還是個人衰弱不堪想與世界告別。

【43】我們從亞該亞人可以了解到希臘的狀況,特別是他們所寫的詩,提供更多的資料;還有就是住在伯羅奔尼撒半島特定區域的居民,不是隻有他們才能稱為亞該亞人,那些住在帖撒利的人民也獲得這個稱呼。

【44】拉棲戴蒙人反對雅典的遠交近攻政策,這是不足為怪的事。自從雅典取代他們成為希臘的霸主以後,斯巴達始終心存芥蒂,其實這也不是雅典人一廂情願的做法,主要還是出於安斐特裏昂聯盟的決議。

【45】托爾邁德是一位將領,最著名的事跡是在456B.C.—455B.C.,率領軍隊遠征伯羅奔尼撒半島。他和他的父親兩個人的名字都有tolm這個字根,有“勇敢”的含意,更加強普魯塔克對他的看法。

【46】這場戰事發生在奧林匹克83會期第2年即447B.C.,也就是伯裏克利逝世前20年。

【47】雅典人在初期無往不利,然而447B.C.和446B.C.,兩次在科羅尼亞敗於皮奧夏人之手,從此喪失對皮奧夏的控製。

【48】克森尼蘇斯的遠征是在447B.C.。

【49】黑海的遠征是在436B.C.左右。

【50】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史》第一卷,敘述雅典人據有埃及的狀況。他們後來被阿爾塔薛西斯(Artaxerxes)的部將米加拜組斯(Megabyzus)驅離,時間是奧林匹克80會期第1年(460B.C.),然而七年後,伯裏克利對伯羅奔尼撒的遠征贏得勝利,現在雅典正是國力處於巔峰的時期,所以才說他們隻付出很少的損失,就在埃及立定足跟,大有發展的餘地。

【51】將托斯坎尼和迦太基相提並論,看來是奇怪的事。看地圖我們就知道托斯坎尼在西西裏的東邊,而迦太基在西西裏的西邊;雅典人想要並吞西西裏,當然希望接著向左右兩麵發展,擴張征服的版圖。後來的皮洛士(Pyrrhus)王的狂妄野心,就是出於這種構想,要出兵占領西西裏、意大利和阿非利加。

【52】保護德爾斐免受侵略的聖戰共有四次,本章所提是第二次發生在448B.C.。

【53】據說有一條狼咬死到廟宇來偷竊的賊人,並且引著德爾斐人前往存放贓物的地點,所以為它塑像放在祭壇的旁邊。

【54】優卑亞和麥加拉的叛變以及斯巴達的威脅要入侵阿提卡,全都發生在446B.C.,普魯塔克采用修昔底德的敘述方式,在後麵用埃弗魯斯的資料加以補充,提到雅典人對克倫迪瑞德(Cleandrides)的賄賂,因為優卑亞的喪失和斯巴達的入侵,使雅典陷入極其危險的局麵。

【55】薩摩斯是提洛聯盟成員中防務最完備的城市之一,440B.C.反叛雅典,不願接受高壓統治,爆發一場艱困的戰爭,突現雅典強大的實力和堅決的意誌。

【56】米利都是愛奧尼亞一座城市,產生許多舉世聞名的人物。

【57】莎吉莉婭憑著美麗的容貌,擁有帖撒利的統治權,到後來還是難得善終,被她的一個愛人所謀殺。

【58】這位黎昔克利後來的發展如何,倒是沒有記載。

【59】柏拉圖的蘇格拉底對話錄,隻是他借用美涅克塞努之口,所以用這個名字當成書名。

【60】說起亞斯帕西婭的滔滔雄辯真是獨步一時,不僅用辭高雅而且言之有物,當時的雅典人全都甘拜下風,就連蘇格拉底一樣讚不絕口;據說伯裏克利在國葬典禮發表的演說,推崇在薩摩斯戰爭中陣亡的將士,就是出於她的手筆。

【61】歐斐利是希臘神話中利底亞的女王,赫拉克勒斯受到懲罰成為她的臣屬,她讓這位英雄人物紡織毛線;天後朱諾是朱庇特的配偶。這裏指伯裏克利像赫拉克勒斯和朱庇特這樣偉大的神祇,還是要聽從女性的指使。

【62】參閱色諾芬《遠征記》(An Abasis)第1卷第10節。

【63】披蘇什尼斯是海斯塔帕斯(Hystaspes)的兒子,當時出任撒爾迪斯的總督,他所以出麵為薩摩斯人斡旋,當然是基於波斯人的利益。

【64】伯裏克利的回師,根據修昔底德的說法是獲得80艘戰船的增援,狄奧多魯斯說是90艘。

【65】然而西塞羅後來提到,認為杜瑞斯是一位實事求是的史家,托勒密·費拉德法斯(Ptolemy Philadelphus)在位時的知名學者,距離薩摩斯海戰已有200年之久。

