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離邦去國者(4)(2 / 3)

【27】海帕波拉斯是雅典的群眾領袖,421B.C.克裏昂逝世後,他在市民大會擁有極大的勢力,417B.C.舉行貝殼放逐表決,想借機除去尼基亞斯或亞西比德,反而被敵手聯合起來將他流放,他轉往薩摩斯島定居,被支持寡頭政體的激進分子殺害。他被迫離國以後,大家將貝殼放逐製度視為排除異己的工具,從此廢止不再援用。

【28】雅典人運用貝殼放逐製度來對付那些有權有勢的人士,所以考拉古斯人希帕克斯,由於是僭主的親人成為第一位犧牲者,等到出現目前的狀況以後,雅典人廢止這項規定,海帕波盧斯可以說是最後一位受害者。

【29】皮洛斯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的西端,原是梅西尼人的領地,425B.C.雅典派一支艦隊前往西西裏,途中遇風開進皮洛斯附近的港灣,就在那裏建立一個要塞,引起斯巴達人的不滿,發生皮洛斯的攻防作戰。

【30】”尼基亞斯的和平條約”在421B.C.簽約,主要的條款有18項,像是雙方撤回派出的守備部隊,歸還占領的市鎮和捕獲的俘虜,到神廟抽簽的方式決定最先交出的一方;有效期間是50年。可以參閱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史》第5卷第18節。

【31】拉棲戴蒙人失去位於梅西尼亞(Messenia)的皮洛斯要塞以後,就在對麵的史法克特裏亞島,留下一支320人的守備部隊加上相當數量的希洛特人,由摩洛布魯斯(Molobrus)之子伊庇塔德(Epitades)負責指揮。雅典人派當時的主將尼基亞斯,率領一支艦隊前去征討,他提出很多借口不願成行。後來克裏昂與德謨斯提尼聯合起來,共同前往攻打,經過很長時期的激戰才占領這個島嶼,有些守軍被殺,俘虜送回雅典。這些戰俘之中有120個斯巴達人,經過尼基亞斯的說項被釋放。拉棲戴蒙人後來光複皮洛斯要塞,安尼都斯奉派率領一支分遣艦隊前去救援,遇到頂風隻有回航雅典,市民大會按照慣例判處他死刑,在他付出一大筆罰金以後,獲得緩刑的宣告,這也是前所未有的事。

【32】亞西比德的權謀和詭計,產生很大的作用,迫得尼基亞斯要到斯巴達去說明和扭轉不利的態勢,等到铩羽而返,引起民眾的不滿,所以才選擇亞西比德出任將領。

【33】他與這幾個城邦簽訂的聯盟是在420B.C.,後來延續的時間長達百年之久,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史》第五卷有詳盡的敘述。古代希臘的條約非常的完善而且明確,與我們現在所運用的文字和內容相比,沒有多大差別。條約到底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很難說,像是雅典和斯巴達簽訂的和約還不是很快就破裂。

【34】雅典和阿爾戈斯簽訂條約後第三年發生曼蒂尼會戰,時間是418B.C.。

【35】這個團體由貴族出身的人士組成,利用曼蒂尼會戰失敗以後,人民普遍產生的憤怒情緒,拉棲戴蒙人樂於支持,使得這些人能夠當家作主,原則是要廢除民主製度,改為像他們一樣的貴族政體。

【36】阿爾戈斯的狀況與雅典很類似,位於內陸到海有一段距離,雖然雅典人願意支援人力物力,即使修築一道長牆,也難以發揮成效,主要是沒有優良的港口,以及它的位置離斯巴達太近。

【37】佩特裏位於伯羅奔尼半島北端的亞該亞地區,麵臨科林斯灣,控製進出的水道,形勢非常險要,建造長牆的時間是419B.C.。

【38】阿格勞洛斯是昔克羅斯(Cecrops)的女兒,為了國家的利益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雅典的年輕人到這個神廟來宣誓,就是要他們見賢思齊,不要忘記自己的責任。

【39】城市和個人的旗幟、裝具和武器都很古老,因為米涅瓦是雅典的保護神,通常就用貓頭鷹或橄欖枝作為圖案;不可以把人像繪在盾牌上麵,除非這個人立下大功才獲得這種特權,在那個時代他們的盾牌都是白色。亞西比德在他使用的裝具上麵,表現出英俊的麵貌和勇敢的行動,通常也可以加上題銘,例如卡佩紐斯(Capaneus)在盾牌上繪著一個手持火炬的人,題銘是“我要燒掉敵對的城市”。

【40】阿裏斯托芬是當時最著名的喜劇作家,這裏引用的詩句可能是出自晚期的作品《普盧都斯》(Plutus)。

【41】這位畫家認識亞西比德的妻子。

【42】米洛斯島位於賽克拉德斯群島的西瑞,是拉棲戴蒙人的殖民地,亞西比德在奧林匹克90會期第4年即417B.C.對它發起攻擊,次年才全部占領。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史》第5卷記載米洛斯人被殺的狀況,並沒有提到雅典的敕令。

