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濟世圖強功過俱在(4)(1 / 3)

”無商不活“,商業是財力的來源,商業為各行各業提高經濟來源,提供物質基礎。大力發展商業,是發展科學技術,發展工農業生產的需要是國家財政建設的需要,應該給予高度重視。

曾國藩認識通商做買賣的重要性,是從購買洋人武器開始的。以期憑借西方先進的堅船利炮,迅速剿滅太平天國。但苦於財政緊張,此項經費無出,暫時擱置。鹹豐十一年(1861)末,太平軍攻下了寧波、杭州等地,並繼續向東南一帶進攻,在上海外圍擺開戰事。有傳聞說,太平軍正在籌款,準備向美國購買船炮,這使清政府大為恐慌,如若傳聞成為事實,太平軍大有從所占領的寧波海口北上天津攻打北京的態勢。為此向外國購買軍用船炮一事,再次被提到議事日程上。尚書趙光、禦史魏睦庭都上書朝廷,提出借兵助剿以及迅速購買外國輪船火器,以對付太平天國。這時,在朝廷起到舉足輕重地位的奕訁斤也認為:”事機甚迫,呈借兵剿賊未可遽議,而購買船炮之議,尚屬中外會同詳核,“於是決定先行購買船炮。如何籌集這筆款項呢?代理總稅務司赫德向奕訁斤建議,將鴉片稅留作購買船炮的費用。

曾國藩看重容閎,也是因為他在通洋、經商方麵有些心計。容閎在美國耶魯大學畢業後,回到祖國,但大清朝對他不重視任其當翻譯、上海海關職員、洋行職員,自由經商。在這過程中,太平天國勢力的蓬勃發展,第二次鴉片戰爭,都充分暴露了清朝的腐敗與無能,使其大失所望。鹹豐十年(1860)秋,容閎從上海來到了天津,去對他”幾欲起而為之響應“的太平天國進行實地考察,受到洪仁的熱情歡迎,並多次被邀參加講座軍政大事。同治二年(1863)經李善蘭的介紹,加入曾幕,辦理洋務。

當時容閎的主要想法是要通過曾國藩實施他的”西學東漸計劃“.首次會麵,曾國藩便向他提出了:”君以為今日欲為中國最有益最重要之事業,當從何著手?“容閎當即回答:”中國今日欲建設機器廠,必以先立普通基礎為主,不宜專以供特別之應用。所謂立普通基礎者,無他,即由此廠可造出種種分廠,更由分廠以專造各種特別之機械。簡言之,即此廠當有製造機器之機器,以立一切製造廠之基礎也。“容閎特別強調”立普通基礎“之工廠,因為擁有了這樣的基礎,不單可以造槍炮彈藥、輪船,而且可以造出各種機械,作為一切製造廠的基礎。

談話後,曾國藩深深為這位年輕人”製器之器“的主張而折服,頗感這一主張比自己的為適應”特別之應用“的軍火生產要高出一籌。幾天後,曾國藩再次召見容閎,專折保奏他為五品銜,撥白銀六萬八千兩,派其赴美購買先進的機器設備。對於曾國藩的知遇之恩,容閎認為一時無以回報,隻有傾盡全力,購回機器設備,才是對曾國藩最好的回報。不久,容閎即從安慶出發,經英國倫敦於次年春抵達美國,經多方洽談,終與樸得南公司訂約,由該公司按”製造機器之機器“標準承造,並於同治四年(1865)運抵上海。

通過容閎這次購買洋機器,曾國藩加深了通商貿易的認識,也對與讀書做官之間的關係,做了平心的論說。經商是為了獲取巨額利潤,讀書是為了博取名聲和權位,一個人如果用心讀書而沒有成效,就應該把讀書做官放在次要地位,而以主要精力去經商致富。經商獲利之後,為子孫後世考慮,就應該把經商放在次要地位,而專心讀書經世。這樣一弛一張,相輔相成,要麼贏得萬貫家業,要麼獲得高官厚祿,就像車輪運轉一樣不斷循環變化。

曾國藩是一個有著堅挺的外王精神,厭惡夷蠻氣勢的人,但他的內聖修養也使他成為了一個抱有”早絕天嬌蕩海氛“的坦蕩胸懷的人。

曾國藩深知,真正實現”外王“之法,必須在於民族的自強,靠大量精英的堅挺來實現民族的振興。同治元年(1862)十二月二十三日,他在”複王家璧“的文中寫道:

當年我所作的檄文,偶而涉及粵匪的教義,天父天兄、昆父姊母,倫理綱常紊亂不堪,文字粗陋淺薄,不值得稱述。但近來有好事者與檄文痛加詆毀天主教,措詞下流汙穢,四處張揚傳播,鬧出了許多事端。我認為我們要想勝過對方,不必斤斤計較,尤其不應在口頭文字上逞強。若使全國官員都廉潔奉公,一身正氣,全國將士都能戰能守,從上到下事事可以對人,對方也不會對我們產生輕視之心,而且會漸漸對我們變得敬重佩服。過不了多久我們也會潛移默化,轉弱為強。現在審時度勢,權衡力量,我們沒有什麼可倚仗的,僅憑一時快意不過是揚湯止沸之舉。將來召致侮辱,豈不是掩耳盜鈴。外省的情形,京都內知之不詳。閣下如能聽到什麼言語,還請多看多聽,公正評判,那麼您思考的就算深遠了,帶來的好處也夠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