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田弘 田仁恭(1 / 1)

田 弘(?~575),兩魏、北周將軍。字廣略。原州高平縣(今寧夏固原)人。北魏建義元年(528年),高平起義的首領萬俟醜奴在高平稱帝,田弘投靠起義軍。建明元年(530年),爾朱天光率官兵征討萬俟醜奴,田弘乘機反正,被任命為都督,後又受到大將軍宇文泰的賞識而被重用。永熙三年(534年),因奉迎北魏孝武帝入關,封鶉陽縣(今甘肅靖遠西北)開國子,後進爵為鶉陽縣公。因在收複弘農、攻克沙苑、解圍洛陽、搶奪河橋的戰鬥中,屢次立大功,享受賜予皇族姓氏——紇幹氏的殊榮,實授原州刺史。宇文泰曾對文武大臣們說:“人人如弘盡心,天下豈不早定?”西魏廢帝元年(552年),在兩魏政權的大小爭霸戰鬥中,田弘總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冒死殺敵。他身上受箭傷100多處,傷筋動骨的大傷9次,因而被朝廷視為柱石,授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的高位。北周政權建立以後,晉爵雁門郡公。保定元年(561年),武帝宇文邕授他使持節、都督岷州(今甘肅岷縣)諸軍事、岷州刺史。後來又在征討北齊,平梁代蜀的重要戰役中,再立新功,被晉爵大司空、少保。先後擔任江陵(今湖北江陵)總管,督都襄、郢、昌、豐、唐、蔡諸州軍事,襄州(今湖北襄樊)刺史。建德元年(575 年)病故在任所。同年,歸葬原州高平鎮山。田弘是勇冠天下的著名戰將,他為官45年,身經106戰,威震中外,英名如虹。大詩人、著名文學家庾信親自為他撰寫《周柱國大將軍田弘神道碑記》。碑文載《庾子山集》。墓碑被固原市博物館收藏。

田仁恭(?~582),北周、隋大臣。字長貴。田弘兒子。北周時,因為父親的軍功關係,賜爵鶉陰子,被宇文護任命為中外兵曹,遷中外府椽。後來跟隨周帝宇文護征戰有功,被封為襄武縣公、淅陽(今河南西峽北)郡公,加授上開府,擔任幽州(今北京西南)總管。晉末,再進封為雁門郡公、小司馬、大將軍,拜為柱國。

隋朝建立以後,隋文帝對田仁恭非常寵信,先後封他為上柱國、太子太師、右武衛大將軍,進爵觀國公。史書記載,隋文帝對他“甚見親重,嚐幸其第,宴飲極歡,禮賜殊厚”。死後又詔贈他司空。諡“敬”。