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剛回到家,大門外就傳來喊聲:
“司馬遷接詔。”
“父親,快,接詔。”司馬瓊急跑到書房喚父親。
司馬遷忙整了整衣冠後疾步走到門外。
“臣司馬遷接旨。”
“上令司馬遷將所更改的《孝景本紀》及《武帝本紀》呈上。”
司馬遷默默地回到屋裏,對女兒說:“瓊兒,大事不好啦。”
“出什麼事了,父親?””司馬瓊驚問。
“皇上要我把寫景帝及武帝的兩篇改寫呈上。”
“父親,這兩篇史稿您一字也沒動啊。”
“對,我不更改。”
“父親,這不是抗旨嗎?抗旨是要殺頭的呀!”司馬瓊急了。
“司馬遷你想抗旨嗎?還不快將文章呈來。”
“父親,他們在催,怎麼辦?”
司馬遷嚴正地說:“瓊兒,把文章拿來。”
瓊兒忙進裏屋把兩篇《孝景本紀》及《武帝本紀》雙手顫抖著捧給司馬遷,司馬遷接住毫不猶豫地呈給了禦史,禦史駕車而去。
武帝在龍床上躺著喘咳,霍光侍立在一旁。內侍把司馬遷寫的《孝景本紀》及《武帝本紀》呈上,武帝接過來展開看去,看著看著,臉色變得青一陣、紫一陣,然後猛地把書扔在地上。
“楊得意”
“老奴在。”
“把它燒了。”
“是。”
內侍抬來一個爐鼎,把竹簡書點著火,爐內頓時燃起了火苗,隨著一陣劈劈啪啪的響聲,兩篇史書頓時化為灰燼。
內侍進來報道:“皇上,杜周求見。”
“讓他進來。”
杜周進來稟道:“皇上,這是監管任安的獄吏呈上來的司馬遷寫給他的書信。”
武帝展開看了,大怒:“把司馬遷給朕抓來。”
“是。”
司馬遷自知武帝看了他沒有更改的《孝景本紀》及《武帝本紀》必然會加害於他,父女倆便忙著收拾東西準備出逃。
果然,沒多久,府門外便傳來喧嘩聲,老管家進來說:“大人,不好啦,宮中又來人要抓您進宮。”
“父親,快逃吧!女兒自有辦法對付。”
司馬遷把九歲的外孫楊惲攬進懷裏,說:“惲兒,外公的史書就靠你傳於天下了。”
“外公,惲兒記住了,惲兒已能背誦好幾篇了。”
外麵喊聲又急速起來,司馬瓊著急地說:
“父親,您快從後門出去,前門我去應付,父親快呀。”
“楊敞呢,瓊兒?”
“他老母生病,回益州去了。”
司馬遷向後院跑去。
司馬瓊帶著兒子走到大門口,一臉正經地說:
“我父親去宮中了,並沒有回來,我還正找呢?”
“沒有回來,給我搜!”
司馬遷和一個老家人騎著馬往北疾馳而去……
他們一路飛奔,剛跑出十多裏,就見後麵塵土飛揚,老家人說:“大人,追兵來了,我們走小路吧,我認識小路。”
“好。”
兩人便撥馬從小路騎去。
他們晝伏夜行,躲躲藏藏,顛簸幾天後來到老家夏陽附近的一個山村裏,老家人敲開了一個老漢的屋,想用銀子換點吃的。老漢看他們兩個都是老人,又很麵善,便讓進了屋。老漢沒有收銀子,隻說:“給什麼銀子,隨便吃點吧。”
老兩口給他們端了飯菜及茶水,兩人便吃了起來。
老漢問司馬遷:“我看得出你是個讀書人,不像壞人,就是不知為何流落到此?”
“唉,老人家,我也看出您是一位善良的人,實不相瞞,我是逃出來的,因為我寫史書得罪了皇上。”
“啊,寫史書……得罪了皇上?”老漢又看了看司馬遷的臉,沒有胡子……驚問道:“莫非先生是太史公司馬遷?”
“小輩正是。老人家怎麼知道?”
“啊呀,我們是任安的父母呀。任安被處死後我們就從益州逃到這兒隱居,不料碰到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