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戴高樂(5)(1 / 2)

5月15日,戴高樂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決定打破沉默。下午5時,記者們在戴高樂的巴黎的辦公室裏,聽到了一個來自科龍貝的隻有7行行文的簡短聲明,說國運的衰微是民族災難的根源。政黨應該對這種局麵負責為救亡圖存,他已經做好了接管共和國權力的準備。

戴高樂決定出山時,時局確有懸卵之危。極右派殖民主義軍人不停地鼓噪騷動,他們聲稱擁護戴高樂主持國事,其實是希望借戴高樂之手實行極端殖民主義政策。他們實際上是一批法西斯暴徒,為了在法國推行軍人專政政體,還策劃“複興行動”,準備把暴亂引向法國本土。

巴黎的空氣十分緊張,台上的弗林姆蘭政府朝不保夕,隨時都有可能倒台。政界人士對於戴高樂重返政治舞台莫衷一是,局勢是不明朗的。

法國共產黨反對戴高樂再次出山,社會黨的多數也如此。但是社會黨領導人居伊·摩勒和樊尚·奧利歐卻支持戴高樂,不過他們要求戴高樂在第四共和國憲法許可範圍內重掌政權,要求他譴責那些製造暴亂的殖民主義軍人。

戴高樂19日的記者招待會是在巴黎道賽宮舉行的。大廳裏,新聞記者們熙熙攘攘,擠得水泄不通。塞納河兩岸布滿究警和士兵,遵照內政部長儒爾·莫克的命令,把招待會大廳嚴嚴實實地包圍起來。但是,始終秩序井然,沒有任何騷動。

戴高樂來到會場,跟隨他的除了他的侍衛官博納瓦爾上校和一名司機以外,別無他人。當他看到政府如臨大敵,竟動用了長龍般的裝甲車時,不禁感到好笑,好像他帶領一支突擊隊要襲擊公共建築物一樣。他暗自確信,使共和國恢複平衡,已經是時候了。於是,戴高樂以“時代的主人”的姿態向記者們說,他用不著譴責5月13日事件,既然連政府也沒有這樣做,何況暴亂已經平息下去了。他表示他已做好準備會恢複國家的權威和民族自信,這就是他所說的“掌握共和國權力”。最後,戴高樂說:“我現在還將回到我的村莊去,並且將在那裏聽候國家的調遣。”會後,戴高樂立刻返回科龍貝。

戴高樂並沒有隻是等待。5月23日,他致電薩朗將軍,要求他派人到科龍貝來向他報告一下阿爾及利亞的情況。極右派還正在準備著“複興行動”,放出風聲說,隻要戴高樂讚成,他們就於5月27日在巴黎動手。

5月26日,戴高樂秘密約見弗林姆蘭總理。弗林姆蘭承認他完全控製不了阿爾及爾的局勢,希望戴高樂約束殖民軍隊的將軍。戴高樂表示同意,同時明確提出,既然弗林姆蘭自己也承認無能為力,那就應該辭職。第二天,戴高樂發表聲明說:他已經開始了“為建立一個能確保國家的團結和獨立的共和國政府而采取必要的正常程序”,因此,他不讚成任何危害公共秩序的行動。戴高樂在聲明中還說:“我期望駐在阿爾及利亞的陸、海、空部隊模範地服從他們的首長——薩朗將軍、奧伯瓦努海軍上校和儒奧將軍的命令。”

5月28日,薩朗的代表杜拉克將軍來到科龍貝,向戴高樂報告阿爾及利亞的情況。杜拉克說,薩朗認為,如果戴高樂不盡快掌握政權,殖民軍的最高司令部就無法阻止極右派軍人率眾向法國本土實行“複興行動”。杜拉克回去後向薩朗作了彙報,薩朗立即通過廣播說:他已經與戴高樂取得了聯係,戴高樂切望目前不要采取任何像“複興行動”之類的舉動,擬於30日發動的“複興行動”暫時取消,決定待“偉大的夏爾”遇到困難時再舉行。

同一天,科蒂邀請戴高樂出麵組閣。29日,科蒂把請戴高樂主持組閣一事通知國民議會和參議院。30日,弗林姆蘭政府辭職。

戴高樂政府還是第四共和國憲法範圍內的政府,所以從法律上講,這才是真正的第四共和國最後一屆政府,雖然戴高樂決意要徹底埋葬第四共和國,並著手做這方麵的準備了。6月1日,戴高樂在向議會提出施政綱領時,要求給予他解決阿爾及利亞時局的特別權力,並授權他起草交全民討論的新憲法。戴高樂獲得了329張讚成票,另有224票反對,32票棄權。

戴高樂終於通過合法手段取得了解決阿爾及利亞問題的特別權力,而新憲法一旦為國人所接受,第四共和國就將壽終正寢,第五共和國便將應運而生。

戴高樂重返政壇後,立即抓了3件大事:第一,起草一個加強總統職權的新憲法,以取代第四共和國憲法;第二,解決阿爾及利亞問題以及其他殖民地問題;第三,振興法國經濟。

1958年11月,舉行新憲法通過後的議會選舉,戴高樂的新共和聯盟在536席中贏得了206席。戴高樂對選舉結果非常滿意,因為新共和聯盟當選的議員可以在“右派”、“各色各樣的‘中間派’”以及“大為削弱的‘左派’”之間形成“一個相當結實而堅定的核心”,成為戴高樂強有力的政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