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拿破侖(4)(2 / 3)

1811年底,拿破侖著手準備征俄戰役。當時有許多將領勸說拿破侖放棄這次冒險,因為俄國天氣惡劣,國內情況不明,更何況法軍遠離本土作戰,戰線太長。但是拿破侖不以為然,他自信地說:“再過幾年,我就要成為全世界的主人。”

1812年4月27日,拿破侖集結了51萬大軍,向俄國邊境壓來。6月24日,拿破侖率軍來到了俄軍主力的駐地——涅曼河。俄軍這時可以動用的主力軍團隻有15萬人,因此他們決定采取“誘敵深入”的策略,不顧一切地後退,不給拿破侖圍殲的機會,以延長戰線,拖垮法軍。

急速地向俄國縱深挺進的法軍,猶入無人之境,在荒漠無垠的涅曼河東岸,在地平線盡頭,他們連俄軍的影子也沒見到,而急速行軍的法軍卻逐漸筋疲力盡了。

拿破侖一心想通過神速的挺進來迫使俄軍決戰,但狡猾的俄軍總是在這裏露一下頭,等到法軍趕去時,他們又在那裏擺一下尾,害得法軍一路追趕,疲於奔命,卻連一個敵人也抓不到。

俄軍在撤退過程中,不給法軍留下任何可用的東西,他們遷走了居民,帶走了糧食,隻留下空空的房屋,有時甚至放火燒毀一切。

在行軍途中,法軍不是露營就是支起帳篷過夜,由於晝夜行軍,慘遭饑餓和淒風冷雨折磨,已有1萬多匹戰馬死掉,同時各個部隊嚴重減員,許多年輕的士兵倒在了行軍途中。另外,拿破侖的部隊中有一半是外國人,他們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進軍俄國,因此,法國的國歌和拿破侖的鼓動性演說,也就激不起他們的士氣。

拿破侖就像一隻被激怒了卻又無處發泄的雄獅,恨不得把俄國軍隊撕碎。

就在拿破侖為此事而煩惱時,俄國統帥部發生了重大變化。一些官兵和權貴對主帥“誘敵深入”的政策不滿,說他是叛徒,想把拿破侖帶到莫斯科。俄皇隻好起用了67歲的老將庫圖佐夫。庫圖佐夫是位很有名望的將軍,他知道現在對付拿破侖的最好辦法隻能是後撤,但不打一仗,就無法對沙皇和國人交待。因此,他經過周密考慮,決定把戰場選在莫斯科附近的博羅迪諾,與法軍打一仗。

當拿破侖看到俄軍換了主帥後,立刻意識到決戰就要開始了,他命令部隊加強戰備。前進的道路被各種車輛堵塞,拿破侖下令燒毀一切堵路車輛,他說:“如果我的車子阻攔了部隊前進,我也要把車子燒毀。

9月5日,博羅迪諾戰役的前哨打響了。當時,俄軍在這裏駐守著一萬多人,而法軍投入兵力約4萬人,俄軍的防禦戰打得很頑強,戰鬥持續到深夜,法軍進行白刃拚殺,終於奪占了前哨陣地,守軍被迫退到主陣地。

第三天,天剛破曉,拿破侖就向全軍發起了進攻的命令。

戰場上炮火轟鳴,槍聲大作,戰鬥的激烈程度超過以往任何一次。俄軍以劣勢兵力進行了頑強抵抗,連續打退法軍幾次進攻,法軍一個師團幾乎全部被猛烈的炮火消滅。

中午12時,拿破侖調整戰場部署,集中了4萬多人和400門大炮,猛攻敵人陣地。俄國也不示弱,調來了600門大炮對轟。一時間,戰場上硝煙彌漫,地動山搖。雙方炮擊連續幾個小時,主陣地得而複失達7次之多。就在法軍冒著彈雨進行第八次衝鋒時,俄軍前線指揮官中炮身亡,群龍無首,俄軍開始向莫斯科撤退。

法軍於9月14日抵達莫斯科城下。拿破侖看著這個像寶石一樣五彩繽紛的城市,高聲地說:“莫斯科呀,莫斯科,我終於來了!”站在那裏,他的眼前仿佛出現了莫斯科居民被馴服的樣子,他們畢恭畢敬地把莫斯科城的鑰匙交給他。

拿破侖萬萬沒有想到,莫斯科居然已成為一座空城,莫斯科的居民都撤走了,貴族們也逃之夭夭,整個城市連一個人也找不到。

晚上,緊張了一天的法軍剛剛進入夢鄉,一場大火就燃了起來,大火借著強烈的西北風,越燒越猛,很快就吞噬了整個城市。莫斯科的占領者現在成了它的囚徒,沒有了食物,沒有了住所,而俄國的寒冷天氣馬上就要來臨了。

拿破侖到現在才明白,進攻俄國是一個多麼大的錯誤。

10月19日,當第一場大雪來臨時,拿破侖大軍開始從莫斯科城撤退。

11月5日,凜冽的寒風帶來了一場暴風雪,氣溫降到了零下18度。田野上,狂風夾著鵝毛大雪在怒號。大雪卷走了帳篷,戰馬凍死了,炮車深深埋入了雪堆。茫茫雪海,毫無標識,偏離了行軍路線的小分隊,幾小時後就迷失方向,凍死在荒原。

風雪還使拿破侖的騎兵大受其害,因為沒有在冰雪地作戰的經驗,所以他們的馬匹都沒打防滑釘,馬匹在冰雪上極難行走。在世界上第一流的騎兵部隊中,曾令人自豪的戰馬,就這樣悲慘地在冰雪地上一匹又一匹地倒下了。俄軍為此大大地歡呼,說是上帝讓拿破侖忘記了俄國的冬天,使他身陷困境。

在艱苦的撤退行軍中,拿破侖像以往一樣,以身作則,同士兵們一起步行,每到一處,他的士兵都分立兩旁,讓拿破侖走過去,然後他們中所有的人都用顫抖的聲音向他歡呼。一位失去了一條腿的年輕騎兵,用尚存的一條腿站著,舉起一根拐杖向拿破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