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馬修斯率軍回到安廷姆,屠盧斯對他既痛恨又畏懼,進行陰謀活動要立即將他殺死,要是不現在趕緊下手,以後再也無法找到這樣好的機會。他集合和收買一些反對他的黨羽,要求馬修斯辭去授與的職位,並且就軍隊的事務向弗爾西人提出報告。這時屠盧斯保有將領的職位,在他的同胞中間掌握最大的權力;馬修斯擔心他的個人因素會帶來危險,於是回答說他已準備好要放棄授予的職權,隻要接到當局的指示,無論在任何地點都會給安廷姆人提出滿意的報告,特別有關軍隊指揮這個部分,如果他們認為有這個必要,他一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他們召開市民大會,一些演說家已經有所準備,盡力煽起民眾的不滿和憤怒。馬修斯站起來答複,有些難以控製和囂鬧不已的群眾,也都突然的安靜下來,大家出於對他的尊敬,至少在他發言的時候沒有出現混亂的場麵。那些對他表示好感的人民,滿足於和平的獲得,表現的行為就是最好的證據,很專心的聽他說話,願意用平等的原則,通過他們的判決然後加以宣布。屠盧斯非常害怕馬修斯能夠進行有利的辯護,因為他是一個受人讚許的演說家,他對弗爾西人的貢獻有目共睹,不能拿現在的行為把他一筆勾銷,何況大家都對他懷有好感。老實說指控的本身就是他立下大功的證據,因為人民從來沒有抱怨,更沒有人說他犯下錯誤。特別是羅馬還沒有落到他們的手裏,僅僅是有了他這個有力的工具,他們才有奪取的可能。
基於上述理由,要在暗中除掉他的人士經過研判,認為最明智的做法是不能再有任何拖延,也不必考量民眾會有什麼情緒反應。那些最大膽的黨徒高聲叫喊,他們不要聽一個叛賊的片麵之辭,也不能讓他繼續保有職位,好在他們中間扮演暴君的角色。這群凶手衝上前去將他殺死在現場【178】,民眾之中沒有一個人挺身而出,願意對他提供保護【179】。很快知道暴虐的行動沒有得到大多數弗爾西人的同意,大家很快從幾個城市趕過來,收殮他的遺體表示敬意。他們對馬修斯的逝世提供體麵的葬禮【180】,用武器和戰利品裝飾他的墓地,紀念一位高貴的英雄和著名的將領。羅馬接到他死亡的消息以後,並沒有表示推崇或憎恨的態度,隻是很單純的接受婦女的請求,同意她們為他守製10個月,一般都是用來追悼她們的父親、丈夫和兒子。就努馬·龐皮留斯製定的法律而言,這是合乎規定最長的喪期,前麵在他的傳記裏已經提過【181】。
馬修斯剛剛過世不久,弗爾西人感覺到他的協助不可或缺。他們最早是就聯軍部隊指派將領一事,與同盟兼朋友的伊奎人(Aequians)【182】鬧翻,相互的爭執終於釀成流血和屠殺的事件;然後在一場決定性的會戰中被羅馬人擊敗,不僅屠盧斯喪失性命,就是整個軍隊的精英分子全都遭到屠殺,以至於被迫降服接受和平,訂出非常羞辱的條款,隻有委曲求全成為羅馬的臣屬【183】。
◎第三章 亞西比德與馬修斯·科裏奧蘭努斯的評述
1
我們對這兩位偉大人物的生平事跡,就值得紀念的部分詳細敘述,說到他們在軍事方麵的豐功偉業,兩位傳主倒是旗鼓相當不分軒輊。他們在很多場合展現出士兵的膽識和勇氣,以及將領的才華和素養。亞西比德在陸地和海上的會戰贏得多次大捷,成為當代名氣最大的指揮官。隻要他們在各自的城邦擁有指揮權,仍然當做保衛國家的支柱,等到他們受到放逐的處分,都為城邦帶來致命的危險,可以說他們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