【43】尼米亞是伯羅奔尼撒北部的城市,每兩年舉行一次賽會向宙斯致敬,該地的神廟有女祭司,後來衍生出很多的娼妓,所以尼米亞成為“色情”的同義字。可以參閱鮑薩尼阿斯《希臘風土記》第1卷第22節。

【44】伯裏克利運用他的智慧和權威,對於雅典人過度擴張的野心加以抑製;他死於奧林匹克87會期第4年即429B.C.,也就是伯羅奔尼撒戰爭第3年。兩年以後,雅典人派遣一些船隻到雷朱姆,救援受到敘拉古攻擊的李昂蒂尼(Leontini)。次年派的船隻數量較多,兩年以後他們裝備一支艦隊,實力比前幾次更為強大。西西裏人受到赫摩克拉底(Hermocrates)的勸說(他的演說摘錄在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史》第四卷),即將結束分裂和對立的局麵,就將他們的艦隊打發回去,雅典人為這些將領沒有征服西西裏而怒氣衝天,彼索多魯斯(Pythodorus)和索福克勒斯(Sophocles)遭到放逐的處分,優裏米登(Eurymedon)要支付很重一筆罰鍰。他們對過去的事情一直耿耿在懷,認為自己的軍隊到那裏就會所向無敵。

【45】古代的三大穀倉是埃及、西西裏和北非,不僅在於土地肥沃和氣候溫和,更重要是位置適中和交通便利;羅馬帝國稱霸世界,就是擁有這三個地區使然。

【46】雅典人受到誘惑產生超出能力的雄心壯誌,他們不認為占領西西裏就會結束戰爭,而是將這個地區變成他們的前進基地和司令部,接著要與迦太基人對陣,直到據有阿非利加和赫拉克勒斯之柱以內全部海域。

【47】參閱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史》第6卷第25~26節及本書第十四篇《尼基亞斯》第12節。

【48】希臘的城市在阿多尼斯祭典都要表現出哀悼的氣氛,家家戶戶門口擺著棺材,抬著維納斯和阿多尼斯的像參加遊行,將一些水罐裝滿泥土,裏麵種著穀物、草藥或萵苣,就把這些東西稱為阿多尼斯的花圃,等到祭典完畢以後,將這些花圃丟到河裏或海裏。這個祭典在希臘和埃及流行一時,就是猶太人也難免,到後來才視為偶像崇拜受到取締;可以參閱《舊約·以西結書》第8章第14節:“誰知,在那裏有婦女坐著,為搭模斯(Tammuz)哭泣。”這裏所說的搭模斯指的是阿多尼斯。

【49】雅典人為了祈福在家門口豎起墨丘利的立像,是用石材雕刻而成。

【50】普羅塞派尼是羅馬的穀物女神,相當於希臘的帕西豐尼(Persephone),是宙斯主神和耕作女神得墨忒耳的女兒,後來成為冥王哈得斯(Hades)的妻子和冥後。

【51】遠征西西裏的時間在奧林匹克91會期第2年即415B.C.的夏天,即伯羅奔尼撒戰爭第17年。

【52】卡塔納在古代又稱艾特納(Aetna),位於西西裏島東海岸的中央位置,離下方的敘拉古約50公裏,有非常良好的港口,最早是優卑亞人的殖民地。

【53】這個時候正好斯巴達有一支軍隊進至地峽,要處理他們與皮奧夏之間的糾紛。亞西比德的敵人把這件事套在他的頭上,說他陰謀出賣城邦;同時說他還勸阿爾戈斯人起來響應。

【54】希臘曆法每月起始於盈甚的次日,相當於我國陰曆的25日,所以每月月終的月色暗淡,但也不至於完全漆黑絲毫不見亮光。

【55】有人認為要安多賽德出麵招供是他的外甥查米德(Charmides),並不是泰密烏斯;至於泰密烏斯是何方神聖,根本沒有人知道。

【56】等到亞西比德離開以後,西西裏戰爭全部交由尼基亞斯負責,可以參閱本書第十四篇《尼基亞斯》第15~27節。

【57】他回國是在415年9月B.C.,事前已經采取預防措施,乘坐自己的船隻不搭薩拉米斯號聖船。

【58】墨西拿位於西西裏島的東北角,隔著墨西拿海峽與意大利的雷朱姆遙遙相對,是古代進出西西裏的門戶,優卑亞人建立的殖民地。

【59】休裏埃在古代又稱西巴瑞斯(Sybaris),位於意大利半島南端的塔蘭托(Taranto)灣西岸,最早是亞該亞人建立的殖民地。

【60】”新會員”稱mystoe有一年的學習期間,舉行祭典的時候不能進入廟宇的大廳,等到這段期間終了獲得epoptoe即“教友”的資格,除了保留給祭司專用的儀式,其他的秘密祭典都可以參加。