【66】他們拿這場戰爭與特洛伊戰爭來比,實在是自視太高;然而就詩歌的頌揚和曆史的描述來說,這倒是很普通的事,就新近發現賽門尼德的《悲歌》殘卷中,也用這種方式來歌頌普拉提亞之戰。

【67】這場戰事發生的原因,在於雙方爭奪伊庇當努斯(Epidamnus)的主權,這是科孚人在馬其頓建立的城市。

【68】提出武斷的論點好像理由並不充分,根據修昔底德的說法,雅典不願對科孚人提供實質的援助,所以才派出很小一支分遣艦隊,采取觀望的姿態,任憑科林斯人和科孚人打個你死我活,他好收漁人之利。

【69】這支艦隊有20艘戰船,用來阻止第二次的衝突,雙方早已完成作戰的準備。參閱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史》第1卷第50節。

【70】斯巴達派遣使者到雅典,提出要求的事項:第一,雅典要驅逐那些被神所詛咒的人(就是塞隆這一派的後代,伯裏克利在母係方麵有親屬關係);第二,解除波蒂迪亞之圍;第三,讓伊吉納的居民獨立;第四是撤銷對麥加拉人的禁令,該律令禁止麥加拉人使用雅典的港口和市場。隻要雅典人答應這些條件,戰爭就可避免。伯裏克利向雅典人表示個人的意見:“不論拉棲戴蒙人提出哪些條件,都是遮人耳目的借口,真正的理由是他們畏懼和憎恨雅典共和國的強盛和繁榮。所以我建議給他們以下的答複:我們願意撤銷禁令讓麥加拉人使用我們的港口和市場,先決條件是斯巴達同時要對我們和盟邦,停止執行禁止外人入境的法令;我們同意盟邦獨立,隻要他們在簽訂和約的時候具備獨立的地位,同時斯巴達也要允許它的盟邦獨立,各自擁有所意願的政府,而不是屈從於斯巴達利益的政府;我們願意依照和約明文規定,將雙方的爭執提交仲裁;最後,我們不會發動戰爭,但是會堅決的抵抗。”

【71】這塊草地位於麥加拉和雅典的邊界上麵,在伊琉西斯的神秘祭典中,奉獻給穀物女神得墨忒耳和她的女兒珀西弗妮,因而視為聖地。

【72】修昔底德沒有提這位傳令官的事件,然而可以確定麥加拉人犯下謀殺的罪行,得到的懲罰延續很多代,哈德良皇帝給希臘城市的恩典和特權,都將麥加拉排除在外,這已經是五個世紀以後的事。

【73】 《阿卡奈人》是雅典喜劇家阿裏斯托芬的偉大作品,完成於425B.C.,在黎尼亞(Lenaea)的競賽中贏得頭獎。

【74】伯裏克利看到他的朋友都受到檢舉和告發,害怕自己很快受到起訴,所以對伯羅奔尼撒人采取決裂的行動,使得人民的注意力全部轉向戰爭。

【75】他們對這個過於前衛風格的作品深表不滿,認為不合於古老曆史的真相,羞辱到雅典的榮譽,對奠基者忒修斯是一種冒犯。

【76】根據某些人士的說法,菲迪阿斯受到放逐的處分,他在流亡期間完成偉大的作品奧林帕斯山的朱庇特神像。

【77】有些學者懷疑是否會發生訴訟,很可能是赫米帕斯在他的一出戲中提到這個問題,就被曆史學家認定確有其事。大家認為亞斯帕西婭的職業是賣淫或身為鴇母,不能夠參加宗教的祭典和儀式,違反者被控褻瀆神聖的罪名。

【78】在一些特別重大的案件中,先要舉行莊嚴的儀式,然後陪審法官(身兼法官和陪審員的雙重職責)到祭壇去領投票板或選票,投入指定的大甕中,再根據多數決做出有罪或無罪的判定,有時用白豆或黑豆來表示。

【79】阿那克薩戈拉主張“一神論”,認為唯有全智的神,才能使世界脫離混沌的狀況,升華為美好的架構。這種論點能夠形成主流,最後的決定還在人民,伯裏克利是他的學生,所以會反對那個時代的多神論。

【80】阿查尼是個自治市鎮,離開雅典隻有1500步。

【81】就是這位克裏昂受到阿裏斯托芬的諷刺。克裏昂在市民大聲疾呼,運用政治的勾心鬥角,竟然任命自己為統兵的將領。

【82】克裏昂在伯裏克利過世後成為顯赫的人物,極力鼓吹要對伯羅奔尼撒人發起戰爭,直到422B.C.他在安斐波裏斯亡故為止;修昔底德不齒他的嘩眾取寵,阿裏斯托芬對他的浮誇,貪婪和莽撞,多方給予諷刺和嘲笑,特別在他的喜劇《武士》(Knight)有露骨的描寫。