所有正派的市民都討厭暴躁的脾氣、低俗的奉承和卑鄙的誘騙,亞西比德在公眾生涯中,允許自己表露出這些缺失,還是贏得民眾的支持和擁戴。在另一方麵,馬修斯的粗野、高傲和寡頭政治的驕縱,展現出來受到羅馬民眾的厭惡。一個人運用嘩眾取寵的手法來達到權力的頂峰,固然是可恥的行為,即使展現無禮和壓迫的作風來追求權力,不僅令人感到羞辱而且毫無正義可言。
2
馬修斯的性格就普通的概念來看,毫無疑問是非常的簡樸和率直;亞西比德像一個公眾人物那樣無所忌憚而且虛偽不實。後者玩弄下流和陰謀的手段,特別受到當代人士的譴責,像是修昔底德就提到他欺騙拉棲戴蒙的使者,後續的和平被他所破壞。亞西比德的策略是要使城邦繼續從事戰爭,所以要竭盡努力,引誘阿爾戈斯和曼蒂尼加入聯盟,能夠處於實力大增和穩贏不輸的地位。科裏奧蘭努斯也如法炮製,按照狄奧尼修斯的說法,運用不正當的伎倆,杜撰的消息限製前來羅馬參觀盛會的人士,引起羅馬人和弗爾西人的戰爭。要是把這兩個人的行為加以比較,就動機來說科裏奧蘭努斯更為惡劣,雖然毫無事實根據,就像其他很多類似的情況一樣,完全是出於政治的猜忌、口角和競爭。
如同艾昂(Ion)所說的狀況,沒有人像馬修斯那樣,所有的報複僅為了滿足忿怒的情緒,他使得整個意大利地區陷入混亂的局麵,許多無辜的城市成為他反對自己國家的犧牲品。老實說亞西比德同樣給他的城邦帶來巨大的災難,等到他發現他們的心意改變,自己也會跟著產生憐憫之情。不僅如此,他即使遭到第二次放逐,對於這些指揮官所犯的錯誤和疏忽,並沒有抱著幸災樂禍的心理,他們陷身危險的境地,他也沒有漠不關心置之不理。他的作為就像地米斯托克利當年的行動,曾經受到亞裏斯泰德的讚揚,親自去見那個視他為仇寇的將領,指出他們應該采取的措施。
然而在另一方麵,科裏奧蘭努斯卻不分青紅皂白,對所有的同胞全部加以攻擊,雖然僅有部分的平民對他懷有惡意,那些出身高貴和家境較好的人士,不僅對他表示同情還受到他的牽累。羅馬人出派無數的使者和盡力的懇求,想要使他受到的委屈和傷害獲得滿足,他用固執的態度加以抗拒,不願接受安撫和說服,決心要用戰爭的手段,不是為了恢複或重建他的國家,而是給予徹底的摧毀和破壞;特別還要激起弗爾西人苦澀而且絕不和解的敵意。從而可以看出這兩位傳主的區別所在。據說斯巴達出於畏懼和痛恨的誘因,害怕亞西比德再度回到雅典,所以他在斯巴達人中間並不安全,隨時有喪命的危險。
馬修斯的背棄弗爾西人卻無榮譽可言,因為他們對他非常友善,獲得他們的信任把軍隊全部交給他指揮。這與亞西比德所受到的待遇有天淵之別,拉棲戴蒙人沒有多大意願接受他的服務,運用一段時間就舍棄不予理會。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在城市裏麵難以安枕,在軍營當中無法容身,到最後不得不讓自己落到泰薩菲尼斯的控製之下,我們認為他討好波斯人是為了達成一個目標,就是防止自己的國家遭到毀滅,否則他沒有道理不返回自己的家園。
3
談起金錢方麵的問題,大家都說亞西比德經常犯下貪汙的罪行接受賄賂,任意浪費過著奢侈和放蕩的生活。科裏奧蘭努斯在他的上官堅持之下,即使視為榮譽還是婉拒應得的財物;後來之所以引起民眾的反感,在於他對債務的處理所持的立場,並非完全著眼於金錢的關係,大家認為他用傲慢和無禮的態度,盡情踐踏窮困的平民。