【61】優摩帕斯(Eumolpus)是第一位製定西瑞斯秘密祭典和儀式的人,後來就由他的後裔負責保管,等到他的世係斷絕以後,凡是傳承這項職能的人士都稱為優厚帕斯家族的成員。

【62】迪西利亞在雅典的正北約20公裏,是該地區的製高點,控領前往皮奧夏和優卑亞的道路,威脅雅典周邊最富裕的農村和平原。斯巴達在413B.C.的春天占領,建造成為堅強的要塞。

【63】斯巴達國王阿基斯率領由拉棲戴蒙人、科林斯人和伯羅奔尼撒半島其他城邦組成的大軍,入侵阿提卡;他們聽從亞西比德的建議,據有和加強迪西利亞的防務,這個要塞位於雅典和皮奧夏邊界之間,使得雅典人喪失銀礦的收入、土地的租稅和友邦的援軍。從戰爭開始到當前為止,最大的災難發生在西西裏,他們在那一年不僅無法達成征服的目標,連帶他們的艦隊,軍隊和將領損失殆盡,多年建立的聲譽全部化為烏有。

【64】歐裏庇得斯的《歐裏斯底》(Orestes)一劇中,這句台詞是對赫邁歐尼(Hermione)這個城市的讚譽之詞,意思為經曆多年的憂患,仍能保昔日的繁華和優美。

【65】亞西比德逃離希臘以後,雅典軍隊這兩年在西西裏的戰狀,本章就略而不提,本書第十四篇《尼基亞斯》第15~30節有詳盡的敘述。

【66】斯巴達出兵先支援開俄斯島,主要是泰薩菲尼斯的要求,還有就是開俄斯有強大的水師和眾多的船艦,利於斯巴達向海上的發展。

【67】參閱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史》第8卷第46~48節。

【68】這段時間是412B.C.—411B.C.的冬天。

【69】 411B.C.的夏季,弗裏尼克斯在薩摩斯的指揮權遭到免除,表示強烈支持雅典四百人會議的各項改革行動。

【70】這個名字有問題,很可能被人張冠李戴,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史》第8卷第92節,提到赫蒙這個人,說他是慕尼契亞的守備部隊指揮官。

【71】最初的建議是要淘汰低劣的階層,不讓他們參與民主政體,然後將權力授予城邦最有錢的5000名市民,以後由他們組成名副其實的市民大會。等到平山德和他的夥伴發現這個派係所具有的實力,同意他們的主張:原來的政治體製應該廢除,選出5位政務委員(會議主持人),再由這5位政務委員選出100人,這100人每人推薦3人共300人,這些人組成四百人會議擁有城邦最高的權力,隻有他們認為適合或必要的案件,才提交5000人的市民大會進行討論。

【72】這位色拉西布拉斯是大名鼎鼎的指揮官,他是黎庫斯(Lycus)的兒子,不是本章第36節那位同名的人物。

【73】阿斯平杜斯位於龐菲利亞地區,距離愛奧尼亞尚有很大一段海程,表明波斯人沒有參戰的意願。

【74】這個組織就在設立的同一年遭到廢止,時間是奧林匹克92會期第2年即411B.C.,讀者必須小心的分辨,四百人的黨派與梭倫的四百人會議(由4個部族各推派100人組成)有所不同:前者就是從後者之中衍生,隻是掌權的時間隻有幾個月而已。

【75】修昔底德沒有提到亞西比德的歸國,或許他沒有機會在生前看到這一幕,因為他在該年逝世。色諾芬續修這部史書,直到362B.C.為止,曾經提到後麵發生的狀況。

【76】考斯島靠近卡裏亞的海岸,位於斯坡拉德斯(Sporades)群島的中央,波斯戰爭時是屏障小亞細亞的門戶。

【77】早在西茲庫斯會戰之前,雅典的軍隊已經抵達卡迪亞(Cardia),這是色雷斯·克森尼斯地區一個城市。

【78】 410B.C.的西茲庫斯會戰,雅典水師獲得重大的勝利,使得雅典能夠恢複民主政體。這一次的會戰和406B.C.的阿金紐西會戰,到底發生在哪一年,還是引起很多學者的爭論。

【79】這場會戰發生在410B.C.夏天,雅典人在西茲庫斯獲勝後沒有多久的事。戰勝紀念碑一般都是用木料製作,以弗所人要用青銅當材料,是想讓雅典人所受的羞辱垂諸久遠;亞西比德的士兵看到這種狀況,難掩心頭怒火,群起譴責色拉西盧斯。

