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拿破侖(1)(3 / 3)

“開炮!”拿破侖果斷地下達了命令。

杜伊勒裏宮前炮聲隆隆,血肉橫飛。叛軍完全沒有料到,拿破侖會用炮火來迎接他們。被炮火轟得措手不及的叛軍,拖著傷員倉皇逃竄了。困擾了熱月黨人一個月的叛亂,被拿破侖一個小時就解決了。

巴拉斯和其他熱月黨領導人非常欽佩拿破侖的氣魄,正是這種勇敢果斷的氣魄,才敢在城市中使用大炮,這在法國是第一次,也是僅有的一次。

拿破侖這位被一時淡忘的英雄,很快又成了巴黎的紅人。曾因不修邊幅、衣服破舊而遭上流社會恥笑和排斥的拿破侖,現在卻成了舞會上女士爭奪的對象。隨著社會地位的上升,他的個人生活也變得絢麗多彩了。

以前,拿破侖的愛情一直很不順利,如今,他已是上流社會的顯赫人物了,周圍充滿了漂亮女子迷人的微笑。一次,在巴拉斯主辦的舞會上,他結識了高貴、溫柔的約瑟芬。

約瑟芬是位有兩個孩子的寡婦,且比拿破侖大6歲,但拿破侖狂熱地迷上了她,一副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樣子。不久他們就結婚了。

葡月13日的戰績給了拿破侖慷慨的回報:令人羨慕的巴黎衛戍司令和幸福的婚姻。但是,這一切並沒有滿足拿破侖,他希望成為一個偉大的統帥,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不久,幸運之神來到了,拿破侖被封為駐意大利軍司令官,新婚才2天的他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別了妻子,踏上了新的人生曆程。

第一次反法同盟很快就組織起來了,擔任主力軍的是奧地利。因此,法國要進攻奧地利,由於特殊的地理條件,所以就必須占領北意,然後穿過北意直搗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3月27日,拿破侖到達了意大利軍團。盡管事先有過充分計劃和準備,但他仍清楚地看到了自己所麵臨的困難:

炮兵、騎兵嚴重不足,士氣十分低落,人心不齊,軍官們根本看不起拿破侖這位貌不驚人的青年司令官。

駐守在北意皮埃蒙特要塞的反法軍隊,除了奧地利久經沙場的遠征軍,還有撒丁王國(現德國的一部分)的精良部隊。況且,皮埃蒙特三麵被阿爾卑斯山相圍,常年冰雪覆蓋,僅有的通道兩旁修築了大量的戰壕、碉堡等工事。

拿破侖在整頓和檢閱了自己的軍隊並分析了敵方情況後,製定了一個新的作戰計劃:先切斷撒丁軍隊和奧地利軍隊之間的聯係,然後集中兵力,將敵人各個擊破。

憑著對地形的熟悉,拿破侖發現了一個楔形山區,隻要從這裏攻擊敵軍,就能切斷兩者的聯係。但要到達這一山區,必須繞很遠的一段路。這時,拿破侖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直接翻越阿爾卑斯山。

翻越阿爾卑斯山,這是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因為此山險峻、冰封雪蓋、難尋路徑。可是拿破侖毫無畏懼,翻越雪山,始終走在隊伍的最前麵,以身作則,顯示出了驚人的勇敢和鎮定,並發揮他那出眾的鼓動才能,極大地鼓舞了士氣,使得這支疲弱的法軍,一時間變成了非常強大的軍隊。

麵對著從天而降的法軍,奧地利軍呆住了,將領博利厄則一個勁地喊:“拿破侖,這個戰爭瘋子……”

很快地,撒丁軍和奧軍之間的聯係就被切斷了,拿破侖派一小部分兵力牽製奧軍,然後率軍親自追擊撒軍。力量比較薄弱,又失去支援的撒軍,抵擋不住法軍優勢兵力的猛撲,節節敗退,隻好在停戰協定書上簽了字,退出了戰爭。

拿破侖率軍立即掉轉方向,集中全力向奧軍撲來。

在法軍主力與撒軍作戰時,博利厄帶領軍隊退到了曼圖亞要塞,這個要塞周圍環抱著明齊河,河流此時已泛濫,形成一個湖泊,假若進行一般圍城作戰是很難奏效的。博利厄固守在這裏,等待援兵的來臨。

半個月後,奧地利派來了72歲的老將維爾姆澤。

維爾姆澤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可這時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將他的部隊分成3個縱隊,企圖對法軍形成包圍之勢,以便一網打盡。這種戰法,豈不正中拿破侖的下懷?

拿破侖選擇了離大部隊較遠的第三縱隊,進行長途奔襲,很快,奧軍的第三縱隊遭到慘敗。

拿破侖的急行軍可不是徒有虛名的,他指揮軍隊一刻不停地行軍,趕在維爾姆澤和第二縱隊聯合前,對維爾姆澤的第一縱隊發起了猛烈攻擊。

受重創的維爾姆澤無心再戰,隻好率領殘部逃向曼圖亞。

奧皇很快又派來了另一位老將阿爾文齊,帶著比上一次更多的兵力——6萬人,氣勢洶洶地殺奔而來。可笑的是,奧軍的前幾次慘敗,並沒能使這位老將悟出點什麼,他依然兵分三路。拿破侖自知無法正麵與之匹敵,便一邊佯裝撤退,一邊迂回到敵人尾部,並把敵人引到被幾塊大沼澤圍繞的戰場上。

11月15日,雙方在阿爾科拉橋展開了一場血戰。

戰鬥剛開始時,法軍曾一度處於劣勢。急紅了眼的拿破侖抓起一麵戰旗,親自率部向前衝鋒,混戰中掉進了沼澤地,行將滅頂。這時奧軍的先頭部隊已趕到他麵前,將他與法軍隔開。正在這十萬火急之時,士兵們高呼“救出司令”,奮勇地向前衝來,以壓倒一切的氣勢衝垮了奧軍,然後從沼澤中拉出拿破侖,攻占了橋梁。

戰鬥持續了三天三夜,打得非常激烈,拿破侖的部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可阿爾文齊的部隊終究被粉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