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司馬大人因為李陵受了酷刑,李陵為此也深感悔恨,我臨走時,他還托我多關照你們。”
“蘇大人,我是你的老鄉啊,你終於回來了,您為我們家鄉增了光……”
“蘇大人,您真了不起……”
“不容易啊,十九年了……”
大家都圍了上去祝賀蘇武。
樂隊和儀仗隊在前麵開道,蘇武手持旌節走在接他的漢使及禦史的中間,後麵緊跟著八個歸漢人員,兩旁是當地官員們。
街道兩旁擠滿了老百姓,看著蘇武雪白的頭發及幾乎脫光了毛的旌節,人人都露出欽佩的目光……
長安西邊的茂陵,蘇武、惠常等從西域歸來的人,還有同行的西域諸國使節來到了武帝的陵墓前祭奠。
巍峨的陵前,香煙繚繞,牛頭盤供,一曲哀樂奏後,十多名皓首老人出列,他們含淚肅立於漢武帝陵墓前,白發蒼蒼的蘇武手持當年的旌節站在最前麵,他從隨從手裏接過祭酒,把酒灑在陵前,然後跪下叩頭三次,低聲念叨:
“聖上……先帝,臣蘇武等歸漢了。……來看聖上了,十九年前,臣等奉先帝之命出使西域,臣等曆盡磨難終於回來了。……先帝,臣等寧死不降,決不有辱使命,今天臣等又持旌節歸漢了。臣等沒有辜負先帝的重托,現在西域已經打通了,諸國使節已經和大漢建立了邦交,他們也來祭奠您了。”
又是一陣鼓樂響起,西域使節上前一步,他們彎下腰把右手放在心窩處,向武帝陵墓虔誠地行了禮,並獻上了祭物,灑了祭酒,祭道:
“願西域和大漢永遠邦交。”
……
蘇武讚
手持旌節望斜陽,十九載北海孤牧羊;
不屈不撓胡人仰,忠貞氣節千古揚。
附:
黃河頌
(散賦)
黃河,中國的母親河
哦籲!黃河浪,比天高,河水湧急兮白浪滔滔;黃河長,浪推浪,一瀉千裏兮奔流忙。
龍門懸岸,波濤怒卷,掀起驚濤駭浪;壺口瀑布,咆哮而下,吼聲直衝霄漢……
大河西來兮滾滾江河,喘急奔流兮越千岩萬壑。
夏如金龍狂舞,氣貫長虹;冬似銀蛇伏藏,雪霧重重。
從青藏屋脊、雪山天湖,到百川歸一、躍入東海,涓涓細流,彙成滔滔江河,氣吞九州,聲震萬廓。
嗟乎!自秦嶺昆侖,到太行泰山,劈山斬石,勢不可擋,流過千裏大漠,萬丘黃土,奔流不息兮萬頃良田之甘泉,滾滾不竭乎億萬炎黃之乳汁,普濟蒼生,惠澤萬代。
黃河,中國文化的搖籃
哦籲!黃河浪,驚拍岸,浩浩蕩蕩兮,氣宇非凡;
黃河長,碧天藍,古老文明兮燦爛輝煌。
嗟乎!五千年來,彩陶青銅,四大發明,絲綢之路,龍門佛龕,秦陵兵俑……一脈相傳兮悠久斑斕;北京、西安、洛陽、安陽、開封、南京、杭州七大古都,代代折射乎華夏光芒。
黃河驕子,燦若繁星;英君明主,威震古今。君不見,三皇五帝,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康熙乾隆……風流千古,威震神州,印證兮曆史盛況。
哦籲!孔子、老子,名垂千古;司馬、班固,史家絕唱;張騫、玄奘,享譽西域;杜甫、李白,文壇震撼……
若夫!篆刻文字,風骨韻致;四書五經,一字千金;唐詩宋詞,獨樹一幟;戲曲國畫,出神入化……
哦籲!黃河文明兮,昭彰乾坤於萬代;華夏兒女兮,敢攬日月於九天。震古鑠今,烜赫天下。
黃河,中國人的民族魂
哦籲!黃河浪,白茫茫,華夏民族,逆流而上;
黃河長,憂興亡,九州四海,固若金湯。
歲月悠悠,曆史磨難,君不見,千裏烽火台,萬裏長城遺址,折戟沉戈,殘琴斷劍。黃河足跡,曆史見證。
嗟呼!馬蹄聲碎的悲涼,曾伴隨著黃河的嗚咽,萬裏沙丘的肅穆,似默哀著鐵騎之忠魂,血染的黃河,見證著保衛中原昔日之悲愴。
若夫!九曲黃河,千折百轉;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浩浩長河,母親的血脈,兩岸高山,子孫之脊梁。越過萬壑兮,蕩滌汙濁;衝破千險兮,橫掃邪惡;咆哮怒吼兮,伸張正義。
哦籲!黃河之坎坷,之曲折,之無畏,之英勇……哦籲,讓中華兒女為之而驚、而歎、而呼喊、而哽咽……
壯矣哉!黃河飛騰,如龍如蛟,越上九天;黃河咆哮,如雷如電,直衝霄漢。
巨龍吞吐,翻江倒海,滾滾洪流,迎著朝陽,向東,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