亞裏斯多德逝世以後,安蒂佩特(Antipater)在書信中提到這位哲學家:“不僅才華出眾,特別具備說服別人的能力。”這是馬修斯在性格上的缺陷,即使那些受過他恩惠的人,對於他一生偉大的成就和高貴的素質,仍然無法接受。柏拉圖說過:“性格孤僻的人必定傲慢而自私,經常受到排斥和非難。”亞西比德倒是適得其反,他有本事讓每個人都讚同他的觀點,所有的成就都伴隨著大眾無上的喜悅和光榮,這也是無足為怪的事;他在那個時代犯下重大的錯誤,仍舊讓人產生感激,也給大家帶來幸福。他對城邦經常造成重大的傷害,市民始終對他信任有加,不斷授予他各種職位和軍隊指揮的責任。科裏奧蘭努斯對國家有卓越的貢獻,照理應該獲得執政官的職位,結果還是徒然。科裏奧蘭努斯不應受到同胞的痛恨,同樣亞西比德也不應獲得市民的愛戴,隻是從後來發生的狀況來看,完全適得其反。
4
可以這麼說,科裏奧蘭努斯的最大成就,不是來自擔任城邦的將領,而是搖身一變成為國家的敵人。亞西比德為雅典服務,始終擁有士兵和將領的身份。隻要他留在雅典,就可以掌控大局,所有的政敵都會懾服,等到他離開以後,誹謗的言辭才會產生作用。科裏奧蘭努斯人在羅馬一樣受到譴責;後來還被弗爾西人所殺,這與個人權利或公理正義沒有多大關係,倒是自己的行為提供可以下手的借口。
等到公開拒絕接受和平的條件以後,他在私下對一個女人的懇求讓步,將戰爭的大好機會拋棄,最後還是沒有得到和平。他應該在撤退之前,對於那些相信他的人,要先獲得他們的同意,強烈的責任感在於考慮弗爾西人的權利和要求。如果說他發起戰爭是為了泄憤,現在感到滿足所以放棄,根本不考慮弗爾西人的立場,也不能因為母親的緣故而寬恕整個城邦,尤其是他的母親和妻子都陷入圍城的狀況下,應該是先公後私,先國後家。馬修斯毫不講情麵趕走公開的懇求,就是使者的規勸和祭司的祈福,後來的同意成為私下對母親的賞賜,這樣做不會為母親帶來榮譽,反而羞辱到城邦的顏麵,因為城邦之所以逃過一劫,完全出於對一個女人的同情。這種恩惠就兩個陣營看來都毫無理性可言,徒然引起怨恨和反感。他的撤離沒有聽從對手的要求,也沒有詢問朋友的同意。
根本的問題出於他那不擅合群、難以交往和目空一切的習性;無論從哪一方麵來看,都會觸怒到大多數的人民,一旦與激情摻雜起來,表現出絕對的野蠻和冷酷。貴族出身的人通常不會向民眾要求賜予恩惠,公開宣稱從他們那裏沒有任何需要,一旦真正得不到就會感到憤怒。梅提拉斯、亞裏斯泰德和伊巴明諾達斯這幾位,的確沒有向群眾乞求給予好處,因為他們對人民團體既能授予又能拒絕的禮物,並不覺得有多大的價值。他們一再被放逐趕出國門,選舉中嚐到落馬的滋味,或是司法的審判受到定罪的處分,對於同胞根深蒂固的惡習不會表現出憎恨的態度,隻要能返回家園就會感到滿足,隻要這些市民願意改變心情,他們很高興能夠和好如初。任何人要是對人民的服務超過應有的限度,就會產生不正常的想法,把微小的傷害視為莫大的侮辱要施加報複。如同我們對榮譽的追求不要抱著太大的希望,否則一旦失望就會帶來更大的憤怒。
5
亞西比德從不否認,給予禮遇使他感到愉快,受到冷落就會表示不悅;因此他對所有遇到的人士都能善意以待。科裏奧蘭努斯的性格過於高傲,對於那些使他飛黃騰達的人,也無法表達關懷之意;然而他喜愛獲得眾人的推崇和讚譽,一旦被人忽略就會感覺到委屈憤恨不已。這是他性格上最大的缺陷,就整體而言堪稱高貴的人物。他的自製、廉潔和公正與最重視德操的希臘人相比毫不遜色;亞西比德就這方麵來說,無法相提並論,因為他是一個放蕩不羈的浪子,根本不受世俗禮法的約束。
