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迅速衰弱下去,但他還在作最後的掙紮。這天,他到太廟祈禱後,又往五柞宮而去,他要去向百年柞樹祈求驅邪。於是武帝的禦輦在大批儀仗、護衛的前呼後擁下來到了五柞宮。

武帝剛到就急於要去看柞樹。便讓內侍攙扶著來到庭院中的五棵大樹下,時逢夕陽西下,落日餘暉斜照著已經發黃的樹葉,秋風刮來樹葉沙沙落下,武帝感到一陣寒戰。

霍光忙說:“皇上進屋去吧。”

內侍給武帝披上了裘衣。百年柞樹沒有給武帝帶來一絲安慰。

武帝的病越來越沉重,朝廷的事已由霍光主持。這天,霍光主持內廷會議完畢,霍光、金日碑、桑弘羊等人及丞相車千秋,還在商議事情。楊得意來報:

“皇上病又重了。”

幾個重臣忙到武帝病榻前問候。

霍光見武帝閉著眼睛,麵色青灰,喘息氣微,心裏非常著急,就把太醫令叫到外屋,問:“皇上的病如何?”

“稟大人,聖上龍體恐怕……恐怕……”

“照實說。”

“恐怕過不了明天。我等已是回天無力……”

霍光長歎了一聲,說,“你們去擬方吧,要竭力醫治。”

“是。”

霍光進屋後,輕聲喚道:“皇上,您怎麼樣了?”

皇上微睜眼後,又閉上了眼。

禦醫把藥端了上來,霍光把藥一匙一匙地給皇上喂了下去。慢慢地,武帝的氣色稍微好轉了一些。

他睜開眼看了看幾個大臣,對他們擺了擺手說:“你們去忙吧,不要天天守著我。”

“是。”

天亮後,武帝忽然感到神誌清醒了一些,他對跪在床旁的妃子們擺了擺手,讓她們退下,他要一個人呆著。

彌留之際的漢武帝,陷入了蒙嚨狀態……

人到將死時,往事都會如過眼雲煙一樣浮現出來……

七歲封為膠東王。童年時代就注定了朕的一生將與皇帝寶座有緣。

十六歲,登基即皇帝位,是為漢武帝,開始親握朝綱。

十七歲,詔舉賢良,與大儒董仲舒對“天人三策”,確定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方針。從此,漢朝一改黃老的無欲無為,而倡儒家有為而治。這時的朕英姿勃發,少年有為。

十九歲,朕招選天下文學才子,與司馬相如、東方朔相見恨晚,從此開始了西漢文治武功的局麵。

此時,禦榻上,武帝蒼白的臉上掠過一絲紅暈……

二十歲,張騫出使西域,朕在長安城門上為他餞行,從此打開了絲綢之路的通道。

二十二歲,可敬又可怕的太皇太後終於死了,朕徹底擺脫了受製於人的局麵。

二十八歲,派衛青、李廣等四大將西征匈奴,從此開始向匈奴報仇雪恨。

三十歲,頒布《推恩令》,開始了削減諸侯勢力,增強中央集權,為鞏固西漢大一統奠定了基礎。

三十三歲,派衛青為大將軍,襲擊匈奴,收回河套,保衛了長安,改變了挨打的局麵。

三十五歲,平叛淮南王及衡山王的謀反,取得了勝利,從此消除了內亂隱患。

想到這裏,武帝蒼白的臉,又泛起了紅暈。

四十七歲,朕率十八萬軍隊北巡漠北,東巡海上,封禪泰山,威震天下。

五十歲,朕萬萬沒想到盛極必衰,開始走下坡路,霍去病、衛青將軍相繼病逝,與匈奴又出現了對峙。

……

朕殘暴嗎?淮南王劉安和衡山王劉賜謀反,朕是殺了不少人,可他們為什麼要謀反?我實施《推恩令》是削弱了他們的利益,可我也是為了大漢的江山啊!

生日宴上,庶兄劉勝為此而傷感,我就封了他的兒子劉屈氂為宰相,朕對他們夠仁義的了,朕還有什麼可指責的呢!

武帝咳了幾聲,喘息了一陣,歎道:

唉,朕也不知道是為什麼突然被神仙、長生不老藥迷住了,成天往海上求仙,結果既勞民傷財,又無濟於事,到頭來,我依然逃脫不了死亡……

最讓朕痛心疾首的是,太子的慘死,還有公主的慘死。武帝麵頰上滾下了淚水……

萬惡的巫蠱,千刀萬剁的奸賊江充,朕恨死你們啦。太子死後,朕痛定思痛,不斷地出巡,連年征戰,朕太勞民傷財了,朕追悔莫及,下令建了思子台,發出了罪己詔。朕不再勞民傷財,朕要與民休息,與民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