【83】拉棲戴蒙人在秋天開始撤軍,伯裏克利才發起入侵的行動,這年冬天雅典人為第一次戰爭陣亡的將士,舉行盛大的國葬典禮,伯裏克利發表演說,全文登錄在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史》第2卷。

【84】修昔底德為這場瘟疫留下非常詳盡的記載,尤其對起因、現象、征候、傳染、醫療、免疫和影響,根據第一手的資料,描述極其精確和客觀,可以參閱《伯羅奔尼撒戰史》第2卷:戰爭第二年;瘟疫及其影響。

【85】按照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史》第2卷第28節的記載,發生日蝕的日期是公元前431年8月3日,普魯塔克為了使時間能與伯裏克利的指揮相吻,同時還杜撰鬥篷的故事,所以將日蝕的時間改為430B.C.。普魯塔克從阿那克薩戈拉的解釋,知道日蝕是月亮的陰影所造成,他之所以運用這種說法,表示伯裏克利是天意所歸的領袖。

【86】這座城市位於阿爾戈斯地區,奉獻給醫藥之神埃斯庫拉庇斯(Aesculapius),所以普魯塔克稱為聖城,拉科尼亞有一個同名的城市,以示有所區別。

【87】按照普魯塔克在第四篇《地米斯托克利》開始的敘述,有關市民出身的法律製定的時間在伯裏克利之前。然而伯裏克利在執行的時候比過去更為嚴格,主要的目的為了對付客蒙,因為他的子女都是半血統的身份。

【88】非婚生子女的身份倒不至於將一個人貶為奴隸,他的法律地位隻能算是外國人。

【89】雅典人真是膽大包天,憑著這麼少數量的市民,就敢到海外拓展殖民地,冒犯四周的鄰邦,侵略外國的領域,甚至還要建立萬國景仰的君主國。

【90】雅典有10位將領參加這次海戰,他們在獲得勝利以後接受審判,8位被判有罪,6位立即處死,自然包括伯裏克利的兒子在內,起訴的罪名是作戰中拯救落水人員不力,以及未埋葬陣亡者的屍體。色諾芬(Xenophon)在他的《希臘史》中用很長的篇幅說明此一事件的來龍去脈;發生的時間是凱利阿斯(Callias)出任執政之年,即奧林匹克93會期第2年(407B.C.),伯裏克利逝世後第24年。哲學家蘇格拉底當時任五百人會議常務委員,為了此事拒絕履行應盡的職責。

【91】伯裏克利死於伯羅奔尼撒戰爭三年,奧林匹克87會期第4年即429B.C.秋天。

【92】伯裏克利在世的時候,共和國在痼疾纏身之餘,經過他的治療能夠緩和下來,隻是他拿金錢來賄賂人民,以及過分抑製政府的公權力,後來終於自食惡果。

【93】這個家族在羅馬曆史中最著名的事件,是他們單獨對維愛人發起戰爭,有360名族人參加征討,中伏以後全部陣亡。費邊家族的成員在羅馬居有最高的地位,有兩位各擔任七次執政官,成為膾炙人口的軼事。

【94】根據普林尼的說法,Fabii這個字來自Fabis,意為“種豆者”,羅馬人中間有很多家族的命名與農耕有關;實在說最早的英雄就是那些自己用手開墾土地的人。

【95】費邊·魯拉斯曾經五次出任執政官,對於薩姆奈人、托斯坎人和其他部族的作戰,贏得七次重大的勝利。他獲得馬克西穆斯的稱號,不在於指揮官的軍事才華,而是執政官的品格風範。羅馬從建城以後,不斷有其他的部族參加,他把錯綜複雜的來源合並為四個部族,讓市民大會擁有最高權力。

【96】費邊第一次擔任執政官是在羅馬建城522年即232B.C.,第五次出任執政官是在第二次布匿戰爭(218B.C.—201B.C.)第10年,即羅馬建城546年即208B.C.。

【97】黎古裏亞位於意大利北部,臨熱那亞灣,與法蘭西相鄰。

【98】羅馬建城536年即218B.C.春天,漢尼拔率9萬名步兵和12000名騎兵離開新迦太基城,先向厄波羅(Ebro)河前進,在加泰隆尼亞留下守備部隊,越過比利牛斯山到達山外高盧,渡過隆河再從聖貝納德(St.Bernard)附近越過阿爾卑斯山,等到進入山南高盧平原,隻剩下步兵2萬人和騎兵6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