注釋:
【1】阿爾克米昂走雅典最古老的貴族世家,始終掌握城邦的政治優勢。奧林匹克37會期第1年即632B.C.,雅典貴族賽隆(Cylon)在麥加拉僭主和親友的支持下,試圖稱王,他們占領衛城,阿爾克米昂家族的麥加克利(Megacles)出任執政,下令將叛徒全數誅殺。後來,賽隆家族得勢,指控阿爾克米昂家族褻瀆神明,整個家族在602B.C.被逐出雅典;570B.C.梭倫當政,阿爾克米昂家族重回雅典,成為三大貴族派係之一,領導海岸派,從此一直操縱雅典的政局。
【2】埃阿斯是特洛伊戰爭的英雄人物,率領的部隊來自薩拉米斯島,亞西比德所屬的優帕特瑞茲部落(Eupatrids)是他的後裔,沒有列入雅典十大部落。
【3】亞西比德的父親克萊尼阿德參加447B.C.與皮奧夏的戰爭,不幸陣亡,當時亞西比德僅3歲。有人說克萊尼阿德是他的伯父,因為這兩個會戰相隔33年之久。
【4】阿契帕斯是公元前5世紀的喜劇作家,是當代最顯赫的人物,他的劇本沒有傳世。
【5】雅典娜吹笛子的時候,水麵反映出鼓著腮幫子的模樣,看在眼裏覺得不美觀,就把笛子丟棄;馬西阿斯(Marsyas)是一個半人半羊的薩悌,在音樂比賽中激怒阿波羅,阿波羅把他的皮活活剝掉。
【6】安提封(480B.C.—411B.C.)是阿提卡演說家,後來在雅典進行寡頭政治的篡權行為,組立四百人會議。他的演說辭還有3篇流傳至今,主要作為法庭辯護之用,是此類文體中最古老的存世作品。
【7】這首詩描寫鬥雞的狀況,作者是弗裏尼克斯(Phrynichus),用這個名字的劇作家有兩位,一位擅長悲劇而另一位是喜劇大師。
【8】安尼都斯是公元前5到4世紀雅典的水師提督,409B.C.未能從斯巴達人手裏光複皮洛斯,後來在他的協助之下推翻三十僭主的統治,399B.C.成為蘇格拉底的三位指控者之一,這位大哲學家因而被處死。
【9】根據阿廷尼烏斯(Athenaeus)的說法,亞西比德沒有將這些東西據為己有。安尼都斯是有錢人,雙方有很深的交情,所以才去拿他的東西;色拉西布盧斯很窮,就將這些金銀器具送給他。
【10】雅典為了振興經濟加強對外的貿易,歡迎外國的商人和工匠前來定居,同時由有勢力的家族擔任他們的庇主,雖然不能獲得市民權,在很多方麵可以享受優待。
【11】司塔特是一種錢幣,重量相當於四個阿提卡德拉克馬銀幣,分為金幣和銀幣兩種,金幣的價值是銀幣的5倍。
【12】希臘和羅馬都是將國家的稅收交由租稅承包商負責征收,稅率按照財產的估值來計算,中間有很大的彈性,造成極其嚴重的弊端,給人民帶來苦難,租稅承包商也是普遍受到痛恨的對象。
【13】根據普羅克盧斯(Proclus)的說法,這個人送給亞西比德100司塔特銀幣相當於400德拉克馬,最後租稅承包商付給他20泰倫。1泰倫等於6000德拉克馬,所以他獲得300倍的利潤。
【14】克利底斯(331B.C.—231B.C.)是雅典的哲學家,追隨西蒂姆(Citium)的芝諾(Zeno)學習,成為斯多噶學派的一代宗師。
【15】波蒂迪亞位於希臘北部的卡夕得西(Chalcidice)地區,控製德密(Therme)灣和帕利尼(Pallene)半島,位置極為重要,最早是優卑亞的殖民地,後來成為雅典和斯巴達爭奪的戰場,波蒂迪亞戰役發生在432B.C.—431B.C.。