【80】卡爾西頓在亞洲海岸,與拜占庭隔著博斯普魯斯海峽相望,控製黑海和地中海的航運,也是歐亞之間的交通要點。圍攻卡爾西頓是在409B.C.的春天。

【81】塞萊布裏亞位於普羅潘提斯海的北岸,色諾芬的《希臘史》記載這個城市是在408B.C.落到雅典人手裏;有一份敕令批準與塞萊布裏亞所定的條約,還保留在一個石碑上麵,包括亞西比德決定的事項。

【82】雅典圍攻拜占庭是在409B.C.—408B.C.的冬季。

【83】亞西比德返回雅典是在奧林匹克93會期第1年(408B.C.)的春季。

【84】皮提亞運動會是希臘人為了崇敬阿波羅在德爾斐舉行的賽會,從582B.C.起從每八年改為每四年一次,時間定奧林匹克會期第3年,有很多的體育和文藝的競賽項目。

【85】這位克瑞蒂阿斯是柏拉圖的舅公,柏拉圖在《對話錄》中提到他的名字和行誼。雖然他是亞西比德的朋友,為了追求權力而斷絕關係,現在成為勢不兩立的敵人,除非能夠消滅亞西比德,否則會給他帶來致命的威脅。後來色拉西布盧斯把雅典從暴政中解救出來,克瑞蒂阿斯還是難逃被殺的命運。

【86】召開市民大會是在408B.C.的初夏。

【87】到了節慶這一天,先把米涅瓦的雕像洗刷幹淨之後,就用細繩將廟宇圍繞起來,表示已經完全封閉,隻要遇到大凶之日,習慣上都要如此。他們在遊行的行列中帶著幹的無花果,這是他們食用橡實以後,最先成熟的水果。

【88】西瑞斯和普羅塞派尼的節慶延續9天的時間,第6天要抬著巴庫斯的神像,參加前往伊琉西斯進香的行列,他們認為巴庫斯是朱庇特和西瑞斯的兒子。

【89】亞西比德出航是在408B.C.的10月底。

【90】根據色諾芬的記載,他們一次指派10位將領。

【91】普魯塔克在這裏跳過3年(407B.C.—405B.C.)的時間沒有記載:諸如伯羅奔尼撒戰爭第25年的重大事件;第26年的戰事,包括雅典人在阿金紐斯(Arginusae)會戰的勝利;以及出於瑟拉米尼斯這位同僚微不足道的指控,使得10位將領中有6位被處死;第27年除了提到雅典人在年底航向伊哥斯波塔米以外,其餘的事全部略過;至於他們在那裏遭到慘重的打擊,倒是沒有遺漏。

【92】希臘人把率領軍隊和水師的官員,有時稱為將領,有時稱為提督,通常他們的指揮權不限於海上或陸地。

【93】塞斯托斯與阿布杜斯控製赫勒斯滂海峽的入口,前者位於歐洲海岸,405B.C.的伊哥斯波塔米會戰的戰場就在附近。

【94】一支艦隊有時會停留在特定的地點,通常會配屬陸上部隊,或者抽調部分水手,在岸上設立營地來保護船隻的安全。

【95】第9艘逃走的船隻名叫帕拉盧斯(Paralus),帶著戰敗的消息回到雅典;康儂和他的船隊退往塞浦路斯。

【96】賴山德占領雅典是奧林匹克94會期第1年(404B.C.),伊哥斯波塔米會戰後不過8個月。

【97】他們派特使到賴山德那裏去宣達敕令。

【98】泰曼德拉把他葬在一個名叫梅利沙(Melissa)的小鎮,阿廷尼烏斯提到他的墓碑還保存得很好,因為他到現場去看過。哈德良皇帝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人物,特別將他的雕像安置在那裏,而且這座雕像使用波斯大理石製成,同時命令每年要用一頭公牛當祭品。

【99】尼基亞斯率領艦隊繞著西西裏航行,始終與敵軍保持最大距離,對手以為他畏戰而士氣大振,最後他僅僅摧毀蠻族一個名叫海卡拉的小鎮,接著就撤退到卡塔納。

【100】狄奧多魯斯·西庫拉斯(Diodorus Siculus)敘述亞西比德之死,引用曆史學家埃弗魯斯的說法,普魯塔克雖然說是抄自狄奧多魯斯的記載,內容完全不同。根據狄奧多魯斯的記載:亞西比德發覺小居魯士有起兵造反的企圖,就通知法那巴蘇斯,要他將這個信息報告國王;法那巴蘇斯嫉妒亞西比德,會因此獲得更大的好處,就派自己的親信去見國王,把一切功勞據為己有。這件事引起亞西比德的懷疑,設法買到總督呈送國王的文書,法那巴蘇斯知道以後怕國王惱怒,就雇人去謀殺亞西比德。他在46歲(450B.C.—404B.C.)的英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