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會晤沒有取得預期效果,亞曆山大沒有答應對奧作戰。法國沒有指望後,拿破侖就決定在奧地利宣戰前,盡快結束西班牙戰爭。
於是,拿破侖親自率領一支足以掃平伊比利亞的軍隊,來到了西班牙。這時,西班牙的軍隊狀況混亂,正好給了法軍一個反攻的機會。當時,西班牙軍雖已達到11萬人,但其裝備低劣,又由於是各地的小分隊混合而成,因此紀律欠佳,不能團結一致,形成合力。拿破侖看準了這一點,就命令3個軍從西向東掃蕩過去。
這三軍不負眾望,一路上如秋風卷殘葉般橫掃過去,使得西班牙軍紛紛潰退,法軍於是重新占領了西班牙首都馬德裏。
與此同時,英軍也進入了西班牙,這樣,法軍一麵同不時偷襲他們的西班牙人民作戰,一麵還得對付英軍。而這時又有確切的消息傳來:奧地利準備進攻法國。拿破侖把指揮權交給其他將領後,便匆匆返回法國。
法軍繼續在西班牙戰鬥著,他們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英勇抵抗。每一棟房屋都變成了堡壘,每一間茅舍、馬棚、地下室都成了戰場。這種激烈的戰鬥在每個城市都持續很長時間,迫使法軍士兵不分青紅皂白屠殺一切人,包括婦女兒童。盡管街道上血流成河,但隻要他們稍一疏忽,仍會遭到婦女兒童的襲擊。
法軍的血腥屠殺沒有嚇倒堅強不屈的西班牙人,相反卻被拖住了30萬大軍,拿破侖顯得心事重重。
拿破侖第四次打敗了奧地利後,真正地成為歐洲霸王,奧地利、普魯士和俄國都暫時委曲求全,俯首貼耳。拿破侖帝國已達到了最高峰。
但是,拿破侖卻沒有繼承人,他曾想讓路易弟弟的兒子過繼給自己後繼承帝位,可是小王子不幸夭折。此時的約瑟芬已不能再生育了,因此拿破侖萌發了與她離婚的念頭。
約瑟芬似乎也從小王子的夭亡中,感覺到自己大禍臨頭了,她一連三天閉門不出,哭得死去活來。
約瑟芬害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1809年11月30日,約瑟芬一如往常地和拿破侖一同進餐。拿破侖緊鎖雙眉,一語不發,然後他屏退左右,默默地凝視了皇後片刻說:“約瑟芬,我親愛的約瑟芬!你知道我愛你,我僅有的幸福都是你賜給的,但是,約瑟芬,我最珍貴的愛情必須讓位給法國利益。”
約瑟芬的預感沒錯,她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盡管拿破侖決定同約瑟芬離婚,但他還是對她懷有很深的感情。在他們準備離婚的那段日子裏,他天天和約瑟芬呆在一起,他對她說:“在政治上是沒有良心的。”
1809年12月15日,在拿破侖寬敞的辦公室裏,約瑟芬含著淚,用顫抖著的聲音宣讀了放棄皇後身份的聲明書。拿破侖坐在邊上一聲不吭、一動不動、臉色蒼白、兩眼發呆,這一整天,他都默默無語,悶悶不樂。
第二天,約瑟芬被勒令離開杜伊勒裏宮。當一切物品都搬上車後,她依然在住宅裏流連徘徊,久久不願離去。
約瑟芬走後,為皇帝挑選新皇後的事就正式被提上了日程。可是,挑選誰為新皇後呢?如今的拿破侖可不是15年前的那個初出茅廬的青年將軍。15年前的拿破侖地位不高,為順利發展,他急切想找一位富家小姐,以躋身上流社會。可如今不同了,他是歐洲的主宰,他的新娘必須是一個大國的公主,隻有這樣的新娘才配得上他現在的身份。
當時的歐洲除法蘭西外,隻有英、俄、奧還可排在大國之列。可是英國正與法國進行一場生死戰爭,雙方不能聯姻,奧國剛剛被他打得落花流水,暫時不能考慮,俄國倒是個很好的聯姻對象,俄國不僅比奧國強大,而且,通過聯姻還可鞏固兩國同盟。但出乎意料的是,俄皇以其妹妹還小為由婉言拒絕了拿破侖。拿破侖的目標又轉向了奧國,奧皇為了國家利益,很快就同意將18歲的女兒瑪麗亞·路易莎嫁給拿破侖。
1810年2月7日,拿破侖同奧國公主定了婚。在奧國看來,這場婚姻簡直是對奧國的一次大拯救。人們熱烈歡呼,把這件婚事看成是永久和平的保證。
3月11日,這位18歲的公主帶著浩浩蕩蕩的車隊,向法國大地滾滾駛來。
4月1日下午,拿破侖與公主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路易莎皇後長著一頭棕發,一雙湛藍的眼睛極富表情,她婀娜嬌豔,又異常溫柔,拿破侖對她非常滿意。
1811年3月20日,瑪麗亞·路易莎生下了一個男孩,整個巴黎沸騰起來,人們紛紛走上街頭,相互祝賀,熱烈擁抱,“皇帝萬歲”的歡呼聲響徹雲霄。當了父親的拿破侖更是激動萬分,他眼裏噙著淚水,一會親吻孩子,一會擁抱妻子,仿佛他一手創建的帝國會因此永固下來。
6月9日,拿破侖在巴黎聖母院為孩子舉行了洗禮,這是帝國最豪華的一次儀式,花費了200萬法郎。
娶妻生子的幸福,使拿破侖感到萬分欣慰。但是平靜的日子好景不長,一場與俄的交戰又要爆發了。
戰敗退位
拿破侖的大陸封鎖政策,損害了俄的利益,因此俄皇仍暗地與英貿易,拿破侖在遭其拒婚後,本就對沙皇惱怒,這次他決定讓俄國知道自己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