【16】柏拉圖引用拉奇斯(Laches)的說法,要是人人都像蘇格拉底那樣守分盡責,迪利姆會戰希臘人就不會吃敗仗。這個會戰發生的時間是奧林匹克89會期第1年即424B.C.,波蒂迪亞會戰後第8年。
【17】希波尼庫斯和他的兒子凱利阿斯是雅典最有錢的富翁;根據安多賽德的陳述,希波尼庫斯死於421B.C.,或是在424B.C.的迪利姆會戰中陣亡。
【18】這條狗的價錢是70米那,相當於7000德拉克馬或42000奧波銀幣,當時一個水手或士兵的薪資是每日3奧波銀幣,所以這條狗的價值等於40個水手或士兵的年薪。要說我們當今這個時代,動輒身價幾百萬的“名犬”也不是沒有。
【19】當時盛行飼養鵪鶉的風氣。柏拉圖提到一件事,說是蘇格拉底認為亞西比德應該努力學習,這樣才能勝過敵軍的將領,有人用諷刺的語氣說:“啊,亞西比德,不必!不必!他隻要學到在飼養鵪鶉方麵贏過米迪阿斯就好了。”
【20】捉到鵪鶉的人與後麵提到那位部將的名字完全相同,要不是有這個淵源,亞西比德就不會在離營的時候,將艦隊交給他來指揮;結果他不自量力,抓住機會就出戰,兵敗被殺。
【21】這位人士就是德謨斯提尼(不是那位偉大的演說家),提出在這方麵的名氣倒是很普通,演說辭所以能夠流傳下來,就是裏麵提到亞西比德的緣故。我們在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史》中可以讀到節錄的部分。
【22】亞西比德在市民大會發表演說:“希臘人以為我們的城邦已經為戰爭摧毀,所以我參加奧林匹克賽會,特別擺出豪華壯觀的場麵,才獲得其他國家的重視,估計我們的力量超出實際狀況之上,有利於外交和貿易的活動;當時我以七輛雙輪馬車參加競賽,贏得第一、第二和第四名,這是前所未有的勝利。”
【23】可能是在奧林匹克第89次或第91次運動會贏得賽車的前三名;據說後來他又贏了兩次。
【24】安蒂塞尼斯是蘇格拉底的弟子,據他的記載,說是開俄斯人負責給亞西比德飼養馬匹,西茲庫斯人供應獻神的祭品。我們從安蒂塞尼斯的著作裏,知道亞西比德很多軼事,包括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各種遠征的作戰行動,以及旅行的狀況。他說道:“亞西比德訪問四個聯盟的城市,當地的官員就像仆人一樣,伺候得非常周到。以弗所搭起比波斯人還要豪華的帳篷,開俄斯運來馬匹的秣草,西茲庫斯供應獻神的祭品和餐桌的食物,列士波斯獻上美酒和家用物品。”等到亞西比德贏得賽車的前三名以後,他要給朱庇特獻上非常豐富的祭品,擺出盛大的場麵招待各方的親友和來客,協助聯盟的城邦參加比賽的事宜,全都由富裕的城市負責所需的費用。
【25】伊索克拉底(436B.C.—338B.C.)是雅典最重要的演說家,不參加實際的政治活動,主要是撰寫講辭和法庭的辯護,他在雅典設立學院,門人弟子遍布希臘世界,後來都成為各學派的領導人物,他在教育方麵所獲得的名聲,相當於中國的孔子,現存的作品包括6篇講辭和9封書信。
【26】安多賽德的演說中提曾經提到這段過節,實際上是子虛烏有之事,斐阿克斯被人故意栽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